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干劲十足的百姓-《搬空京城,带着灵泉空间去流放》

  周大人也反应过来,立刻对着苏玉行礼:“陛下英明!臣一定尽力研究,早日把发电机做出来!”

  苏玉点点头,把图纸交给周大人: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物资尽管跟晏沉说,户部会全力支持。”

  晏沉立刻上前一步,笑着说:“周大人放心,只要是为了发电站,银子和材料都不是问题。”

  周大人抱着图纸,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转身就带着工匠们离开了,看样子是想立刻回去研究。

  苏玉看着他们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玄凌扶着她站起来:“好了,现在可以回去休息了吧?”

  苏玉点点头,靠在他怀里:“嗯,回去吧。”

  萧尘渊和梁珏跟在旁边,四人一起往皇宫的方向走去。

  灵灵带着分身,在他们头顶上飞着,嘴里唱着不成调的歌。

  ……

  第二天一早,北荒的各个工地又热闹了起来。

  西城的食品厂和化工厂工地上,百姓拿着铁铲和锄头,正在挖地基。

  地基要挖两米深,这样才能保证厂房的稳固。

  “大家加把劲!”

  严铮站在土坡上,手里拿着马鞭,大声喊道,“今天挖完这一片,晚上饭堂有红烧肉!”

  百姓们一听有红烧肉,干劲更足了,挥舞着铁铲,泥土被一铲一铲地挖起来,装在木车里运走。

  一个叫张成林的中年男人,扛着铁铲,额头上满是汗水,却依旧笑着对旁边的儿子说:

  “柱子,好好干,晚上就能吃红烧肉了!”

  柱子才十三岁,个子不高,却也卖力地挖着土:

  “爹,俺知道!俺要多吃点,长得高高的,以后也像萧将军一样当士兵!”

  张成林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小子,有志气!”

  不远处,几个士兵正在用绳子测量地基的尺寸,确保地基是方方正正的。

  孙校尉拿着图纸,时不时过来检查一下:“这地基的宽度要够五丈,长度要够十丈,别挖窄了!”

  百姓们立刻调整了挖掘的范围,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却满是干劲——

  他们知道,这厂房建好了,以后就能有更多的工作,日子也能过得更好。

  ……

  在食品厂和化工厂工地的旁边,还有一片空地,这里是专门用来做砖瓦坯的地方。

  几十个百姓围在这里,有的和泥,有的做坯,有的把做好的砖瓦坯摆整齐晾干。

  和泥的百姓光着膀子,手里拿着木杵,使劲地捣着泥土,嘴里喊着号子:

  “嘿哟!嘿哟!把泥捣匀!把坯做好!”

  做坯的百姓坐在板凳上,面前放着一个砖瓦模具,把和好的泥放进模具里,

  用手压实,然后把模具翻过来,一个方方正正的砖瓦坯就做好了。

  一个叫王大娘的妇人,手里拿着湿布,正在擦拭模具,防止泥土粘在上面:

  “这泥土要和得干湿正好,太干了容易裂,太湿了做不成形。”

  旁边的二丫学着她的样子,把泥放进模具里,却不小心把泥弄洒了,脸上沾了不少泥点。

  王大娘笑着帮她擦了擦脸:“别急,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了。”

  二丫点点头,红着脸继续做坯。

  她是饭堂帮工的女儿,听说这里招做砖瓦坯的人,就主动过来了——

  每个月能挣四两银子,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做好的砖瓦坯被整齐地摆放在空地上,像一排排小士兵。

  阳光照在上面,泥土的腥味混合着青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一个老工匠蹲在地上,检查着砖瓦坯的质量,用手敲了敲,听着声音:

  “嗯,这坯做得不错,晾干了烧出来肯定结实。”

  旁边的百姓们听了,都露出了笑容。

  他们知道,这些砖瓦坯烧好后,就能用来盖厂房、盖医院、盖学校,北荒会变得越来越漂亮。

  ……

  与此同时,在北城的医院和学校重建的工地上,玄墨正带着几个道士布置阵法。

  他们拿着桃木剑,嘴里念着咒语,地上画着复杂的符文,符文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这‘净化阵’布好了,能净化周围的空气。”

  玄墨对旁边的刘大夫说,手里的桃木剑一挥,符文上的金光更亮了。

  刘大夫点点头,眼里满是敬佩:“玄大师真是厉害!”

  王郎中也笑着说:

  “是啊,以前有些病人明明病情不重,却总是好不了,

  说不定就是受了邪气的影响。现在有了净化阵,就不用担心了。”

  玄墨笑了笑,继续布置阵法。

  玄凌站在旁边,银灰瞳里满是平静,时不时帮玄墨师兄递一些符纸和朱砂。

  不远处,几个百姓正在搬运石头和木材,准备搭建医院的地基。

  他们看到玄墨和玄凌布置阵法,都露出了敬畏的神色——

  在他们眼里,国师和道长都是能通神的人。

  ……

  在东城的公路工地上,赵大山带着十几个铁匠,正在打造铁铲和锄头。

  铁匠铺里炉火熊熊,铁砧上的铁块被烧得通红,

  赵大山拿着大锤,使劲地砸着铁块,火花四溅。

  “叮!叮!叮!”

  打铁的声音清脆响亮,传遍了整个工地。

  赵虎拿着小锤,在旁边辅助,时不时给铁块浇水降温。

  “爹,这铁铲的铲头要打薄一点吗?”赵虎问道。

  赵大山擦了擦脸上的汗,说:“不用,太薄了容易卷刃,要打厚实一点,这样才能挖硬土。”

  赵虎点点头,继续帮着打铁。

  旁边的几个铁匠也在忙碌着,有的打造锄头,有的打造镰刀,有的修理损坏的工具。

  一个士兵拿着一把损坏的长枪走过来,递给赵大山:

  “赵大叔,这长枪的枪头断了,能修好吗?”

  赵大山接过长枪,看了看,说:“能修,你放在这里,下午来拿。”

  士兵连忙道谢,转身离开了。

  赵大山看着士兵的背影,笑着对赵虎说:

  “这些士兵不容易,咱们得把工具修得结实点,让他们能好好保护北荒。”

  赵虎点点头:“爹,俺知道了。”

  ……

  中午的时候,饭堂的人推着餐车来到各个工地,给百姓们送午饭。

  午饭是馒头、咸菜烧腊肉和小米粥,虽然简单,但百姓们却吃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