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房之乐,博大精深,不足为外人道也。
烛影摇红,芙蓉帐暖。
一番云雨之后,张星彩瘫软的趴在刘禅身上,那青丝散落在刘禅胸前,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刘禅则是斜倚在床头旁,眼神迷离。
刘禅俯身将张星彩的长发拨弄开,盯着她那精致的脸蛋,开口问道:“要不要歇会儿?”
张星彩羞涩地看了他一眼,眼尾还带着未褪的潮红,声音软糯糯道:“还行。”
还行?这是没喂饱啊!
“那再来一次。”
“......”
刘禅倒是无所谓,不到二十岁的身体,不管是爆发力还是持久性都是这辈子状态最好的时候,他唯一担心的是张星彩受不了。
张星彩抿了抿嘴,随即半跪起身子,点头示意。
刘禅的手掌已滑入锦被之下,黑暗中,他的眸子再次被火苗点燃。
......
云收雨歇,寝殿内重归宁静。
再次索然无味后,躺在被窝里的两位贤者,开始了正经话题的交谈。
“相父今日出征前往长安,他这一走,朕心里空落落的。”刘禅半眯着眼睛说道。
张星彩嗯了一声,轻声道:“丞相运筹帷幄,此去必能旗开得胜,丞相不在成都的时日,陛下更要以国事为重,替他守好后方,如此才能确保丞相在前方征战无忧。”
“放心吧,有费祎和蒋琬管理内政,朕无需担心什么,只是...”刘禅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
张星彩敏锐的察觉到刘禅的神色,旋即道:“陛下可是担心前方战事?”
刘禅没有回答,反而岔开了话题。
“朕想三叔了。”
张星彩一怔,眼中泛起涟漪。
张飞镇守长沙已有两年,她身为女儿,又何尝不思念?
“妾身...也想念父亲。”她的声音极轻。
刘禅眸子一转,轻声在她的耳边道:“不如我们微服私访,去长沙看望朕的老丈人?”
张星彩一脸惊愕,惊呼道:“陛下不可,陛下乃一国之君,怎能轻易离开成都?天子离京,朝野震动!”
刘禅不以为意的摆摆手,认真地道:“国事自有费祎、蒋琬等人操持,朕当甩手掌柜当惯了,成都没了朕,照样也会转的很好。”
张星彩吃惊地道:“陛下认真的?”
少年的眼中闪过跳动的光芒,沉声道:“朕扮作商贾,你作夫人,只带三五亲卫暗中保护,轻装前往...”
“大汉与曹魏交战在即,朕顺道再去一趟荆州,见见二叔。”
张星彩看了他一眼,默不作声。
看来,诸葛亮离京后,刘禅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再次变得躁动起来。
若道中原非我土,何来日月照秦川?
刘禅不愿做庸碌无为的帝王,他内心深处欲效仿李世民、朱棣等帝王,御驾亲征曹魏,立不世之功。
倒不是说刘禅的野心很大,而是他非常清楚历史的走向,一旦让司马懿成功夺得曹魏政权,进而吞并东吴,那整个华夏将再次上演那段凄惨的历史悲剧。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将近三百年的大乱世,无数百姓生灵涂炭,整个华夏将经历最为黑暗的时期,人命如草芥,汉人如蝼蚁。
身为汉人,刘禅自然不想再让这种悲剧发生。
因此,不管怎样,司马家族必须从这个世上消失,三国不可再被晋朝取而代之。
这也是刘禅来到这个时代,必须要做的事。
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刘禅的思绪有些出神。
“夫君,朝中可有人提议纳妃?”张星彩看向刘禅,突然说道。
刘禅表情一滞,轻声问道:“夫人何出此言?”
张星彩垂下眼睑,试图掩盖眼中的黯然之色:“妾身与夫君成亲已有一年时间,房事不知行了多少次,只是这肚子...太不争气。”
刘禅牵起她的手,无奈苦笑道:“才一年时间,哪能这么快?孩子是上天赐予,命里有时终须有,此事可急不得。”
“可陛下乃大汉天子,后宫妻妾成群再正常不过,如今陛下欲前往荆州指挥战事,怀龙嗣之事不可再拖,应早日提上日程。”张星彩声音软糯道,“妾身担心,若陛下一直无子嗣,那...”
