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站在厨房门口,鼻尖萦绕着孟婆汤从未有过的香甜,可这甜味里,却裹着让人心头发紧的酸。她看着三七一边用袖子擦眼泪,一边笨拙地搅动汤锅,眼泪掉进锅里,溅起细小的水花,那香味竟又浓了几分。
“阿娘当年没说,是怕我也尝这滋味吧。”三七吸了吸鼻子,声音还带着哭腔,却没了之前的落寞,“原来孟婆汤要熬的,从来不是汤,是自己的心事。”
赵吏也走了进来,看着灶上咕嘟冒泡的汤锅,又看了看三七泛红的眼睛,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原想劝她把魄拿回来,可此刻看着熬成的汤,看着三七眼底那点虽带泪却通透的光,突然觉得,有些成长,本就需要这样一场痛彻心扉的“熬煮”。
精卫走过去,轻轻帮她把灶边的柴火往里面推了推,火光映着两人的脸,暖了些黄泉的凉:“往后,汤不用你一个人熬了。我若有空,就来陪你。”
三七抬头笑了笑,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带着点松快:“好啊。等汤凉了,我先给姐姐盛一碗——不过姐姐不用喝,就闻闻味儿,这是我熬成的第一锅孟婆汤。”
汤锅还在冒着热气,香甜的味道飘出厨房,漫过酒馆大堂,甚至飘向了奈何桥的方向。赵吏看着这一幕,悄悄松了口气——他忽然明白,三七没要回那魄,不是傻,是她终于懂了孟婆的意义:不是守着残缺的自己难过,是熬完自己的泪,再给过路人一碗汤,让他们忘了前尘,好好走接下来的路。
精卫这时候看到了被三七放在窗台的花,它开了。
精卫:“曼珠沙华...”
三七惊喜的看着花:“姐姐,赵吏!花开了!它终于开了!”
窗台的曼珠沙华开得正盛,殷红的花瓣舒展着,像燃在黄泉冷色里的一簇火,花茎挺拔,竟没沾半点黄泉的阴寒。三七放下汤勺,快步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怕一碰就碎,眼底满是失而复得的欢喜:“它居然开了!我还以为它要等好久,说不定等不到姐姐回来呢!”
精卫看着那花,又看了看三七泛红却明亮的眼睛,忽然觉得这花不是随随便便开的——它等的,或许就是三七熬成孟婆汤、放下执念的这一天。“是你熬汤时的心意,把它养开了。”精卫轻声说,“你阿娘要是知道,肯定也会开心的。”
赵吏凑过来,挠了挠头,语气难得软和:“之前还说要给它灌孟婆汤,现在看来,是我多操心了。这花跟你一样,都熬出了自己的劲儿。”
三七笑着把花盆抱起来,放在灶台边,让它能借着炉火的暖:“以后它就跟我一起熬汤,等过路人来喝汤时,也能看看这花。说不定他们看到花,喝起汤来,心里能少点苦呢。”
精卫来到花前,轻轻的点了一下,一挥袖,窗外一朵接着一朵的曼珠沙华绽放着。
窗外的黄泉路本是一片暗沉,随着精卫的动作,殷红的曼珠沙华从酒馆窗台向外蔓延,一朵接一朵破土、绽放,短短片刻,就沿着奈何桥的边缘铺成了一片红海。花瓣在黄泉的风里轻轻颤动,却没半分凄冷,反倒像给这终年沉寂的地界,添了抹鲜活的暖意。
三七凑到窗边,看着漫山遍野的花,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子:“姐姐,它们都开了!好多好多……”她伸手想去碰窗外的花,指尖刚碰到花瓣,就传来一阵微暖的灵力——那是精卫悄悄渡给花的生机,让它们能在黄泉长久地开下去。
精卫站在她身边,看着这成片的曼珠沙华,轻声说:“以后你熬汤时,抬头就能看见它们,路过的鬼魂喝汤前,也能看看这花。往后的黄泉,就不只有冷了。”
赵吏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幕,嘴角也忍不住翘了翘:“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听你念叨花什么时候开。以后谁要是敢说黄泉冷清,我就带他来这儿看花海。”
三七笑着转过身,又跑回灶台边,拿起汤勺轻轻搅动锅里的汤。香甜的气息混着曼珠沙华的淡香,在空气里缠缠绕绕。她低头看着汤锅,眼底是前所未有的平静——阿娘的遗憾、自己的伤痛,好像都随着这锅汤、这片花海,慢慢化成了能守护黄泉的力量。
哄三七开心后,精卫和赵吏终于能放心离开了。
“我这就派手下去守着那小子,人一死,魂魄便立马带回来。”赵吏收起刚才对着三七时的软和,脸上只剩冷硬,可转身跟精卫说话时,眼底却悄悄藏了点不易察觉的柔和——他下意识放缓了语气,连攥着令牌的手都松了几分,怕那冷戾的模样让她不舒服。
精卫点头:“去吧,黄泉也要加强戒备,我不希望还有生魂能进入黄泉。”
赵吏“嗯”了一声,目光却在她脸上多停留了片刻——方才她挥袖催开曼珠沙华时,灵力裹着花瓣落在她发梢,那抹淡红衬得她眉眼软了不少,不像平时凌厉。他喉结动了动,想说“你也别太累”,话到嘴边却又拐了弯,只变成一句硬邦邦的“有事随时叫我。”
等精卫应声转身,赵吏才悄悄松了口气,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枪——方才他暗骂这事搅黄了奖金时,心里头其实还藏着点别的气:若不是这破事,他还能多留会儿,看她跟三七说话时的样子,总比对着一堆公务顺眼。他快步往外走,脚步却比平时慢了半拍,隐约盼着她能再叮嘱一句,哪怕是催他快点办事也好。
之后的日子很是平静,精卫守着蚩尤,最后一步事靠着蚩尤自己融合当初那抹灵魂与她一起填海获得的功德,只要成功了,他们便可以开始筛选适合蚩尤投胎的人家。
这天,精卫正在调息,茶茶一边骂一边走了进来:“那赵吏是不是有病!居然把自己的眼睛送给凡人了。”
精卫:“怎么回事?”
