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随身听-《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就在会议结束之后的几天,3月24日,港岛总督麦理浩离开港岛,抵达广州。

  28日麦理浩一行人抵达了四九城,就在当晚陈长安接到通知,明天的会议他需要在场陪同。

  29日上午十点,陈长安与几位领导一起,坐在了谈判桌上。

  简单的互相寒暄了几句之后,麦理浩提出了这次来访的真正目的。

  “港岛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大英帝国的管理。

  而随着租期渐渐临近,港岛投资者,对于新界土地租期问题产生了焦虑,这对于港岛的发展大为不利。

  想要解除这种焦虑,那么就必须要消除这个具体的期限。

  所以我希望将原来契约中的有效期一行全部去掉。

  改为只要新界仍在大英帝国的管辖之下契约就一直生效。”

  陈长安在一旁气笑了。

  这是真的不把大陆当人看啊,这都是什么借口啊。

  英国人这点小心思,恐怕小孩子来了都能听懂。

  还把有效期去掉?还什么投资者因为日期而焦虑。

  说白了不就是想白嫖,想占着港岛永远不归还?真的是白日做梦。

  现场陪同的人员包括翻译脸色都变了,拿这种借口来说事,换作谁脸上也不会好看。

  而坐在主位上的邓老却一直都保持着微笑。甚至还有心思点上一支烟。

  “我们历来认为,港岛主权归属我国。

  港岛本身就是我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会尊重港岛的特殊地位。

  就是在本世纪以及下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港岛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继续搞我们的社会主义。

  就算到了1997年,港岛的政治地位变了,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利益。

  无非就是一个收回,一个保持现状,都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尽管语速不快,但是却掷地有声。

  麦理浩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打断了。

  “关于港岛的问题,我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如果接下来还是关于港岛的问题,我想我们不需要在谈了。”

  随即麦理浩一脸的颓废,匆匆的结束了这一次的谈话。

  很显然他没能完成任务,不过就这件事,换谁来都一样。

  麦理浩走了,陈长安原本以为没事了,刚刚站起来准备转身离开。

  “长安,昨天你在会议上说的那番话,我都知道了。

  在这件事情上,你的想法非常好。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甚至比我考虑的还要周全。

  你的这番话我觉得有必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咱们有能力,有信心接收港岛。”

  陈长安脑袋晕乎乎的坐上了车,主要是被领导夸的。

  “厂长,咱们回厂里吗?”

  “回。”

  就在陈长安回到汽车厂,刚刚泡好茶,黄工急急忙忙的闯进了陈长安的办公室。

  黄工这样的行为,要是放到别的单位,遇到个心眼小的领导,怕是一嗓子就要让黄工出去了。

  可是陈长安却把黄工当成了宝贝。

  当初汽车厂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史和平就是没日没夜的泡在车间里。

  不断的仿制着发动机,这才有了汽车厂的发展。

  如今史和平由于身体原因,基本上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了。

  而让王新没想到的是,史和平下去了,又来了一个黄工。

  起初陈长安只是想让聂大爷给他转一个在电视机方面,找个技术不错,人品过关的人来帮自己。

  没想到聂大爷找来的这位,不仅仅是技术过硬,人品没问题之外,就连工作状态也和史和平如出一辙。

  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比任何人都高。

  黄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汽车厂给了我这么好的条件,不仅伙食好,还分房子。

  能在汽车厂研究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源源不断的外国资料。

  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怎么能不报答汽车厂对我的看重呢。”

  如今汽车厂生产的彩色电视机,电饭锅,电磁炉这些家电,已经占据了汽车厂出口的一半份额了。

  这些全都是黄工在不断的改进生产线,改进技术。

  这样的人才陈长安肯定是要当成宝贝的,宁愿自己受委屈,也绝不能让黄工受委屈。

  “陈厂长,你知道吗?根据你提供的配方,我研究出合格的磁头了。”

  陈长安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真的?”

  “千真万确。”

  黄工色话陈长安是相信的,既然说研究出来了,那就一定是研究出来了。

  “那岂不是咱们自己的随身听即将要面世了?”

  “是的。”

  不论是黄工还是陈长安都非常的激动。

  要知道还有半年小日子那边才会开始发布随身听,如今汽车厂有机会和小日子持平或者提前发售。

  这样一来仅仅靠着随身听,可能就要让汽车厂的收入翻一番。

  黄工这段时间可不仅仅是忙着研究磁头,一有时间就会钻到汽车厂的图书室里翻看这种文献。

  港岛霍家每个月都会给汽车厂送来新的资料,文献,以及各种杂志。

  黄工已经不是那个只知道埋头苦干,却对国际市场一无所知的黄工了。

  对于随身听会给汽车厂,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收入,黄工一清二楚。

  就在两个人握着手一脸激动的时候。

  李成林溜达到了陈长安的办公室门口。

  看着陈长安和黄工两个人激动的样子,李成林就知道厂子里怕是又有新产品了。

  于是李成林一脸好奇的凑了过来。

  “厂长,咱们这是又研究出来什么好玩意了。”

  陈长安冷静了一下,看着李成林说道。

  “录音机和磁带知道吧?”

  “那我可太知道了,我家就有。侯大师的响声,还有歌曲,京剧,我没事就听呢。

  只要是没有电视节目,我就听磁带。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停停停,你这破锣嗓子不适合唱这个。

  我要是说咱们汽车厂能生产一种装在口袋里的录音机,你相信吗?”

  李成林歪着脑袋,一脸看傻子一样的看着陈长安。

  “那玩意,放裤兜里?我不信,就算能放,那还能有声吗?”

  一旁的黄工开口说道。

  “你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耳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