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悬而未定-《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

  【主播在想什么?是在发呆吗?】

  【一大清早的就被叫起来梳妆打扮,可能是困了吧?】

  【都没人关心主播一大清早的来澄心阁有什么事吗?】

  【是啊,刚才只顾着欣赏主播的首饰了,都忘记问了!】

  【皇帝陛下这么早召见,肯定有大事吧?】

  【能有什么大事,总不能是要问主播即将到来的蝗灾问题吧?】

  【救灾找主播能干嘛?】

  【就是!户部、工部、司农寺…那么多衙门是摆设吗?不盯着他们制定章程、调拨钱粮、督促灭蝗,大清早把主播叫过来,晾在这儿?】

  【有没有放在心上还不一定呢!】

  【天灾?说不定在某些人眼里,不过是‘天罚’或者‘疥癣之疾’......】

  【话也不能这么说。也许李世民早已布置下去,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毕竟主播的视角有限。】

  【布置?布置个啥?主播在宫里,能看到啥布置?】弹幕带着浓浓的不信和急躁,几乎要溢出屏幕。

  简诺在意识中暗自叹息,这确实太高估她了。

  一国之君暗中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岂是她一个刚回宫、还被晾在偏殿干等的公主能窥探的?

  【我就想知道,陛下把主播叫来,到底跟救灾有没有关系?!要是没关系,那…那也太让人心寒了!】

  【瞧你这话说的,他能把主播从道观接回来,还如此郑重对待,说明看重!肯定在暗中查探情况......】

  【这节骨眼上召见,说不定真有什么关乎救灾的大事要倚重主播呢?比如…祈个福?或者用主播的‘仙家’身份安抚民心?】

  【不是我和你杠,主播的预言准不准还是未知数!还利用什么“仙家”身份安抚民心?是你读书少,还是觉得人家李世民蠢?】

  简诺的意识空间里,弹幕争论的焦点激烈地转向了对李世民真实用心的揣测,以及对蝗灾是否得到足够重视的深切忧虑。

  那“有没有放在心上还不一定呢!” 与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懂不?” 的尖锐对立,像两股无形的力量在她心头拉扯。

  【帝王心思谁能猜得到呢?伴君如伴虎啊…主播小心点。】

  【我记得在云霞观的时候,李世民好像让什么人奉诏觐见,还有人记得吗?】

  【对对对!我记得当时主播脸色就有点变了!】

  【我记得当时说是要八百里加急,宣蜀中卜相奇才袁...袁什么来着进京......】

  【难不成那个袁什么进京了?李世民要让他来给主播相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

  【这才过去多久?从主播预言蝗灾到此刻澄心阁召见,也就过去了十四天,这么短时间哪够用?】

  【从成都疾驰长安,就算轻骑简从,蜀道段山高谷深,栈道悬空,天气好的情况下,最起码也要需耗时5-8天!更何况现在这天气?半个月能通过都算搏命了!】

  【确实!就算过了蜀道段,别忘了秦岭段!翻越海拔3000米山脉,傥骆道最短但最险也需4-7天。】

  【经楼上这一分析,让卜相奇才来给主播相面的结论确实不成立!难不成这次召见是临时起意?】

  【肯定不是临时起意,你看主播今天这身…跟云霞观那会儿完全不一样啊。】

  【何止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云霞观里是清冷出尘,现在…】

  【不过更像是展现给外人看的,仿佛在昭示着这是大唐的公主,身份贵重......】

  这句弹幕缓缓飘过,带着洞悉的意味。

  【楼上说得对!主播从云霞观回宫也有十几天了,哪天有今天这装扮?一看就是要见客才隆重些!】

  这条弹幕后面跟了一连串的“啊,明白了!”、“原来如此!”、“有点心疼主播”的复读。

  这些来自遥远时空的关切、好奇与洞见,像细小的暖流,猝不及防地涌入简诺心间。

  冲淡了几分身处深宫、面对帝王审视的紧绷与疏离。

  清虚观的晨钟暮鼓、素衣简食仿佛还在昨日,今日便被这金玉锦绣重重包裹。

  一大清早被宫人轻声唤醒,在尚服局女官们无声而高效的摆弄下,简诺的心思如同窗外尚未散尽的晨雾,沉沉地压在即将到来的澄心阁召见上。

  李世民那深沉难测的目光、云霞观中那句突兀的“奉诏觐见”、以及此刻这反常的黎明时分……

  种种疑虑在她心头盘桓,让她几乎无暇去感受身上被层层加诸的华服究竟是何等模样。

  她像个精致的人偶,任由那些带着薄茧却异常灵巧的手指,为她梳理长发,簪上步摇,披上层层叠叠的衣料。

  触感是温凉的丝绸,鼻尖萦绕着淡淡的、属于顶级衣料的洁净气息,但这些感官细节,都被她心中那根绷紧的弦所过滤、所忽略。

  直到此刻,端坐在这空寂的澄心阁偏殿,时间在等待中变得粘稠而漫长,那些来自遥远时空的关切弹幕,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湖中荡开涟漪。

  也将她的注意力,一点点拉回到自己身上这件被众人惊叹的“作品”上。

  简诺的目光,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完全察觉的陌生与探寻,下意识地落在自己身上这袭华服上。

