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少的可怜-《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

  江思梁道:

  “我也没院子也没技术,就是给你帮把手,分红不用给我了。”

  江思栋跟着附和:

  “我也不要。”

  江思月道:

  “你们不是什么都不出,待会儿买院子和牛车的钱我会核算一下,按照股份分摊一下。

  就算资金入股。”

  赵氏一听还要给钱,立马说道:

  “可我们家的钱都是娘拿着的。”

  江母瞥了她一眼:

  “思月倒是给我提了个醒。

  你们都大了,是该过自己的日子了。

  待会儿我把家里的钱都数数,均分给你们。

  但是有一样。

  杰子虽还没成亲,聘礼彩礼钱是要有的。

  这些钱我得给他留着。”

  江思杰嘿嘿一笑。

  江思月见了挑挑眉。

  王氏问:

  “娘是要跟我们分家?”

  江母道:

  “现在思月在做生意,资金流转大。

  而且你们都已经成了家,枝儿也眼看着要嫁人了。

  家可以暂时不分。

  但账你们各自管着。

  吃饭的花销每个月均摊就好了。”

  江母这么做确实更方便管理。

  而且也少矛盾。

  赵氏紧张的搓着手。

  她还从来没自己管过钱呢。

  李青山听见他们谈论家事,他一个外人在这儿听挺不好的。

  反正已经吃饱了,便放下饭碗要告辞。

  江思月赶紧拿了纸笔给他写了个方子:

  “这是补中益气的药方,你先抓了吃着,补补身体。

  明天下了工我去给你检查伤势。

  后期需要如何治疗,我再跟你讨论。”

  李青山点点头,接过药方揣进了怀里。

  江母看他一个人挺可怜的,就道:

  “现在咱们也算是一同办作坊的了,以后都到我家来吃饭吧。

  也省的你一个人不方便。”

  李青山没说话。

  但眼圈有点红,看着江母那双真挚的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天色已晚。

  杰子怕他一个人回去摔着,主动要送他回去。

  江思月偷偷拉过江母:

  “娘,杰子的婚事,是不是有眉目了?”

  果然,江母面露喜色。

  “是有个合适的,媒婆正说着呢。

  你弟弟也跟那姑娘见过一面,看着是挺满意的。”

  江思月心里宽了宽。

  毕竟杰子是因为原主才耽误了婚事。

  要是真找不着合适的媳妇,她也会跟着内疚。

  若能尽早定下来,也减去了她一桩心事。

  “姑娘是哪里的,家庭怎么样?

  可有提什么条件?”

  要是有要她帮忙的,她一定会尽力满足。

  江母舒了口气,道:

  “是隔壁怀西镇的,村子好像叫大柳庄,娘家只有一个哥哥,据说已经成亲了。

  她和嫂子处的不好,为了生计跑到咱们镇上的布庄做活。

  姓丁,单名一个桃字。

  我看着是个勤快大方的,长的也不差。”

  怪不得不嫌弃杰子家贫年纪又偏大。

  原来是个命苦的姑娘。

  媒婆说媒也是讲究门当户对的。

  先前江家一贫如洗,如今虽说江思月赚了些钱,但也只是在最近。

  房子没换,做什么生意也没宣扬开来。

  所以在外人看来,江家还是那个一贫如洗的模样。

  而且江思杰已经过了最佳的说亲年龄,在婚恋市场上属于大龄单身青年那一趴。

  有父母操持的人家可不会首选这样的人。

  一来怕他迟迟不说亲是有什么身体上的毛病。

  二来,过了说亲年龄还说不上亲,总归是有什么问题的。

  这个丁桃就不一样了。

  父母都不在。

  跟唯一的哥哥处的又不好。

  自然是自己看对眼了最重要。

  “女方多大了?

  可有说什么时候能下聘?

  彩礼钱还有什么要求吗?”

  江思月听着也挺合适的。

  江母道:

  “那姑娘已经十九了。

  说是因为父母接连去世,守了几年孝才拖到了现在。

  下聘和彩礼的事儿还没说。

  媒婆说她孝期还没过,至少等到明年三月份才能办事。”

  江思月心里有一丝隐隐的担忧。

  “明年三月才到孝期,她为什么不明年三月再找人说媒。

  反而这么早就提了呢?”

  江母叹了口气:

  “哎。

  这不是布庄的掌柜可怜她无人张罗婚事,提前跟媒婆说了吗。

  媒婆给牵了线,才知道她孝期没过。”

  这倒是也说得通。

  “说亲是件大事,总归要知根知底才能放心。

  她娘家虽远,但也有必要去那边打听一下她家的事。”

  江母点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

  明天就叫你二哥去,过不了几天就会有结果。”

  江思月点点头。

  收拾完碗筷。

  江思月开始制作柠檬凤爪。

  把鸡爪洗净剁成段,加水煮至断生,放凉水中洗净。

  柠檬、辣椒,姜蒜切好。

  放进煮熟的鸡爪中,加盐和调料调味。

  用坛子封起来,放进地窖中冷置。

  另一道小菜,江思月想的是拔丝地瓜。

  但做起来有点难,她也不太会。

  决定直接拿着地瓜去酒楼,让张明远代为掌厨。

  忙完了这些,她又盘了盘最近的账。

  茶饮铺开张半个多月,每天进账七八两到十几两不等。

  算下来总共进账一百六十余两。

  定柠檬和地瓜用去二十两定金。

  她现在手里还有一百四十六两。

  上个月许诺给家里人开的工资还没有发。

  明天打算让大哥去买两辆牛车,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开作坊要买院子,请人,买工具。

  至少要二十两。

  开货栈也要用院子,好地段的话一百两未必能够。

  可以先租几个月。

  等资金充足了再买下来。

  她把要做的事一条条写下来,生怕自己会漏了。

  江母此时也在堂屋里分账。

  “之前咱家还有三两六钱的存钱。”

  她苦着一张脸说。

  “本来是要攒着还给田村长的,后来不是你们妹妹给还了吗。

  这些咱们就分一下吧。”

  可这点儿钱也实在少的可怜。

  江母自己不算,三个儿子平分也只能每人得一两二钱。

  王氏捏着那一小块银子和一把铜板,苦笑道:

  “就这点钱,够给小妹入伙的吗!”

  赵氏捏着银子,紧紧的攥着双手。

  总有一种不真实感。

  “花儿,你捏捏我,看看我疼不疼?”

  她悄声对闺女说。

  花儿嗤了一声,没理她。

  二栋听见了,一把捏在了她胳膊上。

  疼的赵氏差点掉眼泪。

  但看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她。

  也就忍住了没敢再做声。

  “娘,这钱你给大哥二哥分了吧,我不要!”

  杰子把自己的那份往前一推。

  江母赶紧抢过:

  “这是给你娶媳妇用的,我给你攒着。”

  杰子不耐烦:

  “我自己会赚钱。”

  “就你从木匠那赚的几个钱,够干什么的。

  听话,我给你攒着。”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