第411章 木槿昔年,浮生未歇(纪卿颜×裴清番外)-《快穿:偏执美人揽腰宠》

  新雨初霁,六月的风裹着湿润的草木香拂过宫墙。

  慈宁宫西侧的槿园内,木槿花次第而开,或雪白如霜,或浅绯似霞,簇簇缀满枝头。

  花影婆娑间,纪卿颜一袭素青广袖长裙,独坐石桌前,素手执壶,沸水倾入紫砂盏,茶烟袅袅升腾,模糊了她眉间经年沉淀的疏淡。

  “太后好雅兴。”

  一道清朗声线自园门处传来。

  裴清斜倚朱漆廊柱,红衣官袍衬得他风姿卓绝,风流倜傥,腰间玉坠随步伐轻晃,笑意浮在唇角,眼底却凝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克制。

  纪卿颜未抬眼,只将另一盏茶推至石桌对侧:

  “太傅既来了,不妨饮一杯新贡的蒙顶甘露。”

  裴清撩袍落座,指尖摩挲杯沿,忽而轻笑:

  “这茶滋味清苦,倒让我想起彭城后山那片木槿林——花开时绚烂如锦,谢时却零落成泥,偏生年年岁岁守在那处,也算痴绝。”

  纪卿颜执盏的手微微一滞。

  彭城的木槿,是她与裴清六年前琴箫合奏的旧地。

  彼时她刚诞下明煜,终日昏沉,偶有清醒时,总见裴清倚在窗边捣药,或抱琴轻拨一曲《猗兰》为她安神。

  那些零碎片段,原以为她不去触碰不去回忆就不会怀缅,此刻却随他一句轻描淡写,倏然鲜活。

  “太傅若念旧,待政务闲暇,可再回祖地赏花。”

  她垂眸抿茶,语气淡如烟霭。

  裴清眸光骤亮,又迅速掩去眼底波澜,仰头饮尽茶汤:“臣遵旨。”

  起身时,袖口掠过桌沿,一枚木槿花瓣悄然坠入茶盏,荡开一圈涟漪。

  暮色染透宫檐时,萧明煜踏着碎金般的夕照踏入慈宁宫。

  少年天子褪去朝服,一袭月白常衣,眉眼清冷如画,却在见到纪卿颜的瞬间化作稚子般的雀跃:

  “母后!这是我新学的功课,太傅和首辅都夸我了!”

  纪卿颜看着高兴的萧明煜,含笑为他拭去额角薄汗:“皇帝真棒,只是要自称朕。”

  萧明煜低头,轻轻地“哦”了一声,随即拿着自己的功课递给纪卿颜:“母后,您看看!”

  看着萧明煜期待的眼神,纪卿颜自然不会拒绝。

  她家煜儿已经六岁了,就要成为天子,做好一个皇帝,肩负大乾江山。

  说实话她挺心疼的,也挺愧疚。

  之前的五年时间她不曾在宫中,而是因为忧思过多诞下煜儿之后昏迷不醒,这一睡便是一年,好在在衍之悉心照料下,她醒了,但是仍不能奔波劳累,于是剩下的四年时间她都待在了彭城的纪氏祖地休养。

  这段时间,卿尘也会带煜儿过来看她,只是母子相处的时间毕竟不多。

  但煜儿很懂事,从不说学习和生活的苦,只会和她分享一些高兴的事。

  这般想着,纪卿颜认认真真地看了萧明煜献给自己看的功课,看似清冷矜贵的包子脸上写着“快夸我”三个字,纪卿颜又一笑,将功课放在桌上,抬手摸了摸萧明煜的头:

  “煜儿真棒!甚聪慧,可有灵珠之才。”

  纪卿颜毫不吝啬地夸奖自家儿子。

  萧明煜得到夸奖眼里的笑意都快溢出来了。

  他自顾自地坐下,给自己斟了一杯茶,眼角余光注视着自家母后的脸色,却发现自家母后眉宇间凝着淡淡的愁绪。

  这可不对,自从半年前他那没良心的父皇退位后,他母后的气色是越来越好,而且这些年来在裴叔叔的照料下身子恢复很快,愁绪也消失了,怎么现在又有了?

