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出主意-《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

  人口就是劳动力。

  在大夏这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劳动力越多代表生产力越强。

  但是一下子突然涌入这么多人。

  如何安置就成了个大问题。

  没有正经工作的话,一帮人聚在一起很容易寻衅滋事。

  “江娘子请讲?”

  高县令正在为怎么安置流民发愁。

  听着江思月好像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谦虚的放低了姿态,做洗耳恭听状。

  江思月于是道:

  “这木薯虽好,可是毕竟有毒。

  要是放任所有百姓都可以处理,难免会出纰漏。

  不如由县衙牵头,办个处理作坊。

  就征用那些流民做劳力。

  而且木薯易种,不挑土质肥力。

  大人可以将那无主的荒山分划出来,让流民们开垦种植。

  又或者咱们县中的水沟水渠,官道乡道……

  只要是用劳力的地方,都可以征用流民。

  以粮食为工钱,先暂时安置。

  等到春稻收割,缓解了这阵子压力。

  再想办法慢慢安置他们。”

  高县令听得十分有道理。

  “怪不得邓知府总让我向江娘子请教,这些办法的确可行。

  但是……”

  他又有些为难。

  看着江思月道:

  “目前县衙的财政状况可真正是很堪忧。

  虽然查抄了康县令一大笔。

  但大部分都让邓知府上报给带走了。

  所以就……”

  这要是现申请也来不及。

  还是要问问江思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江思月想了想。

  问:

  “高县令可知道咱们县里野生的木薯储量为多少?”

  安置流民的话。

  粮食最关键。

  县衙的储备不太多。

  那就只好寄希望于木薯。

  木薯种植的话需要八到十个月的周期,不能短时间就见成效。

  所以还要摸一下野生木薯的储量。

  榕树镇这边就不用想了。

  去年一年茶饮铺的消耗,基本把野生木薯给霍霍完了。

  让二栋在山地上偷摸种了一些。

  也得等到秋收的时候才能收。

  高县令摇摇头,他也不知道。

  “不过我可以召集县里的里正村长们问一下。”

  江思月又道:

  “办木薯处理厂的事我可以承担。

  但需要知道够不够供给流民民口粮。

  只要把住处和粮食问题解决。

  其他都好商量。”

  高县令觉得很不好意思。

  “前阵子两河渠挖造,就是江娘子牵头募的款。

  这次办作坊的费用要是再让你出,岂不是太破费了。”

  江思月颇有深意的笑了一下。

  “高大人赏了民妇一块义商之家的牌匾。

  民妇自然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实际这件事她在心里盘算过了。

  虽然短期内看着是她吃亏。

  但从长远来看。

  将来受益会更多。

  首先。

  木薯能食用这件事,仅在今天过来围观的这些百姓中间流传。

  其他县镇州府百姓都不知道。

  要是通过流民将这件事传播开去,速度会更快更好。

  而且这玩意儿有剧毒。

  不清楚具体处理方法的不敢贸然食用。

  要是她建了这个处理厂。

  现在只供应流民口粮。

  等到了秋收后木薯成熟收割,就可以面向百姓售卖处理好的木薯。

  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且她的茶饮铺子再无需担心木薯粉来源问题。

  还可以推出更多木薯粉为原料的点心甜品。

  最最最重要的。

  如今办厂需要的各项手续,地皮审批。

  甚至木薯种植园的落实。

  都可以跟高县令提啊!

  这一整套算下来。

  她可是赚大发了。

  高县令还不知道她脑子里已经过了无数种生意经。

  沉吟了片刻。

  就点头道:

  “本官先着人去调查一下野生木薯的储量。

  然后看一下安阳境内哪些荒山适合开荒种植木薯。

  等有结论了。

  再来找江娘子商量。”

  如果这件事能办好了。

  安阳县就能安置大量流民。

  为朝廷和州府减轻许多压力。

  高思远在心里盘算。

  刚开始做官就被派到安阳县,可真是他幸之又幸。

  才上任没几天呢。

  这又是水车又是木薯的。

  还能安置流民!

  他是得有空没空来拜一拜江思月这尊活菩萨呀!

  送走了高县令一行。

  两个人心里都在偷着乐。

  百姓们看过现场煮木薯,尝过味道以后,纷纷散了去。

  从此就没人再提奶茶有毒的传闻了。

  江思月跟阿荣和素锦素心她们一起收拾东西。

  这时候素心突然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

  “师父!

  家里二婶娘要生了。

  二叔让我来知会你一声!”

  江思月才猛然想起。

  赵氏的预产期好像就在这几天。

  “她情况怎么样?

  二哥和娘能应付过来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素心点点头:

  “二叔去请稳婆了。

  外婆正在烧水准备东西。

  她让我来看看你忙不忙。

  告诉要是忙的话就不必回去了。

  二婶娘已经生过两胎,料想这次没什么事。

  让你不必着急。”

  江思月想了想。

  赵氏这次还没出月子就怀上了。

  之前生产带来的亏空还没补足。

  虽然孕期一直在好好养着。

  但也难保不会出现什么特殊情况。

  还是去看一下比较好。

  于是对素心道:

  “你随我回千金堂取下药箱,咱们一起回去。”

  虽说赵氏这个人不怎么招人待见。

  但毕竟是原主二嫂,是花儿和朵儿的亲娘。

  江思月还是不希望她出问题的。

  素心点了点头答应了。

  跟江思月一起去了千金堂,拿上药箱,叫上花儿。

  让铁牛套了马车一起往回走。

  看起来赵氏这次生孩子大家真是习以为常了。

  不过江母觉得没什么,叫她不必回去。

  就是花儿。

  也不记得她娘这两天生孩子。

  还在医堂里帮文清给病人抓药呢。

  花儿现在进步很快。

  已经能简单的辨症诊脉,简单的方子也会开了。

  患者来的时候,文清都是让花儿先诊一遍。

  要是她判断没错就让她自己开方。

  文清再帮着斟酌一下。

  两人关系现在亦师亦友。

  江思月这个正牌师父都快用不到了。

  “小姑。

  你说我娘这次能生个弟弟吗?”

  回去的路上,花儿满脸纠结的问。

  江思月笑了笑:

  “生男生女都是天定,我可说不好。”

  说着又问花儿:

  “你希望她给你生个弟弟吗?”

  花儿想了想,点头:

  “要是她能遂了愿,我跟朵儿也能少遭些罪!”

  江思月笑了笑。

  她也希望这次是个男孩。

  要不就赵氏那个性子。

  再是个女孩那还不得疯!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