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科研经费-《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陈长安摆了摆手,李成林带着人离开了陈长安的办公室。

  陈长安先是给李湖倒了一杯水,随后就坐在了一旁,等待着。

  李湖喝了几口水,这才开始讲述起自己为啥来到了四九城。

  李湖作为袁老的弟子,对于各地的水稻都非常在意。

  后来在70年,李湖在海南找到了一颗雄性不育株。

  随后在袁老的带领下,转育出来三粒雄性不育种子。

  去年由袁老带领,在南湖成立了杂交水稻协作组。

  今年随着陈长安提出了四三计划之后,光有化肥还不够,良种也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随后南湖袁老的杂交水稻项目也被列为了国家重点项目。

  可惜即便是被列为了国家重点项目,国家给予袁老的经费也是非常有限。

  由于在前期的研究阶段,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每年仅仅只有两千元的经费。

  而这个时期正是需要全国到处跑,去寻找那些特殊的水稻。

  李湖之前在海南找到了一颗,随后的任务也同样落在了他的身上。

  真的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陈长安在听了李湖的讲述之后,也是知道袁老的难处。

  陈长安考虑了一下,看到快要到午饭时间了,随即先带着李湖去了食堂。

  “能和我说说,袁老的研究阶段到哪一步了?”

  “袁老的计划是靠着三系配套,来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目前不育系,保持系都已经找到了,现在差的就是恢复系。

  今年是我们研究所最困难的时期。前段时间今年的实验田并没有增产。

  稻草反而是增加了七成,这样的情况,引来很多报纸都在报道。

  他们说我们是科学骗子,浪费国家经费。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说,我依然要去寻找恢复系稻种。

  帮助袁老将三系水稻找到,培育出超级水稻。”

  看着一边狼吞虎咽,一边不断的讲述自己的想法,从后世而来的陈长安当然知道最后袁老成功了。

  “我看你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这样吧,你现在我们汽车厂招待所里休息两天,养养身体。

  我呢,在上面有点面子,我帮你去跑一跑,看看能不能申请点经费给你们研究所。”

  李湖看着一脸真诚的陈长安,感激的说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要是能多一些经费,我们的实验田就能多种植一些水稻。”

  李湖的想法很简单,现在国家同样困难,陈长安提出四三计划之后,国家大力采购化肥生产设备。

  陈长安即便是面子再大,每年能多个几百块钱的经费就不错了。

  而陈长安可不这样想。

  几百块钱的经费,都不值得自己往上级那边跑一趟。

  吃完饭之后,将李湖安顿好之后,陈长安开着车直接来到了聂大爷的办公室。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彩电的出口额越来越高,之前反对采购彩电生产线的人也销声匿迹了。

  聂大爷难得的清静了一段时间。

  “你这是又有好消息了?”

  “哪来的那么多好消息啊,这一次我是想提提意见的。”

  陈长安提出的意见,那当然需要重视,于是聂大爷收起了笑脸。

  “说吧,什么意见?”

  “也不是什么大事,仅仅是四三计划的一点补充。

  粮食产量问题,不仅仅是耕地面积和化肥的问题,同样还有种子的问题。

  最近我了解到随着四三计划的进行,国家对于种子的研究工作不是太在意。

  虽然将一些种子研究所也纳入了重点单位,可是给予他们的支持太少了。”

  就比如袁老带领的南湖说道研究所,每年竟然只有两千元的科研经费。

  和引进化肥生产线相比,咱们对于良种的研究投入,实在是太少了。”

  “你说的这件事情我也知道,关于种子的问题,其实上面也考虑过。

  和化肥生产线相比,种子的研究具有不确定性。

  化肥生产出来,只要是使用了,产量立竿见影的就会增加。

  而种子呢?首先研究的时间都是按照年算的。连续几年下来,甚至是连科研人员自己的心气儿都没了。

  一旦放弃了,这么多年的投入,是不是就算打水漂了?

  别看咱们现在好像很有钱的样子,电厂,化肥厂,钢厂,甚至是各种工程器械都在买。

  可买这些东西的大头,都是贷款啊。要不是靠着你们汽车厂,咱们连贷款都还不起。

  全国的研究所数都数不过来,你所说的那个研究所至少还有科研经费,还有很多研究所,甚至连经费都没有。

  所以说啊,在这个时期,能省就要省。”

  看着陈长安一脸的不愿意,还想再说些什么。聂大爷继续说道。

  “这样吧,你的眼光一向不错,为了这个研究所还专门往我这里跑一趟。

  我做主,将这个研究所的科研经费提高到一年五千元,怎么样?”

  陈长安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考虑到这件事情并不是聂大爷管辖范围,自己在坚持下去只会让聂大爷为难。

  “您看这样行不行。从我们汽车厂的经费中,每年在给袁老的研究所加五千元。

  另外他们那里的研究员需要全国到处跑,去寻找特殊的水稻。

  能不能给他们一个免费坐火车的优待。

  我知道这样做有些不符合规定,但是我有强烈的直觉,就在这两年,良种一定会培育成功。”

  看着一脸严肃的陈长安,聂大爷犹豫了良久,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陈长安的要求。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经费问题从你们汽车厂的经费中扣除。

  不过五千元你们汽车厂也不在乎,免费坐车的问题,我去和铁道部那边商量一下,问题应该不大。

  希望这一次你的眼光依然毒辣。”

  “您放心,只要国家选择相信袁老,良种一定会成功。”

  李湖躺在汽车厂招待所的大床上,尽管他很累很困,可是依然睡不着。

  两只眼睛,盯着天花板,而思绪早就飞走了。

  要说不在乎经费,那是不可能的。

  李湖也知道,有了经费之后,研究所可以多招很多研究员。

  天南海北的撒出去,可以扩大找到恢复系水稻的范围和几率。

  他当然希望陈长安能够成功。

  不过考虑到陈长安的级别,不知道在上级领导那里,到底能有多大的面子。

  要是能争取到每年三千元的科研经费,研究所不知道能做干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