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试镜现场-《穿越后的艺术家》

  最近方宇全身心沉浸在《误杀》选角的工作中,关于林西老师对他不满之类的风言风语,他浑然不觉。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周正明、刘牧,以及那堆积如山、承载着无数演员梦想的试镜资料。他们三人夜以继日地筛选、讨论、争论,从海量的简历和初筛视频中,淘洗出最契合角色的璞玉。

  最终试镜的日子定在盛世娱乐总部三楼那间宽敞明亮的专用会议室。消息不胫而走,试镜当天,公司大楼外早已被闻风而动的媒体记者围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架起,记者们伸长脖子,试图捕捉每一位进出大楼的熟悉面孔,空气中弥漫着猎奇与窥探的兴奋。

  只不过,盛世娱乐显然对此早有预案。大楼安保明显加强,入口处秩序井然。更重要的是,公司为部分已颇具知名度、需要避免被过度曝光的艺人,特别开放了专属的地下VIp通道。一辆辆低调奢华的保姆车或商务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地下车库,艺人们戴着帽子口罩,在助理和安保的簇拥下,迅速通过专属电梯直达三楼,完美避开了地面上的喧嚣。这让不少蹲守的记者扑了个空,只能望楼兴叹。

  三楼的等候室此刻已是人满为患。数十位经过残酷初筛、获得最终试镜机会的演员们齐聚于此,将偌大的空间塞得满满当当。

  这里的景象堪称娱乐圈生态的微缩图景:

  后排角落的位置坐着几位气质沉稳、眼神深邃的中年演员。他们或许并非顶流,但眉宇间沉淀着岁月赋予的从容和演技磨砺出的气场。

  靠近门口的几排椅子上, 则坐着一些年轻青涩的面孔,此刻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忐忑。他们大多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或戏剧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眼神明亮却充满不安,有的紧紧攥着手中的试镜材料,反复默念着台词;有的好奇又敬畏地打量着周围那些平时只能在荧幕上看到的“大人物”,深刻感受到这个圈子的等级森严。

  这些人的身价、咖位、经历天差地别,此刻却因一部电影、一个公开的试镜机会,被命运之手推到了同一个竞技场。听说有更多递交简历的人,包括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演员,连踏入这间等候室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刷掉了。这无声地传递着剧组冰冷而坚定的态度:只认角色契合度,不问出身与虚名。

  然而,当几个名字的主人陆续走进等候室时,原本嘈杂的低语声瞬间降了几度,随即又爆发出更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

  “天,尹彦也来了!他不是拿过最佳男配吗?”

  “伏辰沛!他可是参演了去年大热的青春爱情电影啊,居然也来试镜电影?”

  “还有曾文昊!流量小生……”

  “邬诗琪?她也来了?她不是前不久才官宣了一部大女主戏吗?”

  “段秀芳老师!老戏骨啊!”

  “李卓昊……他不是个歌手麽!”

  尹彦、伏辰沛、曾文昊、邬诗琪、段秀芳、李卓昊……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不同的分量和可能性。他们的出现,如同在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湖面投下了重磅巨石。不少原本对自己颇有信心的演员,尤其是那些预期可能与这些“重磅选手”竞争同一角色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心中警铃大作,暗道一声“不妙”。

  在这微妙而紧张的气氛几乎要凝固时,一位穿着干练制服、拿着文件夹的年轻女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各位老师、演员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本次试镜的协调员小杨。试镜即将开始,请大家保持安静。试镜顺序我们稍后会按名单逐一通知。请务必遵守现场秩序,每位演员的试镜时间约为10-15分钟,包括自我介绍、简单交流及片段表演。请大家放松心态,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谢谢配合!”

  流程强调完毕,小杨退到门边,拿出名单。短暂的寂静后,第一个名字被清晰地念出:

  “第一位,尹彦老师,请准备。”

  听到自己名字的尹彦闻声微微一怔,随即深吸了一口气。作为曾获得过繁星奖(电影类)最佳男配角的实力派,他确实有资格第一个被叫到,这也是基本的人情世故。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褶皱的深灰色西装下摆,在众人或羡慕、或审视、或好奇的目光聚焦下,面色平静地走向那扇紧闭的试镜室大门,步伐沉稳,但微微收紧的指节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推开门,试镜室内的景象映入眼帘。光线充足,布置简洁。一张长条桌后坐着三个人,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尹彦迅速调整状态,脸上露出得体而谦逊的笑容,微微鞠躬打着招呼。

  他是提前做了一些功课的,瞬间认出了居中那位气场沉稳、眼神锐利如鹰的正是名导刘牧。右侧那位面带温和笑容、眼神透着精明的,是盛世娱乐影视部的周正明。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左侧那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面孔上时,尹彦心中还是忍不住掀起一阵惊涛骇浪——方宇!竟然真的是那个音乐才子方宇!

