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宝捂着伤口闯了进来,脸色比前几日更加苍白:不好了!日本人开始对租界内的古董店和收藏家下手了!她掏出一张名单,上面列着十几位上海知名收藏家的名字。
霍俊龙接过名单,目光扫过最上方的名字——顾文渊。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收藏家,手中据说藏有一件能揭开惊天秘密的元代青花瓷。难道日本人真正想要的,是这件瓷器?
我们必须抢在日本人之前找到顾老先生!霍俊龙当机立断。然而,当众人赶到顾府时,却发现这里早已一片狼藉。管家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地说:日本人...抢走了青花…还有老爷……
霍俊龙在书房里仔细搜索,终于在暗格里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日记。泛黄的纸页上,顾文渊用颤抖的笔迹写道:元青花中藏有…南宋皇室秘宝的线索…日本人觊觎已久。
原来如此!霍俊龙恍然大悟,他们想要的不是瓷器本身,而是藏在其中的秘密!他转头对众人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件元青花,绝不能让日本人得逞!
然而,线索却在此处中断。日本人似乎早有准备,将所有知情者都灭了口。霍俊龙整日泡在图书馆和古董行,翻阅古籍,寻访老匠人,终于在一本明代方志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根据记载,这件元青花是南宋皇室为了躲避战乱,命人特制的藏宝图。瓷器上的纹饰暗藏玄机,只有集齐特定的碎片,才能拼凑出真正的藏宝地点。而这个地点,据说藏着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武器。
如果让日本人得到这个秘密,后果不堪设想。霍俊龙将情报汇总后,神色严峻,我们必须在他们之前找到所有碎片,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夜色渐深,黄浦江的汽笛声呜咽着穿过雨幕。霍俊龙站在窗前,望着对岸闪烁的霓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守护住这份千年的秘密,绝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而在暗处,一双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更大的危机,正在黑暗中悄然逼近。
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城隍庙的飞檐,霍俊龙穿着长衫,在古玩市场的摊位间穿梭。手中攥着的元代方志被雨水浸得发皱,他的目光不断扫过摊位上的瓷器,试图从万千碎片中寻找到那几片关键的青花残片。自得知元青花的秘密后,他与成大器、阿宝兵分三路,在上海滩的各个角落展开搜寻。
“这位先生,看看我这对明代青花碗?”一个摊主殷勤地招呼道。霍俊龙摇头,正要转身离开,却瞥见摊位角落的木盒里躺着一片瓷片。蓝白相间的缠枝莲纹,与方志中描述的元青花纹饰竟有几分相似。他不动声色地拿起瓷片,借着昏暗的天光细看,边缘的磨损痕迹和釉面的开片都透着岁月的痕迹。
“老板,这片残片怎么卖?”霍俊龙尽量让语气显得随意。摊主眼睛一亮:“先生好眼力!这可是正宗的元青花残片,五百大洋!”话音未落,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戴着白手套的手,抢先将瓷片拿走。霍俊龙抬头,只见一个戴着礼帽的中年人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魁梧的保镖。
“抱歉,我先看上的。”中年人将瓷片收入怀中,转身离去。霍俊龙心中一紧,知道此人定是日本人的眼线,立刻悄悄跟上。穿过几条弄堂,中年人走进一家挂着“云纹斋”招牌的古董店。霍俊龙在对面茶楼坐下,掏出微型望远镜观察,只见店内走出一个穿和服的女人,正是之前与佐藤美惠子一同出现过的忍者。
“苏兄!”成大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霍俊龙将情况简要说明,成大器眉头紧皱:“看来他们也在四处收集碎片。我们得加快速度了。”两人商议后,决定当晚潜入“云纹斋”夺回瓷片。
深夜,月光被云层遮蔽,整个街道笼罩在一片黑暗中。霍俊龙和成大器翻过古董店的围墙,轻轻推开虚掩的后门。
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古董,却不见那片关键的瓷片。就在他们仔细搜寻时,突然听到地下室传来说话声。
