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群体事件-《重生1988:逆袭人生从宠妻开始》

  “好!我干!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

  “那现在,就请雷总工,和两位副总,一起来看看我们公司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周秦拿起红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

  “这几个地方,是整个规划区里,情况最复杂的。土地权属不清,村民思想保守,还有好几家出了名的钉子户。”

  郭卫民翻开一本资料,愁眉苦脸地说:“何止是复杂!就说这个下河村,村里的地,一半是集体的,一半是当年分产到户的,现在谁也说不清哪块是谁的。为了争地,村里年年都得出人命。”

  韩武也指着另一个地方:“还有这个红星机械厂,半死不活的,就靠出租厂房活着。厂里的几百号下岗工人,就住在厂区的家属楼里,你要是敢动他们的房子,他们能跟你玩命。”

  雷东也皱起了眉头:“周总工,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别说盖新城,能不闹出群体事件,就算烧高香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这块骨头,太硬了,硬得所有人都觉得无从下口。

  周秦没有说话。

  他一个人,站在那张巨大的地图前,站了整整一个下午。

  郭卫民和韩武他们,几次想开口,都被他抬手制止了。

  夜幕降临。

  工地上的人都下工了,整个石古村,都安静了下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一盏灯,和那个如雕塑般站立的男人。

  他时而用铅笔在地图上画着什么,时而又拿起资料翻看,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一个看不见的对手博弈。

  第二天清晨。

  当郭卫民和韩武顶着黑眼圈走进办公室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周秦的面前,铺着一张全新的、用几张大白纸拼接起来的图纸。

  那上面,没有一根建筑的线条。

  有的,只是一个个方框,一条条箭头,和密密麻麻的文字。

  “都过来。”周秦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这是我做的新城一期拆迁安置方案。”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方框。

  “下河村,土地问题复杂,我们就先不碰土地。我给他们的方案是,以户为单位,用他们现有的宅基地和房子,来置换新城区的商品房。一平换一点二平,他们不亏。”

  “可他们没钱装修,没钱生活啊。”郭卫民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所以,第二步。”周秦的铅笔移到了另一个方框,“所有下河村的村民,都可以自愿将手里的土地承包权,入股到我们新成立的‘新城农业开发公司’。这个公司,由我们总公司控股,负责在新城区的周边,建设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和养殖基地。所有入股的村民,每年都可以拿分红。”

  “这……这不就是给他们找了个饭碗?”韩武眼睛一亮。

  “不只是饭碗。”周秦摇了摇头,“是把他们,从拆迁的对立面,拉到我们这边,成为新城发展的‘股东’。他们分的不是钱,是未来的希望。”

  他又指向红星机械厂。

  “这个厂,我们全盘收购。所有的下岗工人,经过培训后,全部吸收到我们新成立的‘新城建材集团’。我们要建自己的水泥厂、砖厂、预制板厂。他们以前是工人,以后还是工人。只不过,是给我们自己干活。”

  “至于那些钉子户,”周秦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不用理他们。我们的新城规划,直接绕开他们。等周围高楼大厦都盖起来了,水电暖气都通了,他们自己就会变成一座孤岛。到时候,是他们来求我们,不是我们去求他们。”

  一套组合拳下来,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郭卫民、韩武、雷东,三个人,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周秦。

  他们看着那张图纸,那上面画的,哪里是拆迁方案?

  那画的,分明是人心!

  是利益,是恐惧,是希望!

  这个年轻人,他不仅会盖房子,他还会庖丁解牛!他把最复杂的社会问题,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给拆解得明明白白!

  “就……就按这个办?”郭卫民的声音都在发颤。

  “不。”周秦摇了摇头,“把马县长请来。这个方案,让他,以县政府的名义,去下河村,开村民大会。让他,去红星机械厂,开职工大会。”

  “让他去唱这个红脸。我们,只负责在后面盖楼。”

  那一刻,马东明的身影,再次浮现在了三人的脑海里。

  他们终于明白,周秦为什么要把这个县长,绑在总指挥的位置上。

  他不仅是传声筒,他还是挡箭牌,是冲锋陷阵的炮灰。

  周秦把所有最难、最得罪人的活儿,全都扔给了他。

  而自己,稳坐钓鱼台。

  深夜。

  周秦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郑苏月已经给他准备好了饭菜和热水。

  他一句话都没说,吃完饭,洗完澡,就躺在了床上。

  郑苏月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坐在床边,帮他掖好被角。

  就在她准备熄灯的时候,周秦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拉住她的手,把她拽到窗边。

  窗外,是漆黑的夜,和漫天的繁星。远处的田野里,有几点零星的虫鸣。

  “苏月,你看。”

  周秦的手,指向那片无垠的黑暗。

  “从这里开始,一直到你看不到的地方,以后,都会是一片灯火。”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会在这里,给你,给我们的儿子,盖一座最漂亮的城。”

  郑苏月看着丈夫眼中的星辰,没有说话,只是把他的手握得更紧了。她不知道什么是城,但她知道,这个男人说出口的话,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第二天,马东明是在一阵剧烈的心悸中醒来的。

  他一夜没睡好,梦里全是周秦那张平静得可怕的脸,和那张画满了红圈的地图。他感觉自己不是要去开村民大会,而是要去上刑场。

  司机把擦得锃亮的212吉普开到楼下,马东明换了三件衣服,最后还是选了一身最朴素的灰色中山装。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着脸上的笑容,却怎么看都比哭还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