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小女儿的烦恼-《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

  江思月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跟着江母和大梁家两口子出去迎接。

  只见不远处风风火火一队人。

  还带着锣鼓手,热热闹闹往这边走。

  虽然只是下聘。

  但看得出两边长辈都很重视,声势都很浩大。

  为首的是穿一身藏蓝长袍的苏言。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本身就长得不差。

  如今再弄上一身好行头,看着十分精神。

  后头是苏母刘氏和苏言的大伯,苏老大。

  还有跟着作证的媒婆。

  穿的都很喜庆。

  再后面就是抬聘礼的队伍。

  都是带着红绸花的大箱子。

  长长的一溜,总共是三十抬,一箱都不少!

  来吃席的乡亲们一看这阵仗。

  纷纷都张大了嘴巴:

  “跟枝儿定亲的不是以前住在咱们村的苏老三家的儿子吗!

  咋这么有钱呢!”

  “是啊。

  咱们庄户人家下聘。

  顶多也就五六抬聘礼。

  这一下就三十抬,可真是大手笔!”

  柱子媳妇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说:

  “这还不懂吗?

  人家老江家现在什么家底!

  又有铺子又有作坊的。

  可不是咱们普通农户能比的。

  那苏家要是再抬五六箱聘礼来,怎好意思进门!”

  村民们纷纷点着头:

  “好像是哦。”

  结亲都讲究门当户对。

  尤其是男方,要是太寒酸了。

  肯定会被女方娘家看不起。

  正说着呢。

  下聘的队伍已经进了门。

  苏老大赶紧上前,对着江家众人见礼:

  “亲家母。

  言小子他爹出了点事,这次下聘就我来代三弟出面。

  各位莫要怪罪!”

  江母在大梁和王氏的搀扶下笑的和善:

  “哪里哪里。

  您是苏言的亲大伯,能来帮着操持孩子们的事,再合适不过了!”

  刘氏脸上还有些苦相。

  毕竟丈夫还在大狱里。

  但今天是儿子的定亲宴,她努力保持着脸上的微笑。

  “这是答应给枝儿的三十八两彩礼。

  还请亲家放心把枝儿嫁进我们苏家。

  别的我不敢说。

  言儿肯定会把她当成心尖尖疼。

  我这个做婆母的……”

  她神色有点不太自然。

  “虽然以前做过些糊涂事。

  但以后肯定也会敬她疼她,把她当亲女儿对待的。”

  王氏哼了一声。

  当亲女儿那是不敢奢望的。

  只要她不给枝儿找麻烦就行了。

  “我们枝儿在家娇生惯养惯了。

  将来入了门,你这个做婆婆的可得多担待些。

  要是让她吃了苦头。

  我这个做娘的可不会不管的!”

  她接过刘氏的红包来掂了掂。

  果然沉甸甸一包。

  答应的三十八两银子,果然说到做到!

  她有些吃惊的看着苏言和刘翠花。

  这娘俩还真是有些本事的。

  家都抄了还能凑齐这么多银子。

  还算是有心吧。

  而村民们听说彩礼给了三十八两。

  立刻又炸了锅。

  “哎呦喂!

  枝儿可算是咱们村彩礼最高的姑娘了吧!”

  “可不是吗!

  我出嫁那会儿才给了六两呢,连人家零头都不到!”

  二虎媳妇酸酸的,瞅了孙二虎一眼。

  孙二虎假装喝茶,根本没理她。

  人家什么家庭。

  自己什么家庭。

  这有什么可比的!

  媒婆这时候乐呵呵的上前:

  “恭喜两家的孩子喜结连理!

  这是苏家公子的庚帖。

  还请江家妹子把江姑娘的庚帖给我。

  老婆子好去给你们写婚书!”

  王氏觉得苏家做的还挺好的,便也没拿乔。

  把枝儿的庚帖给了媒婆。

  西厢房里,花儿和团儿陪着枝儿,从门缝里往外看。

  枝儿脸蛋红红的。

  虽然今天下聘,她作为女方不能露面。

  但一想到折腾了许久的亲事终于落定。

  她还是忍不住激动。

  花儿则在一边打趣她:

  “看。

  言哥哥今天穿的这套可真精神!

  比在花朝节上斗诗的学子还好看呢!”

  每年花朝节,县里都会举办诗会。

  各地学子都可以在诗会上吟诗作对。

  再公示出来供大家品鉴。

  游春的姑娘们也可以一睹学子们风采。

  这也是像花儿这种姑娘们,为数不多的可以看到青年才俊的时候了。

  枝儿羞怯的推了她一把:

  “说什么呢!

  死丫头!”

  她俩身后的蔡书筠则身子坐得笔挺。

  看她们没羞没臊的扒着门缝往外看。

  忍不住提醒:

  “非礼勿视。

  今天这种场合,你们这样做于礼不合。

  两位还是过来坐吧!”

  在江思月的邀请下,她这两天一直陪着枝儿采买嫁妆。

  倒也算熟悉了。

  可是花儿才是第一次见她。

  觉得杜允娘那个性子活脱的娘,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小古板?

  “什么合不合的?

  枝儿姐很快就成苏哥哥媳妇了。

  两个人要一起吃饭睡觉过日子的。

  看看怎么了?”

  蔡书筠脸色有点囧。

  这人说话也太直白了些。

  枝儿看她不自在,于是抱歉道。

  “蔡姑娘莫怪。

  我这个妹妹不着边际惯了。”

  难怪小姑说她被家里教的太古板了。

  要枝儿给带活泼些。

  可她这两天已经尽力了。

  这位蔡小姐还真是食古不化,整天像块木头似的。

  花儿也听小姑说了蔡书筠的事。

  这会儿也没跟她计较。

  反而道:

  “像枝儿姐这样的,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她和苏家哥哥自小就认识。

  言哥哥一直对她不错。

  将来要是嫁过去,也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日子。

  可我们这样的就不同了。”

  她故意板起小脸。

  “到时候找婆家肯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成亲了还不定怎么样!

  要是不趁这会儿偷看一眼,怕是只能到洞房之夜夫妻才能相见!

  这要是长得奇丑无比怎么办呢?”

  蔡书筠对她们讨论的话题有点反感。

  但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女孩。

  对将来的亲事抱着期待和幻想。

  “爹娘是不会骗我们的。”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遵礼守法。

  要不然就失了大家闺秀的风度。

  可没说将来的丈夫要是长得太丑该怎么办。

  花儿连连摇头: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要跟那人过一辈子的可是我们自己。

  就算父母知道他家世如何,品性怎样。

  但两个人过日子也不只看这些!

  比如你喜欢吃辣的,他却喜欢吃甜的。

  你喜欢安安静静他却喜欢呼朋唤友。

  你不爱说话他却整天吵个不休……”

  为了刺激这块小木头。

  花儿尽捡着蔡书筠的特点说。

  “总之。

  父母肯定根据自己的喜好帮我们挑。

  可我们跟父母有时候想法也不一样啊!”

  她跟赵氏。

  那更是背道而驰!

  书筠皱起了小眉头。

  想起她娘每次都刻意想和她亲近。

  她却总是有点反感。

  总觉得娘在没人的时候不够端庄。

  有时候还咋咋呼呼的像个没有教养的粗鄙丫头!

  是挺让人愁的!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