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李霁说要开始准备调查周刊社的事件后,新月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它的书页不停地翻动着,带起一阵微风。
“好好!”
——
新月周刊社说是周刊社,但最早做的多是狗仔的活,通过偷拍名人的私生活然后看图写话,来博取路人眼球。
(“你们那边也有名人?是明星之类的吗?”李霁插话问道。
“废话!你听不听了!”来自刚开始讲述就被打断有些冒火的书。)
和正常世界一样,最开始这种小周刊社,为了点流量找的都是一些劲爆的话题,却又因为缺少实质性的证据,固定的读者并不多,因此也没有引起话题中心人物太多的关注。
直到有一位“记者”拍到了一些影响某位名人声誉的实证,那一期的报道火了,周刊社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那个名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周刊社,随后周刊社就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压力几近倒闭。
这时候一个女人接手了新月周刊社的烂摊子,不仅帮助周刊社支付了先前一众被影响到的名人工作室的索赔,还将原本挤在狭小居民楼里的周刊社搬到了cbd的高档写字楼里。
(说到了这里,新月停了停,却没有听到李霁的声音,它有些疑惑:
“我以为你会问我,我们世界里竟然还会有cbd?”
李霁眨巴了下眼睛:“我以为你不想让我打断来着?”
“……”)
原本周刊社里的记者啊撰稿人都已经打算离开这行了,好一段时间里,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更有甚者连离职报告都打好了已经开始物色其他的工作,就等新老板开口辞人了。
结果没想到,新老板不仅没有辞退任何一个人,反而在某次周会上跟大家说了周刊社即将转型的消息。
要知道,一个八卦周刊,尤其是在之前已经被锤过报道内容都是编纂出来的虚假新闻的小周刊社,基本是已经失去了公信力,不换个名字完全无法再正常的运营下去了。
然而新的老板却偏偏把这个烂摊子盘活了,周刊的销量一天比一天多,虽然仍比不上那些主流的媒体,但也至少收入稳定,周刊社里员工们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感也在逐步增强。
(说到这里,新月的语气也带了些骄傲,李霁知道,那是因为它的“人皮封面”正是由这位新老板制成的,它深深地代入了老板的身份并且为之感到自豪。
但是李霁对此不置可否,毕竟她一直以来也是个打工人,试问有哪个打工人会真正对职场有什么强烈的归属感呢?)
周刊社的主营业务逐渐从名人八卦转变为调查时事,并且在一群对于爱好特殊事件的人群中逐渐风靡起来,可这也导致周刊社事件的原因。
周刊社对于出去采风调查的记者也好撰稿人也好并没有什么强制要打卡的规定,但是要提前和负责的编辑提前说明,离社时间和预计花费地时间。
起先一切正常,可自从某一天某位责任编辑就发现,自己负责的一位记者没有按照预计的时间回来。
他一开始认为,是调查出现了意外,导致该记者延迟了时间。
可在此之后过去了一个月,那位记者都没有回来。
编辑就想办法联系那名记者,却怎么也获得不到他的信息,就算联系了记者的家人,对方也说找不到人。
(李霁眉头一皱,问道:“那有找警察询问过吗?”
“找过,可是警方也找不到他这个人,蓑衣这才被称之为‘事件’啊。”
李霁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爸失踪前期,自己似乎也是这样的情况,不由得抿紧了嘴。)
而且那名记者在失踪前调查的题材一直是保密的状态,也就是除了他自己知道以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因此就算是其他人包括警方想根据他的调查方向去找人也是没有头绪的。
当然,如果只是这名记者一个人失踪的话,周刊社也不至于会如此紧张。
接下来陆续还失踪了几名记者,都是和之前那人一样,超过了预计的时间却始终未归。
总编——也就是新老板夜爬出事,连忙制订了新的规则,所有出外勤的需要两人或以上结伴,并且要告知编辑调查的内容。
可这并没有阻止人员的失踪。
哪怕是多人同时外出,也会发生集体失踪事件,这让总编相当紧张。
与此同时,周刊社里也出现了一些怪事。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周刊社就成为了一个……你们口中的“副本”,之后也陆续来了一些“玩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解开失踪事件的。
——
新月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那些‘玩家’进入后没有解开事件真相,他们也是失踪或者直接死了吗?”李霁问道。
“倒不都是这样。所有的‘玩家’都会混在新入职的记者当中,他们会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就是写出一份调查报告交给责任编辑。”
“只要能在截稿日前上交报告,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他们当中有两个是明确死亡的,其他人都是能够在截稿日前回来并且交稿离开的。”
新月说完,就听见李霁迫不及待地问道:“在新规定颁布后,失踪的那些记者们调查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嘛?还有死亡的两个‘玩家’又是因为什么而死的?他们的调查内容又是什么?”
