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第一家私人公司-《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陈长安一边带着秀娟剪辑视频,一边给秀娟讲解一些电影方面的知识,连自己以她的名义在港岛和霍家合作创建了娱乐公司的事情也讲了。

  “这么说我在港岛也算是有公司的人了。也是一位老板了对吗?”

  “是的。”

  “那我岂不是可以去港岛了?”

  “是的。”

  “太好了,大哥,谢谢你。”

  “好好学习剪辑吧,电影的后期制作非常重要,不亚于前期的拍摄。

  一旦《少林寺》这部电影火了,你还要继续拍摄第二部电影,甚至是第三部电影。

  今后这就是你的事业了,将来你也会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导演。”

  二人一个教,一个学。朱玲有时间也会跑来,身在广播事业局就算不会拍电影,但是欣赏水平还是有的,也会经常提供一些意见。

  几天之后当成片出来之后,三个人坐在一起看了一遍。

  “大哥,我觉得拍摄的一般,没想到剪辑出来之后,竟然会这么精彩。

  比现在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好看多了,甚至是我这辈子看到过的最好的电影。”

  一旁的朱玲也说道。

  “电影的质量不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明天我把录像带拿到局里,过审的问题就是走一个过场,几天之后你们就能拿到文件了。”

  “大嫂,你太厉害了。”

  “不是我厉害,是你们拍摄的的确不错,也没有什么违规的内容。”

  陈长安看着秀娟说道。

  “你不是一心想去港岛吗?这一次你就带着录像带,去港岛和霍家一起合作吧。”

  “好。”

  秀娟离开了四九城前往了她心心念念的港岛之后。

  时间又来到了电视台准备春晚的时期。这一次由于职务调整,新的台长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春晚。

  对于陈长安这位春晚的发起者,节目审核组组长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同时也想摆脱汽车厂的影响。

  首先就是将前几次春晚的举办场地从汽车厂工人俱乐部搬离。

  即使没有适合的场地,这位王台长也是执意要搬离,最终选择了露天的体育场为这届春晚的场地。

  朱玲回到家,开始和陈长安抱怨了起来。

  “春晚这个节目可是你率先提出来的。为了这个节目你可是付出了不少。

  就算不让你担任节目审核组长,也要过来打声招呼吧?

  电视台的前身可是四九城汽车厂电视台,让你当个顾问总是可以的吧?

  这位王台长以为春晚是这么好办的?我看早晚都要弄出纰漏。”

  看着一脸气愤的朱玲,陈长安笑着安慰道。

  “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吧。只不过第一把火就烧在了我身上而已。

  就是因为电视台有着太多汽车厂的因素,他这是想要去汽车厂化。

  后面肯定还要对电视台内部原汽车厂的工作人员进行边缘化,这些都是可以遇见的。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王台长可是没有受到过我的帮助,想和咱们划清界线也没错,不然他这个台长还怎么树立权威。”

  “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电视台。如今电视台发展的这么好,就把你扔到一边,这不是卸磨杀驴嘛。”

  “好好说话,你说谁是驴?”

  朱玲脸上一红。

  “说的就是你。”

  陈长安笑嘻嘻的说道。

  “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朱玲立刻就骂了一句“不要脸。竟然还有人自愿当驴的。”

  “行啦,别生气了。这一次选择在体育场举办春晚,我敢说这一次的春晚估计要挨骂。

  没有我的参与是好事,不然到时候还要连累我挨骂。”

  “为什么?”

  “还能为啥?当初为了春晚准备的设备,那都是用在小型室内的。

  如今放到室外的体育场,收音效果不知道差了多少。

  你看着吧,到时候的直播效果,大概率就是和看哑剧差不多。”

  朱玲闻言,立刻说道。

  “到到时候电视台的电话岂不是要被观众打爆了。

  如今春晚的影响力可是不小。临近过年供销社的电视机都都卖断货了。

  就是为了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能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个春晚。

  要是这样一来,怕是投诉信都要把我们单位传达室塞满了。”

  陈长安笑了笑。

  “这是人家王台长自己的选择,如今我和电视台没啥关系了。

  就算是提出来建议,这时候人家也不会听。算了,只有吃亏了才会知道教训。”

  朱玲也是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特立独行的搞一些新花样呢?难道就不怕被全国的观众骂吗?”

  “人家不需要为全国观众负责,只需要向上级领导负责。

  就算是这次春晚办砸了,只要领导继续支持他,就还能坐稳台长的的位置。

  人家刚刚上任,总要做点事情出来吧。不改变一下怎么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呢。”

  朱玲气呼呼的说道。

  “等这次春晚办砸了,我看他们明年请不请你。”

  陈长安笑了笑,不在意的说道。

  “请不请都无所谓,前几年为了忙春晚的事情,咱们一家子都没有好好过年。

  这一次咱们一家子好好过个年,走我请你们下馆子去。”

  陈长安带着一家人走在大街上,看着热闹的大街有些感慨。

  想当初汽车厂刚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

  大街上也没有什么人,都是能尽量不出门就不出门。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小商贩们也是越来越多。

  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人拿着一个冰糖葫芦,吃的别提多开心了。

  一旁的朱玲也是感慨的说道。

  “你听说了吗?咱们四九城第一家私人公司在中关村成立了。

  还提出不要编制,不要投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听说了,你说我要不要也去自己成立一家公司?”

  “你也想自己成立一家公司?造车?”

  “造什么车,那投入多大啊?你觉得成立一家电脑公司怎么样?”

  “电脑?那那玩意死贵死贵的,啥家庭买得起啊?

  再说了如今电视机都还没有完全普及呢,谁会用电脑啊。”

  “也是,想组建电脑公司,怎么也得90年代,现在还是有些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