  于是萧明煜问:“母后,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纪卿颜轻抚茶盏的手微顿,有些怅然地望着窗外开得热烈粉似霞却也簌簌飘落的木槿花:

  “若是关系变了,世俗纷扰,真心可扛得住?”

  纪卿颜说这句话时像是在喃喃私语,并不准备让萧明煜帮她解决。

  但是从四岁开始就很聪慧异常,自然是知道自家母后说的是什么。

  原来如此,他脑海中想到了自家母后和裴叔叔是不是终于可以再迈出一步了。

  想当年舅舅和漂亮姐姐的红线也是他帮他们传话的。

  于是萧明煜忽地攥住她衣袖,眸中闪过一丝狡黠:

  “舅舅说过,娶妻当如他与舅母,两心相映才算圆满。母后——”

  他压低声音,似幼时撒娇,“您也该学学舅舅,莫让裴太傅等成老树桩子。”

  纪卿颜指尖一颤,茶盏险些倾翻。

  萧明煜却已退开半步,端正神色道:

  “儿臣要学的是为君之道,母后要学的,却是莫负韶光。”

  言罢施礼离去,徒留一地木槿残香。

  ……

  三日后,婉太妃携一盆玉兰叩响慈宁宫门。

  女子眉目温婉,裙裾沾着花泥,却无半分窘态:

  “臣妾新育的素心玉兰,特献与太后赏玩。”

  纪卿颜命人看茶,婉太妃笑着坐下。却摇头轻笑:

  “花赠有缘人,话亦说与知心人。太后可知,玉兰最忌强光照拂?需得半阴半晴处,方能开得长久。”

  她指尖抚过莹白花瓣,似叹似忆,“臣妾少时曾慕一竹马,奈何他惧我叶家势大,终另娶寒门女。如今想来,若当年敢跨出一步,或许……”

  未尽之言化作一声叹息。纪卿颜怔然望向窗外木槿,忽觉心头某处坚冰悄然龟裂。

  虽然婉太妃点拨了一下,但是纪卿颜每每看着裴清却不知如何开口,他们就这样每日上朝然后辅助萧明煜处理政务,期间没有说任何其他的私事,就这样持续了两个月,慢慢来到了中秋节。

  中秋宴上,百名刺客自暗处暴起,寒刃如电。混乱中,一支羽箭破空直刺纪卿颜心口!

  “卿颜姐!”

  裴清纵身扑来,长剑格开箭矢,左臂却被刀锋划开一道血痕。

  他浑然不顾,反手将纪卿颜护在身后,素来玩世不恭的眸中戾气翻涌,剑光所过之处,刺客尽数伏诛。

  “传太医!”

  萧明煜人小鬼大,疾步上前,却冲裴清暗递眼色。

  裴清会意,踉跄扶住案几,血色浸透半幅衣袖。

  纪卿颜再顾不得仪态,亲手为他包扎。

  裴清倚在榻上,看她蹙眉的模样,忽而低笑:

  “臣这伤挨得值。”

  事后查明行刺的刺客指向了血鸦盟。

  终于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在裴清的努力下,曾是大乾江湖上最大的刺杀和情报组织就这么被朝廷中人给灭掉了,江湖之人对上朝廷更是小心翼翼。

  ……

  次年六月,彭城纪氏祖地。

  后山的木槿开得比往年更盛,绵延如云霞。纪卿颜一袭绀紫长裙坐于花下,指尖抚过琴弦,裴清执玉箫立于身侧。

  琴音起时清越如山泉,箫声合入后缠绵若风絮,一曲《木槿谣》,道尽十多年来未言之心事。

  曲终,裴清自怀中取出一枚木簪,簪头雕作并蒂木槿:

  “臣曾立誓,若此生能伴卿颜姐再看一次木槿花开,死亦无憾。”

  纪卿颜接过木簪,泪落无声。

  远处,纪卿尘与南湘相视而笑,萧明煜偷偷将合卺酒塞入裴清手中。

  暮色四合时,满山木槿皆作证:浮生未歇处,终有故人归。

  裴清在乾惠武帝十年辞去太傅之位,以游医之名常居纪氏祖地。

  每逢木槿花期,山间小院琴箫声不绝。

  史载:“裴氏七郎终身未娶,唯与纪氏姐弟亲厚。”

  然民间野史笑传,裴神医的药箱底,始终藏着一支雕木槿的旧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