  虽然之前看到编剧署名时有过猜测,但亲眼见到这位以音乐才华横溢而闻名的年轻人,此刻竟以总编剧的身份端坐在电影选角的决策席上,这种跨界带来的冲击感依然强烈。方宇的几首歌他很喜欢,没想到对方在影视领域也如此……深藏不露?尹彦迅速压下心中的惊异,没有流露出丝毫异样,更没有试图套近乎,保持着专业演员的素养和距离感。

  “尹彦老师,请坐。”周正明作为东道主,微笑着示意他对面的椅子。

  整个流程如工作人员所言,简洁高效。尹彦做了简短清晰的自我介绍,重点突出了自己的戏剧舞台经历和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刘牧导演根据他的简历,就他之前参演过的一部类似题材的独立电影提了一个关于角色心理建设的问题。尹彦回答得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显示了他对角色的深度思考。

  接着是重头戏——试戏。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张纸,上面是剧本中男主角李维杰在得知女儿遭遇后,强忍悲痛、不动声色地开始策划“瞒天过海”计划的一个关键内心转折片段。没有台词,全靠眼神、微表情和肢体语言传递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父爱的决绝以及底层小人物被逼到绝境后爆发出的惊人冷静与智慧。

  “你有三分钟准备时间。”刘牧导演的声音平静无波。

  尹彦点点头,接过纸张,迅速沉浸到角色中。他走到一旁,闭了闭眼,再睁开时,整个人的气质似乎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三分钟转瞬即逝。

  “开始吧。”刘牧示意。

  尹彦没有刻意爆发,也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他站在原地,微微垂着头,肩膀似乎垮塌了一瞬,那是听闻噩耗后的本能反应。但仅仅一秒钟,他的脊背又猛地挺直,仿佛有千斤重担压下却硬生生扛起。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不再是进门时的温和谦逊,而是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表面平静无波,深处却翻滚着惊涛骇浪和一种近乎冷酷的决绝。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仿佛在模拟销毁证据的动作,细微的颤抖暴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而紧抿的嘴唇和下颌绷紧的线条则传递出磐石般的意志。短短几十秒,一个被命运推向深渊、却要在绝望中奋力一搏的普通父亲形象,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方宇全程没有作声,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定着尹彦。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将眼前这位演员的表演,与自己记忆中《误杀》原版电影里肖央的精彩演绎进行着细致的比较。虽然他在表演艺术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但作为看过无数遍原片、亲手写下每一个字的编剧,他对角色的灵魂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尹彦的表演风格与肖央不同,更内敛,更注重用微小的细节堆砌出巨大的情感张力。有些处理方式(比如那个手指捻动的细节)是原版没有的,但方宇觉得,这恰恰是尹彦基于自身理解赋予角色的独特魅力,不仅没有偏离角色内核,反而增添了几分令人心悸的真实感。

  表演结束,尹彦瞬间从角色中抽离,恢复了平静,微微鞠躬:“我的表演结束了。”

  刘牧、周正明、方宇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刘牧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赞许。周正明则轻轻点了点头。方宇的嘴角,在尹彦鞠躬抬头的瞬间,下意识地勾起了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那是一种创作者看到笔下角色被完美诠释时,发自内心的愉悦。

  “很好,尹彦老师。”周正明代表发言,语气温和而官方,“你的表演非常精彩,对角色的理解也很深入。感谢你的时间和精彩的呈现。后续的结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所有试镜结束后统一联系你和你的经纪人。请回去等消息吧。”

  尹彦恭敬地道谢,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三人的脸,最终敏锐地捕捉到了方宇那尚未完全褪去的、带着欣赏的细微笑意。这抹笑意如同定心丸,让他一路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他再次微微欠身,转身离开了试镜室,步伐比进来时轻快了一分。

  关上门,隔绝了里面的世界。尹彦靠在走廊冰凉的墙壁上,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手心一片濡湿。这次来试镜男主角,是他和经纪人深思熟虑后的一次重大抉择。虽然顶着“繁星奖最佳男配角”的光环,但这些年,他仿佛被困在了“黄金配角”的定位里。无论是大银幕还是小荧屏,他塑造了无数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却始终与男主角的位置失之交臂。那个奖杯,对他而言,从来不是终点,而更像是一个提醒——提醒他距离那个所有演员都梦寐以求的、真正扛起一部作品灵魂的“主角”之位,还有一步之遥。他渴望突破,渴望证明自己不仅能“锦上添花”,更能“独当一面”。而《误杀》李维杰这个复杂、压抑、充满爆发力的角色,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挑战。方宇那一抹笑容,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握紧了拳头,眼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