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将东京作为试炼场,杀伤力太大了-《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社长,是邵先生那边的新闻。”

  新华社。

  当记者招待会刚刚结束,一名参加了全程的记者一回来,便匆匆将手上的新闻稿递交到了社长李晟的案头。

  “小王,这里是日本,不是在国内,怎么还毛毛躁躁的。”

  李晟皱着眉头接过稿件,问道:“今天的招待会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大新闻出来?”

  邵维鼎召开的这次新闻发布会,不光是日本国内的媒体,就是海外的媒体也有派代表参加,新华社自然也不会例外。

  王兴喘了口粗气,忙道:“何止是大新闻啊,简直就是惊天动地。”

  他飞速的将在记者招待会上发生的事情叙说了一遍,言辞激动而又与有荣焉。

  这是属于中国人的荣耀。

  而李晟从一开始的不以为意,到逐渐的眉头紧锁。

  一边听着一边飞快的阅读着手上的记录稿。

  十几分钟后,他深吸一口气:“立刻将这份稿件传真回国内,邵先生真乃大才,屈臣氏电器的重要性比我们此前预估的还要高。”

  “之前邵先生还叮嘱我让广东那边的家电生产基地加大生产,现如今看来,是早有预见。”

  说完他向王兴嘱咐道:“连同着这份稿件一起传达过去。”

  与此同时,日本各大报社开始马不停蹄的印刷着当晚的晚报。

  有些效率慢或者没有晚报的报社,则是认真撰写着明天的早报日报。

  全东京媒体界似乎都因为这场记者招待会而变得骚动了起来。

  尤其是在晚上《朝日新闻》的晚报以《传统电器品牌的颠覆者,邵维鼎的新商业观》为头版头条面世之时。

  彻底震惊了整个东京。

  作为日本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朝日新闻是日本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社之一。

  如此火速的新闻出稿,让邵维鼎的言论快速出圈。

  日立家电。

  原本就对邵维鼎,对屈臣氏颇有微词的日立,此刻看到这篇新闻报道。

  情绪完全失控了。

  “无耻,太无耻了!”

  “说什么倒逼产业升级,还说什么自己是行业的颠覆者。”

  “搞得别人以为屈臣氏和我们日立是一个级别的品牌。明明技术上不如我们,品牌知名度更是远不可及。”

  日立家电负责人的这番话,还真没有半分作伪。

  日立这家集团,是一家综合制造跨国集团。

  旗下产业除了家用电器之外,其在医疗器械,电子电气,产机系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都拥有着强悍的研发制造能力。

  举几个例子,比如1959年,制造出hItAc301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1年,开发出全自动洗衣机。

  1968年,开发出超高速逻辑混成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1969年,成功开发联机银行系统。

  1970年,开发出新干线交通控制系统。

  1974年,制造出日本本土制造的首台470,000Kw核能发电设备。

  1975年,开发出大型计算机系统列。

  1976年,成功进行世界上第一个光纤传输系统试验。

  1978年,开发出高分辨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创世界新高)

  1983年,也就是明年将会宣布,开发出日本本土制造的首台超级计算机S-810。

  其科研实力,在整个日本当之无愧的前三。

  现如今,就凭借着几篇报道。

  屈臣氏的知名度和品牌地位竟然飞速提升还是踩着他们日立上来的。

  他当然不爽。

  日立家电负责人语气中充满不屑:“我仔细研究过这个屈臣氏冰箱 他们的机器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但其能耗很高,还是德国电器那些老毛病。”

  “而且在一些基础技术上明显和我们存在差距,现在这么大言不惭,还真是可笑。”

  他的话在日立集团内部得到不少人的赞同。

  但有人却对此持反对意见。

  “你们别小看这个邵维鼎。”

  日立信息部主管认真看完了报纸后,摇了摇头:

  “现在屈臣氏确实和我们存在差距,但是倒逼产业升级颠覆行业,这真不是一句空话。”

  “你们想一想。”

  “现在一个冰箱一个电扇就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那往后他再研发出什么屈臣氏电视、屈臣氏空调、屈臣氏洗衣机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家电产品。”

  “如果这些家电的价格都被打了下来,品质又得到了保证。”

  “那这些行业不就在事实上被他们给颠覆了吗?”

  他指着手中的报纸目露精光:

  “就拿现在来说,屈臣氏在暹罗市场港澳台市场的成绩,已经用事实告诉我们,中下层市场100%已经被屈臣氏给包圆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啊,这个邵维鼎他没有说空话,而是用实际行动,用他的执行力拿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市场。”

  众人沉默无言,日立临时会议室寂静无声。

  “既然屈臣氏在中下层市场,已经占有了优势,那他为什么还要选择进入我们日本市场?”

  “与花费的巨大成本相比,所获得的营收,应该忽略不计吧?”

  有人不解:“如果这个邵维鼎真的聪明,他为什么要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试探!”刚刚说话的那名信息部部长深吸一口气道:“因为他的野心不至于此,邵维鼎要获得更大的品牌知名度!”

  “就比如此时此刻!”

  “根据我们对邵维鼎过往履历的调查分析,这是一个喜欢剑走偏锋的人。”

  “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品牌知名度,有什么方式是比在我们这个电器之国拿到一份足够耀眼成绩的方式还要快的?”

  “在日本市场成功了,全球都得侧目。”

  他这话还真不是假的。

  在日本市场成功了,就足以证明屈臣氏电器同样有希望在欧美更高层级的市场获得成功!

  “所以,这是一场试探,对市场反应的试探,也是对于屈臣氏这个品牌的试炼!”

  这名信息部部长深吸一口气:“甚至于可以说,屈臣氏正在走我们过去曾经走过的路。”

  他环视周围一圈人,缓缓道:“再者说我们就真的敢断言屈臣氏的技术不会追上日立吗?

  而一旦这一天到来,那我们与屈臣氏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

  听到这番话,在场众人无不感到一阵颤栗。

  现如今屈臣氏能够在日本立足,凭借的是“高性价比”四个字。

  而在背后支撑的,不是什么尖端技术。

  而是成熟的渠道链,以及在中国内地进行支撑的廉价供应链。

  是在各个链条之中快速运转的效率。

  这是屈臣氏电器拿下中下层市场的关键。

  而一旦技术也跟进了上来,达到日本电器顶端水准。

  他们真的想不到日立还有什么可抵抗的能力。

  无力,而又恐惧!

  此刻再无人敢轻视“屈臣氏”这三个字。

  日立信息部长叹道:“其实什么多维度战争,还是效率之说,都只能算拾人牙慧。”

  “但邵维鼎所说的,让大众用便宜的价格消费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这句话在普通人之中的杀伤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