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战神郭开-《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

  吴世勋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说道:

  “此事交由我处理,诸位无需争抢。

  再者,大哥切莫忘记,大司空魏庸始终与你针锋相对,有魏无羡与大哥在。

  他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况且,对付区区一个蒙恬,我自信不会让吴家蒙羞。”

  吴琞无奈地点了点头,道:“也罢,目前魏国拥有魏武卒十万,我愿分你一半,再另派十万魏军辅助,共计十五万大军,你可有把握?”

  吴世勋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人数过多反而不利,五万魏武卒足矣,那蒙恬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何足挂齿。”

  魏无羡闻言,眉头微皱,提醒道:

  “切勿掉以轻心,虎父无犬子。

  我观那蒙恬,实乃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迟早会拥有属于他的价值。”

  吴世勋哈哈一笑,自信满满:

  “未经雕琢的玉,终究只是石头一块。

  大哥放心,我这就去领兵出征。”

  待吴世勋离开后,吴琞点头应允,随即唤来陈笊,郑重嘱咐:“此次世勋为主将,你为副将,务必劝他谨慎行事,切勿轻敌。

  若有任何情况,务必及时传信回大梁。”

  陈笊恭敬答道:“请大将军放心。”

  典庆见状,关切地问道:

  “大将军是否对吴世勋有所担忧?”

  吴琞叹了口气,道:“以他的统军之才,理应不会败北,只盼他能保持谨慎。

  我本想让魏无羡前去,但世勋他……”

  魏无羡接过话茬:“大将军,我们目前更应提防的是大司空魏庸,我总觉得他另有图谋。”

  梅三娘愤愤不平:

  “大王也并非明君,竟会重用魏庸这等奸臣。”

  典庆连忙制止:“师妹,不可妄议君王。

  大王是君,我们是臣,岂能背后诋毁?”

  梅三娘轻叹道:“师父的曾祖父吴起,曾是因不被鲁国信任,而毅然踏上前往魏国的征途。

  魏文侯慧眼识珠,任命他为主将,镇守西河郡,并创立魏武卒。

  在那西河之战中,吴起仅凭五万新兵、五百战车、三千骑兵,便使五十万秦军溃不成军。

  然而,魏文侯仙逝后,吴起却受魏武侯猜忌,无奈离开魏国,投身楚国。

  楚悼王重用吴起,推行变法,使楚国日益强盛,后来楚悼王故去,吴起便惨遭楚国旧贵族的毒手,可若非魏武侯的猜忌。

  他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大将军吴琞闻言,沉声道:

  “三娘,你师兄所言极是。

  虽魏武侯对我曾祖父有负,但魏安厘先王对我们吴家确有恩德,因此,我们不能辜负魏国。”

  一行人来到府中后花园。

  典庆见师父不在,连忙提醒:“师妹,日后在师父面前,切勿再提及大王的不是。

  毕竟,先王曾救师父一家于水火。

  这份恩宠,我们怎能忘怀?”

  梅三娘冷哼一声:“哼,我就是看不惯这魏王,处处与师父作对,还有那大司空魏庸。

  我总觉得他心怀鬼胎,以他那狡诈的性子,又怎会为师父美言几句?”

  典庆闻言,亦是眉头紧锁:“此事我也觉得蹊跷,师父想必也有所察觉,只是不便言说。

  罢了,我们还是去师父那里吧。”

  赵国*邯郸。

  王宫之中。

  赵王迁凝视着手中的布条,嘴角勾起一抹不屑:“这韩王安,怎地如此无能?

  我赵国与秦国交锋无数次,秦军从未讨得半分便宜,反观韩国,秦军仅去一次。

  韩王便急如星火地送来求援信,好似韩国即刻便要亡国一般,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言罢,赵王迁随手将布条掷于殿内。

  满脸的不屑与轻蔑。

  将军司马尚见状,连忙进言:

  “大王,韩国的求援不可轻视。

  于公,韩国乃昔日晋国之一脉;

  于私,韩王安与先王情谊深厚,且韩国地处要冲,是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

  一旦韩国覆灭,秦国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魏国,甚至是我们赵国。”

  赵王迁闻言,嘴角微扬,带着几分戏谑:

  “秦国能灭我赵国?

  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虽说赵、韩、魏三家渊源深厚,但那都是陈年往事,与本王又有何干?

  不过,本王也不会坐视不理,毕竟韩王安与父王确实有些交情。”

  此时,郭开挺身而出,朗声道:

  “大王,臣以为,我们不可出兵支援韩国。”

  赵王迁见是郭开,不由眉头一皱:

  “哦?爱卿此言何出?”

  郭开胸有成竹:“大王试想,韩国既已向我们求援,想必也已向魏国求援。

  魏国离韩国近在咫尺,且韩国尚有十几万大军,守城绰绰有余,根本无需惧怕秦军。

  他之所以找大王,无非是想利用我们与秦国的深仇大恨,借刀杀人罢了。”

  司马尚闻言,怒不可遏:“郭开,你休要胡言乱语!韩、赵、魏三国,本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今大秦已现虎狼之相,我们怎能不防?”

  赵王迁略作沉思,缓缓言道:

  “郭开,司马尚所言确有其理。

  韩、赵、魏三国,素来同舟共济,韩国若陷困境,我等袖手旁观,必遭他国耻笑。”

  郭开狡黠一笑,眼珠滴溜溜一转,道:“大王,臣并非不愿相助,只是我军可佯攻秦国。

  实则援韩,如此,既能名正言顺施以援手,又可趁机谋取利益。”

  赵王迁闻言,心领神会,放声大笑:“妙哉!

  此计甚妙!

  司马尚,寡人命你领兵五万,攻打屯留。

  颜聚,你亦领五万兵马,进攻晋阳。”

  面对一脸无奈的司马尚, 郭开心中冷笑不已,一个时辰前,此时,两个沉甸甸的箱子赫然摆在他的面前,打开后,里面竟是秦钱十万之巨。

  郭开嘴角微扬,缓缓道: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罗网之人,竟肯出此重价,想必所求非小。

  说吧,欲让本官做什么?”

  黑衣蒙面人低声道:

  “大秦欲攻韩国,只为震慑韩王安。

  望郭大人能在朝堂之上,为秦国美言几句,这些钱财便尽归大人所有。”

  郭开闻言,自是心满意足。

  毕竟,他与司马尚、李牧本就势同水火,能借此机会压制司马尚,何乐而不为呢?

  又能获利,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