  那是一种极其沉静温润的杏子黄,绝非寻常妃嫔喜好的、带有侵略性的明艳鹅黄。

  它如同初冬暖阳照射下,即将融化的新雪表面那层最柔和的微光,又似刚离枝头的熟透蜜杏,最外层那层吹弹可破、细腻莹润的薄皮。

  这颜色,内敛含蓄,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清雅贵气,完美地调和了她方外归来的素净底色与天家血脉的尊荣。

  外罩的云锦短襦,是同色系的顶级贡品,细腻如脂。

  她的视线落在领口、袖缘与衣襟处,以捻金线密密绣着繁复而典雅的缠枝银杏雁纹。

  那金线被捻得极细、极匀、极紧实,绝非市面上可见的粗粝货色。

  当殿内光线流转,掠过衣襟时,那捻金线并非刺目地炫耀,而是折射出一种细碎、内敛、如同星辰碎屑沉入深海般的璀璨光芒。

  每一道纹路都清晰流畅,与云锦本身柔滑的光泽交相辉映,于无声处尽显帝国最高门庭的雍容气度。

  她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曳地的宽幅长裙上。

  裙摆如静谧的湖水般铺陈开,堆积在脚边形成优雅的褶皱。

  而此刻,她才真正“看见”了裙摆上的乾坤——用深浅不一的杏黄与金棕丝线,以近乎失传的通经断纬 技法,绣出大片大片、姿态各异的银杏叶纹!

  每一片叶子都栩栩如生,叶脉清晰得仿佛能触摸到生命的搏动,叶缘翻卷的弧度、叶尖微妙的指向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

  她因久坐而极其细微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宽大的裙摆随之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

  原来裙摆上绣的每一片叶子的边缘,都镶着一条极细的银线!

  这银线细若毫芒,几不可察,唯有在光线以特定角度掠过裙摆的瞬间,它才会骤然显现。

  勾勒出一道道清冷、纯粹、如同月华凝结般的辉光,与金棕丝线本身的暖调形成精妙绝伦的冷暖对比,赋予静态的图案一种奇异的、呼吸般的动态光泽。

  就在这轻微的波动中,那些金棕银线交织的银杏叶,仿佛被无形的微风温柔拂过,在寂静中无声地摇曳生姿,灵动得让人心颤。

  简诺的心,如同那裙摆上被银线勾勒的银杏叶,在无形的风中,悬而未定。

  【哇!好美!哇!那是什么图案?好像是叶子?金灿灿的好精致!】

  【报告!是银杏叶!好多银杏叶!深浅不一的黄色,还有银线勾边!绝了!】

  【汉服圈大佬狂喜!这复原度!这工艺!给大唐皇家裁缝跪了!】

  【等等!唐朝就有银杏?还绣衣服上?】

  【为什么是银杏纹?我还以为会是牡丹凤凰啥的?】

  【银杏,唐朝自然是有的,《酉阳杂俎》里称它为‘鸭脚子’!】

  【不要小瞧人家“银杏”!佛门尊其为圣树。其叶形舒展,脉络清晰,似菩提智慧叶;其果实洁白,形如人指,故有‘佛指甲’之尊称。】

  【楼上说的不错!长安的皇家敕建大寺,皆广植古银杏,就是取其坚韧长寿、智慧觉悟之意。】

  【不止如此!道家亦奉其为仙木。】

  【楼上展开说说看!】

  【道家奉其为仙木,是因其叶形如扇,暗合阴阳轮转、生生不息之道家玄理;其木质不朽,岁寒不凋,更象征长生久视、清净无垢之仙家境界。】

  【再者,观其形貌。其叶至秋,金黄璀璨,灼灼其华,纵遇风霜亦不轻易凋零,此等品性,被视为坚韧不拔、富贵恒昌之大吉之兆。】

  【而其果实,累累成串,名曰白果,寓意多子多福、家族绵延不绝。】

  【跪了!一件衣服纹样竟然藏着佛道双修 坚韧长寿 多子多福三重buff!】

  【这寓意绝了!坚韧恒昌,清贵脱俗,比什么牡丹凤凰啥的更适合主播!】

  【懂了懂了!这身衣服就是公主的定制版“文化图腾”!】

  【给尚服局的巧思跪了!文化底蕴拉满!】

  【这才是顶级高定!懂客户,懂文化,懂政治!】

  【这么用心、这么讲究、这么有深意的衣服,可不是尚服局自己能做主的!必然是上头点了头,甚至可能亲自授意的!】

  【楼上意思是…这身衣服,包括这满裙的银杏叶,是李世民的意思?!】

  【压力来了是不是?这身华服不好穿啊…】

  【但主播别怕!你有我们!】

  这身华服,是身份的回归,是皇室的加冕,却也像一道用金丝银缕编织而成的无形而华丽的枷锁。

  直播间里的关切和鼓励再次涌入,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心头的些许沉重。

  简诺将那份复杂的认知沉淀下去,挺直了脊背,无论如何,路已在脚下。

  御座上的目光,似乎在她挺直的脊背和沉静的眼眸中,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喜欢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