“会有的。”刘禅揽过她的腰肢,在她的发顶深深吻了一下,似笑非笑道:“咱俩再使使劲,争取早日怀个大胖小子。”
“说正事呢!”张星彩红着脸,细声道,“陛下,妾身有个胞妹,今年二六年华,自幼跟随父亲...”
“...若陛下有意,妾身可修书一封,请小妹入宫暂住。”
闻言,刘禅嘴角一抽,你还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姐妹俩共侍一夫,想想就刺激。
“不过舍妹的性子与妾身不同,她的性子极为冷淡,有时候冷的像是一座冰山,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融化她。”
“是嘛?”刘禅点点头,轻声道,“那她这种性子,可不好找夫家。”
“难道陛下就没有想法?”张星彩美眸轻眨。
刘禅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夫人别闹,朕不是那种人。”
刘禅是不是那种人,张星彩再清楚不过。
一直以来,她将眼前的少年占据,孰不知龙嗣乃社稷之根,天子即便再优秀,若没有优秀的子孙后代继承,未来怕是会有覆国之危。
因而,张星彩心中便有了为刘禅纳妃的想法。
历史上,刘禅的一生共有过两任皇后和两个妃子,分别是敬哀张皇后,张皇后,王贵人和李昭仪。
敬哀张皇后正是张星彩,只不过历史上的她,在建兴十五年便因病逝世。
此后,张星彩的妹妹张瑾云入宫,被刘禅立为第二任皇后,后称张皇后。
刘禅隐约知道这件历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纳妃之事,容后再议吧,朕目前没什么兴趣。”刘禅淡淡地说道。
见刘禅情绪不对,张星彩也没敢再多说什么。
此时,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内侍黄皓在门外低声禀报:“陛下,蒋琬大人有紧急军情呈报。”
刘禅与张星彩相互对视一眼,刘禅迅速披衣起身,旋即高声道:“让蒋大人去书房稍候,朕马上就来。”
“诺。”
烛影摇红,芙蓉帐暖。
一番云雨之后,张星彩瘫软的趴在刘禅身上,那青丝散落在刘禅胸前,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刘禅则是斜倚在床头旁,眼神迷离。
刘禅俯身将张星彩的长发拨弄开,盯着她那精致的脸蛋,开口问道:“要不要歇会儿?”
张星彩羞涩地看了他一眼,眼尾还带着未褪的潮红,声音软糯糯道:“还行。”
还行?这是没喂饱啊!
“那再来一次。”
“......”
刘禅倒是无所谓,不到二十岁的身体,不管是爆发力还是持久性都是这辈子状态最好的时候,他唯一担心的是张星彩受不了。
张星彩抿了抿嘴,随即半跪起身子,点头示意。
刘禅的手掌已滑入锦被之下,黑暗中,他的眸子再次被火苗点燃。
......
云收雨歇,寝殿内重归宁静。
再次索然无味后,躺在被窝里的两位贤者,开始了正经话题的交谈。
“相父今日出征前往长安,他这一走,朕心里空落落的。”刘禅半眯着眼睛说道。
张星彩嗯了一声,轻声道:“丞相运筹帷幄,此去必能旗开得胜,丞相不在成都的时日,陛下更要以国事为重,替他守好后方,如此才能确保丞相在前方征战无忧。”
“放心吧,有费祎和蒋琬管理内政,朕无需担心什么,只是...”刘禅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
张星彩敏锐的察觉到刘禅的神色,旋即道:“陛下可是担心前方战事?”
刘禅没有回答,反而岔开了话题。
“朕想三叔了。”
张星彩一怔,眼中泛起涟漪。
张飞镇守长沙已有两年,她身为女儿,又何尝不思念?
“妾身...也想念父亲。”她的声音极轻。
刘禅眸子一转,轻声在她的耳边道:“不如我们微服私访,去长沙看望朕的老丈人?”
张星彩一脸惊愕,惊呼道:“陛下不可,陛下乃一国之君,怎能轻易离开成都?天子离京,朝野震动!”