新月摇了摇封面,语气有些无奈:“如果真的有什么共同点,其他人也不至于一点头绪都没有。他们不管是调查的题材也好,调查的地方也罢,完全没有任何的关联性。”
“就连记者的性别、外貌、家庭情况也各有不同。至于那两个死去的‘玩家’,我记得一个是在调查某个电影院总在午夜十二点整自动播放同一部电影时,遇到了地震,整个电影院都倒塌了,坍塌的楼板掉下来砸到了他。
另一个是调查水库里某种鱼数量异常增多时,再水库胖滑倒掉进了水中溺死的。”
“一个是天灾,一个是意外……吗?听起来确实没有联系。”
李霁托着下巴思考着。
“那周刊社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什么规则?”
“规则的话我觉得你还是进去之后再看吧,因为总编改过好几版,我也不太清楚你会被送到什么时间段。
不过有两点我想应该是不会变的,这并不会写在守则里。”
【不要让其他人发现你和他们的不同。】
【在人前不要提起你知道周刊社失踪案件的事。】
李霁点了点头,矿场副本里已经有人知道,杀死“玩家”后能够获得对方的能力和道具,那其他的副本里恐怕也有人知道这点,因此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是能够理解的。
至于后者……
“如果我说我想调查的目标就是失踪案件呢?”
“诶,不可以,千万别选这个题材!”新月的语气相当严肃,“总编很在意周刊社内部的保密情况,如果你知道了连续失踪案件,就说明周刊社内部有泄密的可能——”
“其他人被总编责怪甚至惩罚后,他们会针对你的。”
“毕竟我说了,这些员工们有着相当强烈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感。”
……原来这个团队合作感是用在这个地方的。
李霁不由得有些无语。
“那如果说是从失踪人的家人那边获得的情报,于是来调查的呢?”
“我劝你还是不要从这个角度钻篓子了,万一你说的和失踪者家人那边的口供对不上,还是会回到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
行吧,也就是说失踪案件只能背地里调查了?
李霁叹了口气。
“好好!”
——
新月周刊社说是周刊社,但最早做的多是狗仔的活,通过偷拍名人的私生活然后看图写话,来博取路人眼球。
(“你们那边也有名人?是明星之类的吗?”李霁插话问道。
“废话!你听不听了!”来自刚开始讲述就被打断有些冒火的书。)
和正常世界一样,最开始这种小周刊社,为了点流量找的都是一些劲爆的话题,却又因为缺少实质性的证据,固定的读者并不多,因此也没有引起话题中心人物太多的关注。
直到有一位“记者”拍到了一些影响某位名人声誉的实证,那一期的报道火了,周刊社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那个名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周刊社,随后周刊社就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压力几近倒闭。
这时候一个女人接手了新月周刊社的烂摊子,不仅帮助周刊社支付了先前一众被影响到的名人工作室的索赔,还将原本挤在狭小居民楼里的周刊社搬到了cbd的高档写字楼里。
(说到了这里,新月停了停,却没有听到李霁的声音,它有些疑惑:
“我以为你会问我,我们世界里竟然还会有cbd?”
李霁眨巴了下眼睛:“我以为你不想让我打断来着?”
“……”)
原本周刊社里的记者啊撰稿人都已经打算离开这行了,好一段时间里,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更有甚者连离职报告都打好了已经开始物色其他的工作,就等新老板开口辞人了。
结果没想到,新老板不仅没有辞退任何一个人,反而在某次周会上跟大家说了周刊社即将转型的消息。
要知道,一个八卦周刊,尤其是在之前已经被锤过报道内容都是编纂出来的虚假新闻的小周刊社,基本是已经失去了公信力,不换个名字完全无法再正常的运营下去了。
然而新的老板却偏偏把这个烂摊子盘活了,周刊的销量一天比一天多,虽然仍比不上那些主流的媒体,但也至少收入稳定,周刊社里员工们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感也在逐步增强。
(说到这里,新月的语气也带了些骄傲,李霁知道,那是因为它的“人皮封面”正是由这位新老板制成的,它深深地代入了老板的身份并且为之感到自豪。
但是李霁对此不置可否,毕竟她一直以来也是个打工人,试问有哪个打工人会真正对职场有什么强烈的归属感呢?)
