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番外之父子成仇二-《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

  舒王府,树蕙园,十六岁的陈怀瑾跪在堂前,脸上写满了不服。

  陈明见他这副样子,心中更加生气,“你觉得自己很聪明是吗?还未去云南,就逼得名士投河,你还怎么继承王位?届时,人心会归附你吗?”

  “什么名士?那老头儿不过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他初到金陵,搞什么‘以棋会友’,连措了些庸碌之人,就敢妄称国手。孩儿看不下去,这才同他对弈。这老家伙自视甚高,未曾想竟输给一个孩子,脸上挂不住,这才投了秦淮河。怎么到了父亲嘴里,竟成孩儿的不是了?”少年委屈地道。

  陈父面色阴沉如水,“还敢顶嘴!”

  姜楠见状,赶忙向儿子劝道:“玉儿,你快给你爹认个错。你父亲都是为了你好!”

  陈怀瑾闻言,固执地将头扭向一旁,“我才不想去当什么云南王呢,孩儿只想留在父亲和母亲身边。”

  “混账!”陈明一掌拍在身旁的桌子上,“从小的锦衣玉食,你享了,现在要你承担责任,你退缩了。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

  在厅里直至跪到天黑,少年才回到自己的小院。

  朦胧的夜色里,他坐在院中的石头上黯然神伤。

  老婢缓缓上前,摸了摸他头,“公子,您怎么了?是老爷又责罚你了吗?”

  少年闻言,情绪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溢出眼眶,“丑婆婆,我的父亲不爱我!”

  老妪长叹一声,“他能把你养大,就已经是深恩厚德了。又怎能奢望...”

  “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想不明白,我和妹妹都是皆是一母所出,父亲对妹妹处处宽容,百般宠爱,对我却这么苛刻。”

  老妪摇了摇头,“这不一样的。”

  少年继续为她解释,“丑婆婆,你不知道。有一次,父亲带我和妹妹出去游玩,我和父亲在前边走,妹妹跟在后面,走着走着,父亲转头发现,妹妹在后面玩路边的野草,他不仅没有出言催促,反而等妹妹玩完了,我们才重新走。”

  老妪再次长喟,她看着面前的少年,似看到了当年的儿子,“公子不明白,你跟这王府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少年闻言,擦了擦眼泪,抬起头来,“哪不一样?”

  “老婢多嘴了,这话王爷不让说。”

  听到这话,少年伸手抓住她的双臂,“丑婆婆,你告诉我吧!这个府里,除了你,我再没有知心人了。”

  老妪面露为难之色,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公子生于哪一年?”

  “嘉兴三年冬。”少年答道。

  老妪点了点头,“女子十月怀胎,也就是说主母是在嘉兴三年春怀有身孕。”

  少年不明所以,“这有什么问题吗?”

  “大国的王爷看上了小国的皇妃,不惜发动灭国大战也要得到她。”老妪脸上神色复杂,“没想到,还真被他办到了。”

  “你什么意思?”少年震惊地道。

  他自幼聪慧,十二岁便通晓史书,自然知晓对方说的是什么。

  因为出身贵胄,他甚至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多。

  “南国嘉兴三年春才被灭国,公子究竟是谁的儿子,你还不清楚吗?”

  “胡说。”少年联想到白日里陈明那句“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浑身颤抖,“你个贱婢,竟敢挑拨我们父子的关系!”

  老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天地可鉴,奴婢之所以给您说这些,是不想公子再因王爷的偏心而心生怨恨,以致招来祸患啊。”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少年抱头痛哭。

  他从王府狂奔而出,一路疾驰,跑至翰林学士的家中。

  见到张含,他神情激动地道:“老师,我娘曾是南国的皇妃,是也不是?”

  “这些是谁告诉你的,你父王严令禁止,不让往外说。”

  少年听到这话,心凉了半截,见老师不肯多言,他又夺门而出。

  ......

  武王府,一个盘发的妇人正借着烛光给儿女做衣裳。

  十余年未见,当年那个机灵古怪的少女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变得沉稳了许多。

  忽见婢女来报:“世子妃,表公子来了,他说要见您。”

  段书瑶有些奇怪:怎么这孩子晚上来了。

  “让他进来吧。”

  少女点头称是,少顷带着一名少年去而复返。

  看到外甥儿双眼红肿,显然是刚哭过,段书瑶有些埋怨地道:“白日的事,我已经听说了,那个臭棋篓子不是已经被救下了吗?怎么,你父王又责罚你了?”

  少年对此置若罔闻,“八姨母,我现在谁都不相信,我只信你说的。我娘真的曾是南君的妃子吗?”

  段书瑶听到这话的反应和张含如出一辙,连回应的话也几乎一模一样,“是谁告诉你的,此人是何居心......”

  少年苦涩地道:“原来都是真的。”

  “玉儿,你不要这样,你父王对你母亲是真心的,他并不介怀。”段书瑶安慰其道。

  少年失魂落魄地出了武王府。

  这一夜,他感觉天都塌了。

  原来丑婆婆说的都是真的,我不是父...他的儿子,他是我的杀父仇人。

  怪不得他对每个孩子都慈爱宽和,独对我总是怒目而视。

  怪不得只有我需要跋山涉水,远赴云南。

  他就是心再大,也不敢一直留仇人的儿子在身边!

  ......

  翌日,散朝。

  张含本想告知舒王昨日怀瑾来问询其母姜氏一事,奈何陈父心忧儿子,脚步匆匆,未能叫住对方。

  少年一夜未眠,辰时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眼前架子上锋利的匕首微微愣神。

  十五六岁正是热血翻涌的年纪,他下定决心,要为生父报仇!

  “咚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少年抬起头来,凌厉的眼神看向外面:“谁?”

  “王爷让奴婢请公子过去用饭。”

  “知道了。”

  少年将匕首藏于袖中,迈步走出了卧室,准备伺机而动。

  清冷的晨风,让他更加清醒,更加坚定。

  这条命豁出去不要了,一刀直入他的胸口,断无生还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