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差别-《真千金没丢,换个开局训狗》

  收拾完行李。

  等到下午,柏鸢约好的设计师拎着礼服上门。

  又开始一件件试穿宴会的高定礼服。

  国际知名设计师和助手围在她身边。

  边拿软尺比量身型,在数据板上记录资料,进行最后的微调。

  边询问柏鸢的意见,看还有哪里不满意,需要改动。

  忙忙碌碌修修改改一下午。

  就为了让服饰更加贴合身型和气质。

  力求展现人和衣服最完美的一面。

  这次送到柏鸢面前的高定和以往不同。

  放眼望去,都是国际顶级高奢品牌。

  与以往低调内敛的风格截然相反,大相径庭。

  海商京政。

  一个地域,就有一个地域的行事作风。

  京里是国内权力的聚集地,讲究形式低调,注重分寸。

  在吃、穿、住、行上,力求低调内敛,不张扬,不炫富。

  即便穿了高奢、戴了名表、背了名包、开了豪车。

  也要让人看不出是高奢、名表、名包和豪车。

  在别处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看到,彰显自己财力的logo,在京里真正的豪门内部,却并不受欢迎。

  京里豪门意味着权力的顶点。

  手握军政大权。

  到时候新闻频道一经播出。

  谁手腕上要是多了块表。

  又或者衣服上出现了品牌logo。

  全国人民都看得一清二楚。

  直接就是大型事故现场。

  非得炸了庙不可。

  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大家平时都会注意各方面的细节。

  在这种特殊的圈层结构和大环境的影响下。

  也促成了京里独有的高奢商业链。

  像一些国内老字号工坊,虽然名声不显,但在京圈豪门内部却是一单难求。

  不接外单,内部服务,推荐制等一系列规矩,也是地位、权势和财力的象征。

  你能穿,你厉害。

  你认得,有眼力,说明你也不差。

  因此,比起享域国际的顶奢。

  京圈豪门也就更偏爱国内老字号工坊出品的服饰。

  不但从根源上解决了知名度带来的问题。

  还能将自己与其他豪门划开界限,分出三六九等。

  但这样一来,也存在一个小问题。

  ——不识货。

  有些不入流的家族,或是暴发户,或是新贵。

  缺少家族底蕴,也缺少眼界,更缺少人脉和见识。

  除了知名顶奢,其余一概不认。

  连logo都没有,能是什么好货,又能算什么豪门?

  高定?我没见过,网上查不到的,通通不算!

  如此一来,难免会造成类似“狗眼看人低”这种不必要的麻烦。

  虽说平时就不在一个阶层,他们这种豪门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邀请,都能有机会见面的。

  可凡事都有万一。

  一旦遇到了,跳出来贴脸。

  是造不成什么影响和损失。

  但苍蝇不咬人,膈应人,难免会让人觉得心烦。

  像京里这种权力中心,朝人群里扔块石头,都能砸出个公职人员的地界。

  大家自小言传身教,凡事讲究低调,不可以貌取人。

  越是朴实无华,不显山不露水的,越可能来头大得惊人。

  再加上京爷们一个个人精似的,肚子里十八个弯弯绕,惯会做人。

  因此,出现这种不长眼事件的概率,也极低。

  偶尔出现那么一个,都得当个稀罕事儿来反复念叨几个月才罢休。

  柏鸢这次去海口,两地风气截然相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自然会选择入乡随俗,怎么高调怎么来。

  当然,如果不怕麻烦,就好扮猪吃老虎,打脸扇人巴掌的戏码,那随意。

  柏鸢这次要从二十多套不同风格,不同品牌的服饰里,选出五六套适合不同场合穿的服饰。

  等去了海口,参加的宴会肯定不止一起。

  衣服也是穿一件扔一件。

  不能在两场宴会上穿同一件衣服,戴同样的首饰。

  还得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为备用方案准备单独的服饰。

  姜芷这边组织的宴会,和柏辉这边组织的聚会又不一样。

  一边是商,一边是政。

  中间的分寸同样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也正因此,柏鸢收拾完行李后的几天,全都花在这件大工程上了。

  直到临出门的早上,才堪堪将最后一件力礼服挑选并修改完成。

  秦令征新一轮的打卡照片发到柏鸢的手机上。

  根据柏鸢给他买的返程机票。

  秦令征回到京里,已经是后半夜十一点之后的事情了。

  柏鸢依照惯例,给他发了个“1”,就把手机放到一边,没再管。

  跟着随行人员一起进入机场大厅,在贵宾候机室内稍作等待。

  柏鸢这次去海口,没坐家里的私人飞机,而是选择乘坐很普通的,也是最常用的民航载具。

  这也是京里豪门的普遍出行方式。

  私人飞机谁家都有,也不缺起飞一次的花销。

  但是私人飞机不想飞,随时就能飞上天,国内国外的来回转悠。

  都是受航空管制的。

  需要提前申请航线,得到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除非是上头统一组织,因工出行,或者实在有急事,临时没订上票,应急救场。

  不然,还是坐民航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一些。

  而最近一段时间,正赶上旅游旺季,飞机班次也比往常要多。

  海口又是国内第二大城市。

  民航,国行,私航满天飞。

  压力可想而知。

  私人飞机飞过去有没有地方停,能不能降落也是个问题。

  不像北区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随时飞过去都能随便停,哪都有位置。

  万一赶上特殊情况,在天上转悠好几圈下不来,也不是有可能的。

  没必要非得凑这个热闹。

  最关键的一点,京里最近召开大会,各方面都戒严,正属于敏感时期。

  柏鸢也没必要非得在这个时候搞特殊。

  虽说不搞特殊,但该有的安全措施还是得有。

  不但要提前审核乘客信息,排查是否有存在可疑或危险分子,列入潜在风险的需要在安检时重点检查。

  导致此行航班过安检时比往常更加严格。

  还给配置了六名经过专业训练的随行人员,以应备各种突发状况。

  虽然夸张了点儿,但只能说这种谨慎但不放过一根头发丝的严谨作风,并不是空穴来风。

  每一个看似离谱的规则背后,往往藏着实打实的血泪教训。

  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总要比事发突然,来不及应对,事后追悔莫及要好的多。

  柏鸢不是第一次坐飞机。

  已经习惯了这种流程和作风。

  在候车室内,安静等待随行人员带着审批文件,去跟乘务处的人对接、审核、说明情况。

  以便随身携带的装备,能通过安检,正常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