刘禅不以为意的摆摆手,认真地道:“国事自有费祎、蒋琬等人操持,朕当甩手掌柜当惯了,成都没了朕,照样也会转的很好。”
张星彩吃惊地道:“陛下认真的?”
少年的眼中闪过跳动的光芒,沉声道:“朕扮作商贾,你作夫人,只带三五亲卫暗中保护,轻装前往...”
“大汉与曹魏交战在即,朕顺道再去一趟荆州,见见二叔。”
张星彩看了他一眼,默不作声。
看来,诸葛亮离京后,刘禅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再次变得躁动起来。
若道中原非我土,何来日月照秦川?
刘禅不愿做庸碌无为的帝王,他内心深处欲效仿李世民、朱棣等帝王,御驾亲征曹魏,立不世之功。
倒不是说刘禅的野心很大,而是他非常清楚历史的走向,一旦让司马懿成功夺得曹魏政权,进而吞并东吴,那整个华夏将再次上演那段凄惨的历史悲剧。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将近三百年的大乱世,无数百姓生灵涂炭,整个华夏将经历最为黑暗的时期,人命如草芥,汉人如蝼蚁。
身为汉人,刘禅自然不想再让这种悲剧发生。
因此,不管怎样,司马家族必须从这个世上消失,三国不可再被晋朝取而代之。
这也是刘禅来到这个时代,必须要做的事。
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刘禅的思绪有些出神。
“夫君,朝中可有人提议纳妃?”张星彩看向刘禅,突然说道。
刘禅表情一滞,轻声问道:“夫人何出此言?”
张星彩垂下眼睑,试图掩盖眼中的黯然之色:“妾身与夫君成亲已有一年时间,房事不知行了多少次,只是这肚子...太不争气。”
刘禅牵起她的手,无奈苦笑道:“才一年时间,哪能这么快?孩子是上天赐予,命里有时终须有,此事可急不得。”
“可陛下乃大汉天子,后宫妻妾成群再正常不过,如今陛下欲前往荆州指挥战事,怀龙嗣之事不可再拖,应早日提上日程。”张星彩声音软糯道,“妾身担心,若陛下一直无子嗣,那...”
“会有的。”刘禅揽过她的腰肢,在她的发顶深深吻了一下,似笑非笑道:“咱俩再使使劲,争取早日怀个大胖小子。”
“说正事呢!”张星彩红着脸,细声道,“陛下,妾身有个胞妹,今年二六年华,自幼跟随父亲...”
“...若陛下有意,妾身可修书一封,请小妹入宫暂住。”
闻言,刘禅嘴角一抽,你还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姐妹俩共侍一夫,想想就刺激。
“不过舍妹的性子与妾身不同,她的性子极为冷淡,有时候冷的像是一座冰山,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融化她。”
“是嘛?”刘禅点点头,轻声道,“那她这种性子,可不好找夫家。”
“难道陛下就没有想法?”张星彩美眸轻眨。
刘禅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夫人别闹,朕不是那种人。”
刘禅是不是那种人,张星彩再清楚不过。
一直以来,她将眼前的少年占据,孰不知龙嗣乃社稷之根,天子即便再优秀,若没有优秀的子孙后代继承,未来怕是会有覆国之危。
因而,张星彩心中便有了为刘禅纳妃的想法。
历史上,刘禅的一生共有过两任皇后和两个妃子,分别是敬哀张皇后,张皇后,王贵人和李昭仪。
敬哀张皇后正是张星彩,只不过历史上的她,在建兴十五年便因病逝世。
此后,张星彩的妹妹张瑾云入宫,被刘禅立为第二任皇后,后称张皇后。
刘禅隐约知道这件历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纳妃之事,容后再议吧,朕目前没什么兴趣。”刘禅淡淡地说道。
见刘禅情绪不对,张星彩也没敢再多说什么。
此时,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内侍黄皓在门外低声禀报:“陛下,蒋琬大人有紧急军情呈报。”
刘禅与张星彩相互对视一眼,刘禅迅速披衣起身,旋即高声道:“让蒋大人去书房稍候,朕马上就来。”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