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索尼的愤怒,那又如何?-《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野口悠纪雄的社论,发表在了《日本经济新闻》上。

  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

  他所罗列出的每一条论点,包括但不只限于不劳而获的人越来越多、大公司为了面子,招聘者反而求着求职者上门面试这种怪像。

  投资似乎也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许多人开始盲目跟风投资,甚至有些人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拼命透支信用卡借款,购买房产后立即转手再卖,用赚取的差价进行下一次投资。

  日本人开始在生活中炫耀自己的财富,部分公司高管甚至懒得走路,直接挥舞着大笔钞票拦出租车。

  有位公司高管在支付几千日元的车费后,还额外给了司机十万日元的小费。

  一条条例子,一个个怪像!

  在日本,似乎赚钱,是一件比喝水还容易的事情。

  可是,这正常吗?

  当下的分配制度,就没有一点问题?

  为什么这么容易赚钱,每个人都是透支消费,从大藏省总结出的数据,是日本国民负债率的直线上升?

  等到还不起的那天,会面临什么?

  难道日本人过上了比美国人还要好的日子?

  这真的不会引来强国的觊觎?

  这些问题,或者说这些警示,没有引起当局,也没有引起财阀们的思考。

  相反,纷纷成为了他们证明自身优越性,攻击鼎峰的“子弹”。

  看看,在日本,每一个国民都能拥有幸福生活,工作多到挑都挑不过来。

  鼎峰凭什么说日本财阀体制僵化?创新力不足?

  当日本舆论界发起大反攻之时,邵维鼎已经挥一挥衣袖,离开了这片土地。

  马不停蹄下,在前往欧洲的路上。

  只不过,他没忘了,买上一份《日本经济新闻》

  这几天新闻界在打嘴仗,其实一点都不妨碍他在日本处理各种事务,比如与松下、索尼、伊势丹这样的大公司社长见面。

  这些人的态度非但没有变差,相反,一个个还热情的不行。

  现实就是如此,哪怕嘴仗打的再激烈。

  在现实当中,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鼎峰能否带给他们利益,这才是衡量两家相处模式的唯一标准。

  伊势丹想要屈臣氏自营产品的渠道代理权,想成为屈臣氏日本之外,第二家拥有屈臣氏自营产品线的百货公司。

  目的为何?

  邵维鼎心知肚明。

  毕竟现如今屈臣氏产品,是日本国内,第一家树立起中高端品牌的零售企业。

  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屈臣氏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小资代名词。

  全自营产品,更是品质的保障。

  在消费全面升级的日本,这简直太合他们的胃口了。

  伊势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想着引入屈臣氏自营产品,作为自身百货的卖点。

  对此,邵维鼎斟酌了一番,只同意了一些没有冠名“屈臣氏”的产品可以买卖。

  他需要维护屈臣氏自身零售渠道的优势。

  松下,他们想要的是cd播放机的授权。

  在上月初,索尼与飞利浦、鼎峰娱乐集团联合发布了cd标准,随后索尼和飞利浦先后上市了他们的cd播放机。

  一经发售,在鼎峰娱乐集团旗下哥伦比亚唱片和环球唱片,强大的版权轰炸中,立刻打开了亚洲以及美洲的市场。

  而在欧洲,飞利浦同样持股宝丽金,这家全球前五的唱片集团,影响力非同凡响。

  有这三家唱片公司庞大版权库的支撑,代表着音乐界的半壁江山的支持。

  cd播放机一经问世,取得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巨大成功。

  除了邵维鼎。

  自然,也引得松下这样的巨头,眼馋这份全新的市场。

  但索尼是不可能让自己多出一个竞争对手的。

  可鼎峰不一样,鼎峰的制造实力有限,旗下的夏普虽然已经在加班加点,但是成品还没有面世。

  所以,松下自然找上门,想着寻求合作。

  这个合作,方协文拍不了板,石敢拍不了板。

  能拍板的人只有邵维鼎。

  此时,飞机已经腾空。

  正在飞机上的邵维鼎合上手中那份《日本经济新闻》,随手将这份报纸放在铺着白色亚麻桌布的餐桌上。

  透过舷窗,他看到了富士山就在他的脚下。

  与松下的合作批复,已经签上了他的名字。

  不过有一个条件,夏普需要从松下手里,拿到一份关键的显像管专利授权。

  在邵维鼎眼中,这本就是挡不住的潮流。

  与其让索尼独食,不如分出一块,让日系内部的竞争再激烈些,顺便用专利为夏普换了切实的利益。

  而鼎峰为此付出的,仅仅是允许松下进入cd播放机市场这一纸授权书。

  至于索尼的愤怒,那又能如何?