茶往旁边的石凳上一坐,气呼呼地捋了捋袖子,连声音都带着颤:“还能是怎么回事!他在凡间撞见个瞎眼姑娘,硬是把自己的阴阳眼给人了!”
她顿了顿,把从鬼差那听来的细节倒了出来:“那姑娘命苦得很,爹为了她的嫁妆借了利,还不上那钱,人家就要那姑娘抵债,她爹失手杀了人被砍了头,家里就剩她一个。眼睛瞎了没法谋生,赵吏心软把自己的眼睛给她了。”
“你说他疯不疯?”茶茶拍了下石桌,“他那眼睛是是什么东西你也知道,能辨阴阳、破幻象,没了这眼,他在冥界走夜路都得摸墙!可他倒好,当场就把眼挖了给那姑娘,还帮着给人凑了点银子,让她能做点小买卖。”
她喘了口气,带着点无奈:“刚才我手下的人搀扶着他进来,见他眼上裹着布条,走路都得扶着栏杆,给我吓一跳!”
精卫宽慰道:“不过是人间百年,过几天眼睛就回来了。”
“阿娘当年没说,是怕我也尝这滋味吧。”三七吸了吸鼻子,声音还带着哭腔,却没了之前的落寞,“原来孟婆汤要熬的,从来不是汤,是自己的心事。”
赵吏也走了进来,看着灶上咕嘟冒泡的汤锅,又看了看三七泛红的眼睛,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原想劝她把魄拿回来,可此刻看着熬成的汤,看着三七眼底那点虽带泪却通透的光,突然觉得,有些成长,本就需要这样一场痛彻心扉的“熬煮”。
精卫走过去,轻轻帮她把灶边的柴火往里面推了推,火光映着两人的脸,暖了些黄泉的凉:“往后,汤不用你一个人熬了。我若有空,就来陪你。”
三七抬头笑了笑,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带着点松快:“好啊。等汤凉了,我先给姐姐盛一碗——不过姐姐不用喝,就闻闻味儿,这是我熬成的第一锅孟婆汤。”
汤锅还在冒着热气,香甜的味道飘出厨房,漫过酒馆大堂,甚至飘向了奈何桥的方向。赵吏看着这一幕,悄悄松了口气——他忽然明白,三七没要回那魄,不是傻,是她终于懂了孟婆的意义:不是守着残缺的自己难过,是熬完自己的泪,再给过路人一碗汤,让他们忘了前尘,好好走接下来的路。
精卫这时候看到了被三七放在窗台的花,它开了。
精卫:“曼珠沙华...”
三七惊喜的看着花:“姐姐,赵吏!花开了!它终于开了!”
窗台的曼珠沙华开得正盛,殷红的花瓣舒展着,像燃在黄泉冷色里的一簇火,花茎挺拔,竟没沾半点黄泉的阴寒。三七放下汤勺,快步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怕一碰就碎,眼底满是失而复得的欢喜:“它居然开了!我还以为它要等好久,说不定等不到姐姐回来呢!”
