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我们吃苦,是为了你们不吃苦-《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见到陈长安的那一刻想,聂大爷立刻说道。

  “又有好消息?你们汽车厂是不是又研制了什么好东西?

  还是说安置新工人出了什么问题?”

  “都不是,就是关于汽车厂规模的问题,想跟您汇报一下。”

  聂大爷倒是没有想到陈长安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放下了手中的笔,坐直身体,这才开口说道。

  “规模问题?难道厂子不是工人越多越好吗?

  还是你觉得这几万工人不好安排?”

  陈长安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说道。

  “聂大爷,随着汽车厂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未来一定是会有更多的新产品陆续出现的。

  皮卡车的销量非常好,这是创汇的产品。

  只要它还能创汇,不然是不可能停产的。

  目前国家缺的东西太多了。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卡车。

  就连部队都派军代表来了,我想恐怕不止是为了监督质量问题。

  恐怕还有独占汽车厂所有卡车的想法,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别的单位抢走。

  随着卡车的投产,汽车厂的工人数量即将变成四万。

  我们厂史和平副厂长,还在研究新发动机。

  您说,将来要是我们汽车厂,一不小心能够生产其他工程机械了,那怎么办?

  比如挖掘机,推土机。这些机械国家需要吗?

  一个海河治理工程,几十万人,要干不知道多少年。

  要是有了挖掘机,那您在看看,来个几十台挖机,几个月轻松给你挖个水库出来。

  国家需要吗?肯定是需要的,然后在给自己厂塞几万工人?

  要是一直这样不断的塞人,再大的厂子,他也受不了啊。”

  “你们汽车厂真的可以生产挖掘机?需要多长时间?”

  陈长安顿时就黑了脸。

  “聂大爷您是故意的吧?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咱们现在是讨论汽车厂,以后会出现越来越大的体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你说说,能有什么办法?”

  “咱们运力不足,远处的就算了,就说说咱们四九城附近的。

  咱们四九城附近的机械厂,先通过考察。

  评估这些机械厂的设备,人员情况,来确定他们可以生产什么零件。

  我们汽车厂将相应的零件图纸,交给这个厂子。

  这样汽车厂就能节省很多人力,最终能够形成所有零部件都在其他厂子生产。

  我们汽车厂只负责设计,研发,总装。

  这样一来,汽车厂就不是一家独大了。

  其它厂子也能有生存的空间,还能分散培养技术工人。

  最重要的是,一些想要摘桃子的人,让他们也不要光盯着汽车厂了。

  其他的厂子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要总想着霍霍汽车厂。

  去其它厂子也不错,还能锻炼一下他们的管理能力。”

  聂大爷听了陈长安的话,思考了良久。这才说道。

  “想法是不错,可惜想要实现,难度很大。

  首先一点,整个四九城,稍微有些规模的机械厂,并不多。

  除了你们四九城汽车厂之外,还有四家规模较大的厂子。

  两家机床厂,这也是你们汽车厂设备的主要来源处。

  两个厂子的生产的机床,基本上都到了你们汽车厂的手里。

  另外一家,虽然也是也叫机械厂,但是不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很小。

  人员方面也就是只有几百人,设备百十来台。

  主要还是以农业机械的维修为主,前段时间刚刚完成了喷雾机的仿制工作。

  目前正在全力生产喷雾机,支援农业建设。

  再往下就是自行车厂了,你不会想让自行车厂给你加工零件吧?

  人家自行车厂才懒得给你加工零件呢,人家自行车的产量都不够,还能给你加工?

  最后就是一家人民机械厂,人家主营是印刷机器。

  印刷报纸的,你懂不懂?那是能随便给你们汽车厂,加工零件?”

  听了聂大爷的介绍,陈长安的心里一落千丈。

  原本陈长安觉得 哪怕是工业基础在差,找几个厂子哪怕是生产螺丝,那也可以给厂子节省一些人力啊。

  哪知道竟然是这样的情况,这基础工业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这种情况还想着外包?

  “聂大爷,这也不能指望着什么东西全靠汽车厂吧?

  汽车厂的工人们去年一年可是都没有休息过。

  这也就是三轮载重摩托车,交给了新摩托车厂。

  我们厂子这才算是送了一口气,调整了产品之后。这才开始放了一天假。

  才眼看着卡车项目即将上马,能想象的到。

  有了军代表,后面别想在继续休息了,又要没日没夜的干。

  短时间还没什么,这时间长了,怕是工人们的身体,都要吃不消了。

  这些干重活,累活的可都是技术工人。

  那些临时工们,即不会干,也不敢让他们干。

  真要是让一大批技术工人的身体出了问题,那可不仅仅是我们汽车厂的损失。同样也是国家的损失啊。”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国家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

  既然落后,就要努力去追赶,谁让咱们国家之前耽误了好些年呢。

  不仅仅是你们汽车厂,很多重要的厂子还有科研单位的工作者们,都是这样的。

  就连很多农场,那也是甩开膀子,不知疲倦的加油生产呢。

  国家想要赶超其他国家,想让国家富强,总会有一代人要去牺牲。

  我只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把苦吃完。你们以及你们的下一代,不在吃苦。”

  陈长安听了聂大爷的话,有些感动。

  别管是不是有人不这么想,但是这个时代的老人们。

  大部分都是这么认为的,后世的好日子也不是凭空来的。

  全是靠着前辈们的血与泪,换来的。

  要说不敢动那是假的,不过有些苦原本是不需要吃的。

  结果非要硬吃不说,效果还不好,你说这苦不是白吃了吗?

  “聂大爷这几年,咱们的粮食产量上来了,这全国工人的数量,肯定也是要提升的。

  我看不如这样,咱们再多建设几家厂子,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