  正想着,一道身影到了他的身边。

  “鼎少,”助理计青筠拿着卫星电话快步走来,低声汇报,“东京刚传来的消息,索尼那边……得知我们与松下的协议后,反应非常大。”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索尼在日本的能量和对这次“技术联盟”分裂的敏感度,远超其他公司。

  她才跟在邵维鼎身边不久,就遇上了这种事情,压力很大。

  邵维鼎脸上确实波澜不惊:“盛田昭夫怎么说?”

  计青筠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非常……激烈。他甚至要求社长办公室立即致电,要求我们撤回对松下的授权。”

  “认为这‘严重违背了共同推进cd标准的协议精神’,并威胁说这将‘破坏双方未来在尖端影音技术上的合作基础’。”

  “石总说盛田昭夫那头的措辞很严厉。”

  邵维鼎轻笑一声,毫不在意:“协议精神?盛田社长这是在跟我谈商业信用吗?”

  “如果我没记错,索尼在我们签约后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在暗中布局试图绕过鼎峰娱乐,直接与北美的唱片独立厂牌接触了吧?”

  “他们想做什么,还用我挑明?”

  他在北美的娱乐圈能量,可不是此时的索尼所能够撼动的。

  盛田昭夫的小动作,伸出手的第二天,就有专门的电话打到了港岛。

  他这次来日本,未尝没有给索尼敲警钟的意思。

  计青筠新入职,并不了解这些,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索尼一直有意染指庞大的北美音乐市场,鼎峰娱乐旗下的哥伦比亚和环球,以及飞利浦背景的宝丽金,这三大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毕竟cd播放机,是需要播放cd的。

  而版权授权,印制cd,这部分也是一笔庞大的收益。

  cd播放机成功的太快,太迅速,完全出乎了索尼的意料。

  于是,为了尽可能与飞利浦、鼎峰娱乐站在同一起跑线,索尼一直试图寻找突破口,寻求建立自己的发行网络和版权库。

  但很显然,这一切。

  她的这位boSS,了然于胸。

  “利益至上,这是索尼的座右铭,也是我们合作的基石。”

  邵维鼎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度,“告诉盛田社长和他的社长办公室:”

  计青筠反应过来,连忙做着记录,认真听着,笔已经在纸面上。

  “第一,cd标准由我们三方共同制定,共享核心专利权池。协议从未规定鼎峰娱乐不能单独授权其他符合标准的生产厂商。”

  “松下取得的是‘生产制造许可’,符合通用规范,这点无可指摘。”

  “索尼要闹,请去找法律条文,而不是道德牌坊。”

  “第二,”邵维鼎的眼神锐利起来,“鼎峰娱乐之所以能在北美占据优势,靠的是我们庞大的音乐版权库和深厚的发行渠道根基。”

  “索尼如果觉得自己翅膀够硬,欢迎随时在音乐市场上一较高下。我们很乐意看到良性竞争。”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邵维鼎语气加重,“夏普将在明年一月正式发布搭载了我们最新改进音源解码技术和更高耐用性机芯的cd播放机。”

  “索尼想维持高端产品的优势地位?没问题,我邵维鼎向来鼓励技术竞赛。但前提是,索尼必须立刻停止在北美音乐市场上的灰色操作。”

  “否则,鼎峰不仅会加倍推动松下的授权进度,还会考虑开放部分关键的接口优化和降噪技术的有限排他性授权给飞利浦……甚至是美国的RcA。”

  计青筠一边飞快记录要点,一边心中凛然。

  “就这样回复索尼。”

  邵维鼎最后补充,语气已经恢复了惯常的淡然,“如果盛田社长有兴趣探讨更具建设性的未来合作框架,比如在下一代存储技术或高清电视领域的共同研发投资,我很乐意在飞巴黎之前短暂返回东京面谈。”

  “我们鼎峰……对真正的技术合作,永远持开放态度。”

  是打压?不,这是恩威并施。

  他可太了解这些日系财阀对于技术领先地位的极致渴求了。

  他也太了解,索尼这家公司了。

  一个巴掌一颗枣,这胡萝卜和大棒的尺度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明白!”计青筠立刻应道,声音恢复了最初的沉稳。

  她清楚,索尼这通看似气势汹汹的问责电话,最终极大概率会以盛田昭夫那边语气软化、甚至尝试重新开启对话而告终。

  在绝对的实力算计面前,再大的情绪也只能让步于现实利益。

  邵维鼎再次望向窗外。富士山已经消失在视野之外。

  他重新拿起那份《日本经济新闻》,目光掠过野口悠纪雄那篇被主流嘲笑为“杞人忧天”的社论。

  反而在“野口悠纪雄”这个名字上,投注了很深的目光。

  能预言出日本未来的经济学家?

  可惜啊,在这个时候,这只是一个笑话。

  (谢谢大佬打赏啊,也谢谢大家持之以恒的发电,明天二十九号,我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