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迟到的补偿-《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这么说,你们几人要去米国一个星期左右?”

  “是的,不过还要看黄女士的想法,毕竟展览会要持续一周得时间,再加上来回路上耽误得时间可能需要十天左右。”

  听到需要十天,如果再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上级领导立刻就犹豫了。

  “如今新机床厂刚刚成立,从上到下对于这个厂子都是寄予厚望。

  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你坐镇的时候,偏偏这个时候你要选择带队去米国。

  芯片项目,由于缺乏经费,上级已经决定停止研究了。

  这个时候放弃新建的机床厂,反而要去米国参加芯片展览,而且还是亲自带队,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领导,原本我不应该议论上级领导的决定。

  可关于芯片这件事情,我要拿出来说一说了。

  在我看来,在不久的将来,半导体行业将会迎来质的飞跃。

  而芯片将会成为工业上的那颗明珠,是未来工业体系当中,最不可或缺的基础部件之一。

  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产品之一。

  现在咱们虽然经费紧张,可我觉得芯片研究的钱,省一省,挤一挤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现在看着芯片研究好像挺费钱的,可将来等各个国家的芯片形成一定的垄断之后。

  在想研究,那可就不是现在这些钱能够研究出来的了。

  那是需要花费巨大的投入,才勉强达到低端产品,至于高端,怕是只能看别人脸色了。”

  陈长安从不轻易提意见,可每次只要一开口,上级领导立刻就会重视起来。

  听到陈长安如此看重芯片的发展前景,上级领导也开始犹豫起来了。

  目前来看芯片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只能说有用,但是还没到必不可少的地步。

  而且目前我国也不是不能生产芯片,虽然算不上全球领先,但至少不算太过于落后。

  虽然几个顶尖国家已经进入了纳米级,我国虽然只有微米级,可相差真的不算大,至少够用了。

  “这半导体按理说和你们部门的关系不大吧,难道你真的这么看好芯片的未来?”

  “领导,您以为我这么积极的建设机床厂是为了什么?

  要仅仅是为了给全国各大机械厂更新设备,原来的机床厂就能干,我何必费这么多事呢。

  您知道芯片加伺服电机加机床等于什么吗?”

  上级领导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在听了陈长安的问题之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可是依然不敢相信。

  拉住陈长安的手,用不太确定的语气说道。

  “数控机床?”

  “对就是数控机床。”

  陈长安的话立刻就让上级领导开始浮想联翩了。

  要知道现如今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尤其是很多军工产品,很多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指望普通的机床想要加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良品率也是低的吓人。

  很多厂子还在靠着那些八级工们手工制作。

  要是新机床厂能够生产数控机床,这样的情况就会好上很多。

  尤其是三轴,四轴的机床,这要是能生产别的不说,部队那边怕是要扛着牌匾来感谢自己。

  这可是陈长安主导的厂子,上级领导甚至觉得可以幻想一下五轴机床,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级领导握着陈长安的手有些抖,连续张了几次嘴,想问出自己的猜想,可又怕陈长安的回答让自己失望。

  陈长安心领神会得说道。

  “领导放心,我知道您想要问什么,三轴加工中心,我觉得在两年之内就能生产出来。

  至于四轴,如果进展顺利,也不是不可能,是在不行可以在三轴的基础上,弄出来一个假四轴加工中心。

  至于五轴。。。这个涉及到的东西就有些多了,到时候还要看具体情况,在这里我可不敢给您任何保证。”

  “足够了,足够了。别说四轴了,咱们要是能自己生产三轴的机床,就足够用了。

  这一次咱们一定要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军方工程师们看看。

  我们民用的厂子也能生产出让他们惊掉下巴的东西。”

  陈长安看的出来,上级领导是真高兴了。

  看着上级领导高兴的样子,陈长安就想到了后世的工业大摸底。

  那真的是一模一个不吱声,谁能想到困扰军方多年的难题,会在几家不起眼的小厂子里得到了解决。

  上级领导高兴了,拉着陈长安一起吃了饭,在饭桌上对着陈长安说道。

  “长安啊,上一次关于吴局长的事情,让你受委屈了。

  别看我的职位高,可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够左右的。

  别的事情我没办法答应的,不过你们部门今年的拨款,可以在往上提高一些。

  这些钱你自己看着办,哪怕是提高一下手下的待遇,收买一下人心对你也算是一种补偿。

  另外我准备特批五千万美元的经费,如果你有新项目,也可以直接上马。

  或者机床厂,汽车厂要上马什么新项目,可以直接用这一笔经费。

  这一次去芯片展览会的所有费用,等你们回来之后,花费多少,我都给你们报了。

  最后,等你这一次回来,代理两个字,也可以摘下来了。”

  至于陈长安这一次的米国之行,也是不再犹豫,一路绿灯。

  “如果你真觉得芯片的前景不错,我也给你特批一笔资金,把关心芯片的研究继续做起来。”

  可陈长安对于芯片不是很懂,他还需要等黄女士从米国回来之后,再做决定。

  等陈长安回到部里得了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陈长安拿起电话给黄女士打去了电话。

  在得知陈长安可以和她一起去参加展览会,也是露出了笑容。

  机床厂方面也不需要陈长安操心什么,新式磨床已经研发完成。

  厂里都是有经验的老工人了,甚至不少工人都是造了一辈子的机床了,只需要稍微熟悉一下就行了。

  几天之后,陈长安带着小杨,李成林以及两名汽车厂特战队员,在汽家属区的大门口等待着黄女士的到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来迟了。”

  “您没来迟,是我们来的早了。”

  特战队员立刻接过黄女士手中的行李箱,一行人坐着车直接赶到了机场。

  在等待登机的过程中,李成林看到一家人带着大大小小的一大堆行李箱,笑着对陈长安说道。

  “厂长,你看这一家子,坐个飞机怎么跟搬家似的。”

  陈长安看了对方一眼。

  大大小小十好几个箱子,的确像是搬家,随即说道。

  “人家有钱,移民去国外不行吗?

  在很多人的眼中,外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

  你也去过米国,人家的城市建设的确比咱们厉害,随便一个刷盘子的,一个月都比很多人一年挣得还多,有机会能不愿意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