精卫看着那花,又看了看三七泛红却明亮的眼睛,忽然觉得这花不是随随便便开的——它等的,或许就是三七熬成孟婆汤、放下执念的这一天。“是你熬汤时的心意,把它养开了。”精卫轻声说,“你阿娘要是知道,肯定也会开心的。”
赵吏凑过来,挠了挠头,语气难得软和:“之前还说要给它灌孟婆汤,现在看来,是我多操心了。这花跟你一样,都熬出了自己的劲儿。”
三七笑着把花盆抱起来,放在灶台边,让它能借着炉火的暖:“以后它就跟我一起熬汤,等过路人来喝汤时,也能看看这花。说不定他们看到花,喝起汤来,心里能少点苦呢。”
精卫来到花前,轻轻的点了一下,一挥袖,窗外一朵接着一朵的曼珠沙华绽放着。
窗外的黄泉路本是一片暗沉,随着精卫的动作,殷红的曼珠沙华从酒馆窗台向外蔓延,一朵接一朵破土、绽放,短短片刻,就沿着奈何桥的边缘铺成了一片红海。花瓣在黄泉的风里轻轻颤动,却没半分凄冷,反倒像给这终年沉寂的地界,添了抹鲜活的暖意。
三七凑到窗边,看着漫山遍野的花,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子:“姐姐,它们都开了!好多好多……”她伸手想去碰窗外的花,指尖刚碰到花瓣,就传来一阵微暖的灵力——那是精卫悄悄渡给花的生机,让它们能在黄泉长久地开下去。
精卫站在她身边,看着这成片的曼珠沙华,轻声说:“以后你熬汤时,抬头就能看见它们,路过的鬼魂喝汤前,也能看看这花。往后的黄泉,就不只有冷了。”
赵吏靠在门框上,看着这一幕,嘴角也忍不住翘了翘:“这下好了,再也不用听你念叨花什么时候开。以后谁要是敢说黄泉冷清,我就带他来这儿看花海。”
三七笑着转过身,又跑回灶台边,拿起汤勺轻轻搅动锅里的汤。香甜的气息混着曼珠沙华的淡香,在空气里缠缠绕绕。她低头看着汤锅,眼底是前所未有的平静——阿娘的遗憾、自己的伤痛,好像都随着这锅汤、这片花海,慢慢化成了能守护黄泉的力量。
哄三七开心后,精卫和赵吏终于能放心离开了。
“我这就派手下去守着那小子,人一死,魂魄便立马带回来。”赵吏收起刚才对着三七时的软和,脸上只剩冷硬,可转身跟精卫说话时,眼底却悄悄藏了点不易察觉的柔和——他下意识放缓了语气,连攥着令牌的手都松了几分,怕那冷戾的模样让她不舒服。
精卫点头:“去吧,黄泉也要加强戒备,我不希望还有生魂能进入黄泉。”
赵吏“嗯”了一声,目光却在她脸上多停留了片刻——方才她挥袖催开曼珠沙华时,灵力裹着花瓣落在她发梢,那抹淡红衬得她眉眼软了不少,不像平时凌厉。他喉结动了动,想说“你也别太累”,话到嘴边却又拐了弯,只变成一句硬邦邦的“有事随时叫我。”
等精卫应声转身,赵吏才悄悄松了口气,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枪——方才他暗骂这事搅黄了奖金时,心里头其实还藏着点别的气:若不是这破事,他还能多留会儿,看她跟三七说话时的样子,总比对着一堆公务顺眼。他快步往外走,脚步却比平时慢了半拍,隐约盼着她能再叮嘱一句,哪怕是催他快点办事也好。
之后的日子很是平静,精卫守着蚩尤,最后一步事靠着蚩尤自己融合当初那抹灵魂与她一起填海获得的功德,只要成功了,他们便可以开始筛选适合蚩尤投胎的人家。
这天,精卫正在调息,茶茶一边骂一边走了进来:“那赵吏是不是有病!居然把自己的眼睛送给凡人了。”
精卫:“怎么回事?”
茶往旁边的石凳上一坐,气呼呼地捋了捋袖子,连声音都带着颤:“还能是怎么回事!他在凡间撞见个瞎眼姑娘,硬是把自己的阴阳眼给人了!”
她顿了顿,把从鬼差那听来的细节倒了出来:“那姑娘命苦得很,爹为了她的嫁妆借了利,还不上那钱,人家就要那姑娘抵债,她爹失手杀了人被砍了头,家里就剩她一个。眼睛瞎了没法谋生,赵吏心软把自己的眼睛给她了。”
“你说他疯不疯?”茶茶拍了下石桌,“他那眼睛是是什么东西你也知道,能辨阴阳、破幻象,没了这眼,他在冥界走夜路都得摸墙!可他倒好,当场就把眼挖了给那姑娘,还帮着给人凑了点银子,让她能做点小买卖。”
她喘了口气,带着点无奈:“刚才我手下的人搀扶着他进来,见他眼上裹着布条,走路都得扶着栏杆,给我吓一跳!”
精卫宽慰道:“不过是人间百年,过几天眼睛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