周刊社的主营业务逐渐从名人八卦转变为调查时事,并且在一群对于爱好特殊事件的人群中逐渐风靡起来,可这也导致周刊社事件的原因。
周刊社对于出去采风调查的记者也好撰稿人也好并没有什么强制要打卡的规定,但是要提前和负责的编辑提前说明,离社时间和预计花费地时间。
起先一切正常,可自从某一天某位责任编辑就发现,自己负责的一位记者没有按照预计的时间回来。
他一开始认为,是调查出现了意外,导致该记者延迟了时间。
可在此之后过去了一个月,那位记者都没有回来。
编辑就想办法联系那名记者,却怎么也获得不到他的信息,就算联系了记者的家人,对方也说找不到人。
(李霁眉头一皱,问道:“那有找警察询问过吗?”
“找过,可是警方也找不到他这个人,蓑衣这才被称之为‘事件’啊。”
李霁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爸失踪前期,自己似乎也是这样的情况,不由得抿紧了嘴。)
而且那名记者在失踪前调查的题材一直是保密的状态,也就是除了他自己知道以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因此就算是其他人包括警方想根据他的调查方向去找人也是没有头绪的。
当然,如果只是这名记者一个人失踪的话,周刊社也不至于会如此紧张。
接下来陆续还失踪了几名记者,都是和之前那人一样,超过了预计的时间却始终未归。
总编——也就是新老板夜爬出事,连忙制订了新的规则,所有出外勤的需要两人或以上结伴,并且要告知编辑调查的内容。
可这并没有阻止人员的失踪。
哪怕是多人同时外出,也会发生集体失踪事件,这让总编相当紧张。
与此同时,周刊社里也出现了一些怪事。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周刊社就成为了一个……你们口中的“副本”,之后也陆续来了一些“玩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解开失踪事件的。
——
新月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那些‘玩家’进入后没有解开事件真相,他们也是失踪或者直接死了吗?”李霁问道。
“倒不都是这样。所有的‘玩家’都会混在新入职的记者当中,他们会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就是写出一份调查报告交给责任编辑。”
“只要能在截稿日前上交报告,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他们当中有两个是明确死亡的,其他人都是能够在截稿日前回来并且交稿离开的。”
新月说完,就听见李霁迫不及待地问道:“在新规定颁布后,失踪的那些记者们调查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嘛?还有死亡的两个‘玩家’又是因为什么而死的?他们的调查内容又是什么?”
新月摇了摇封面,语气有些无奈:“如果真的有什么共同点,其他人也不至于一点头绪都没有。他们不管是调查的题材也好,调查的地方也罢,完全没有任何的关联性。”
“就连记者的性别、外貌、家庭情况也各有不同。至于那两个死去的‘玩家’,我记得一个是在调查某个电影院总在午夜十二点整自动播放同一部电影时,遇到了地震,整个电影院都倒塌了,坍塌的楼板掉下来砸到了他。
另一个是调查水库里某种鱼数量异常增多时,再水库胖滑倒掉进了水中溺死的。”
“一个是天灾,一个是意外……吗?听起来确实没有联系。”
李霁托着下巴思考着。
“那周刊社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什么规则?”
“规则的话我觉得你还是进去之后再看吧,因为总编改过好几版,我也不太清楚你会被送到什么时间段。
不过有两点我想应该是不会变的,这并不会写在守则里。”
【不要让其他人发现你和他们的不同。】
【在人前不要提起你知道周刊社失踪案件的事。】
李霁点了点头,矿场副本里已经有人知道,杀死“玩家”后能够获得对方的能力和道具,那其他的副本里恐怕也有人知道这点,因此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是能够理解的。
至于后者……
“如果我说我想调查的目标就是失踪案件呢?”
“诶,不可以,千万别选这个题材!”新月的语气相当严肃,“总编很在意周刊社内部的保密情况,如果你知道了连续失踪案件,就说明周刊社内部有泄密的可能——”
“其他人被总编责怪甚至惩罚后,他们会针对你的。”
“毕竟我说了,这些员工们有着相当强烈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感。”
……原来这个团队合作感是用在这个地方的。
李霁不由得有些无语。
“那如果说是从失踪人的家人那边获得的情报,于是来调查的呢?”
“我劝你还是不要从这个角度钻篓子了,万一你说的和失踪者家人那边的口供对不上,还是会回到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
行吧,也就是说失踪案件只能背地里调查了?
李霁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