“这些碎片还差最后一块就能拼凑完成。”一个男人用日语说道。霍俊龙和成大器对视一眼,悄悄靠近地下室入口。
借着门缝透出的微光,他们看到中年人正将瓷片放入一个锦盒,旁边的桌子上,已经拼出了大半个青花图案。
“动手!”霍俊龙低声道。两人踹开房门冲了进去,中年人反应迅速,抓起手枪就射。成大器举枪还击,霍俊龙则趁机冲向桌子。就在他即将拿到锦盒时,一道寒光闪过,那个穿和服的忍者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中的武士刀直刺而来。
霍俊龙侧身躲过,与忍者展开搏斗。对方身手矫健,招招致命,霍俊龙左臂被划出一道口子,鲜血渗出。成大器解决掉中年人后,立刻加入战斗,两人合力终于将忍者制服。然而,当他们打开锦盒时,却发现里面只剩下几片普通的瓷片——真正的元青花残片早已被转移。
“不好,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霍俊龙脸色大变。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刺耳的警笛声。原来有人听到枪声报了警,租界巡捕房的人正在包围这里。霍俊龙和成大器只好迅速撤离,在巷子里与赶来接应的阿宝汇合。
“霍俊龙,我打听到一个消息。”阿宝气喘吁吁地说,“法租界的慈善拍卖会上,将出现一件神秘的瓷器拍品,很可能与元青花有关。”霍俊龙眼睛一亮,立刻做出决定:“不管真假,我们都要去看看。不过这次得小心,日本人肯定也会得到消息。”
拍卖当晚,霍俊龙乔装成富商,带着成大器和阿宝进入会场。大厅内灯火辉煌,各界名流云集,其中不乏日本人的身影。随着拍卖师的木槌落下,一件件古董被拍出高价。终于,一件盖着红绸的瓷器被推上展台。
霍俊龙接过名单,目光扫过最上方的名字——顾文渊。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收藏家,手中据说藏有一件能揭开惊天秘密的元代青花瓷。难道日本人真正想要的,是这件瓷器?
我们必须抢在日本人之前找到顾老先生!霍俊龙当机立断。然而,当众人赶到顾府时,却发现这里早已一片狼藉。管家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地说:日本人...抢走了青花…还有老爷……
霍俊龙在书房里仔细搜索,终于在暗格里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日记。泛黄的纸页上,顾文渊用颤抖的笔迹写道:元青花中藏有…南宋皇室秘宝的线索…日本人觊觎已久。
原来如此!霍俊龙恍然大悟,他们想要的不是瓷器本身,而是藏在其中的秘密!他转头对众人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件元青花,绝不能让日本人得逞!
然而,线索却在此处中断。日本人似乎早有准备,将所有知情者都灭了口。霍俊龙整日泡在图书馆和古董行,翻阅古籍,寻访老匠人,终于在一本明代方志中找到了蛛丝马迹。
根据记载,这件元青花是南宋皇室为了躲避战乱,命人特制的藏宝图。瓷器上的纹饰暗藏玄机,只有集齐特定的碎片,才能拼凑出真正的藏宝地点。而这个地点,据说藏着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武器。
如果让日本人得到这个秘密,后果不堪设想。霍俊龙将情报汇总后,神色严峻,我们必须在他们之前找到所有碎片,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夜色渐深,黄浦江的汽笛声呜咽着穿过雨幕。霍俊龙站在窗前,望着对岸闪烁的霓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守护住这份千年的秘密,绝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而在暗处,一双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更大的危机,正在黑暗中悄然逼近。
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城隍庙的飞檐,霍俊龙穿着长衫,在古玩市场的摊位间穿梭。手中攥着的元代方志被雨水浸得发皱,他的目光不断扫过摊位上的瓷器,试图从万千碎片中寻找到那几片关键的青花残片。自得知元青花的秘密后,他与成大器、阿宝兵分三路,在上海滩的各个角落展开搜寻。
“这位先生,看看我这对明代青花碗?”一个摊主殷勤地招呼道。霍俊龙摇头,正要转身离开,却瞥见摊位角落的木盒里躺着一片瓷片。蓝白相间的缠枝莲纹,与方志中描述的元青花纹饰竟有几分相似。他不动声色地拿起瓷片,借着昏暗的天光细看,边缘的磨损痕迹和釉面的开片都透着岁月的痕迹。
“老板,这片残片怎么卖?”霍俊龙尽量让语气显得随意。摊主眼睛一亮:“先生好眼力!这可是正宗的元青花残片,五百大洋!”话音未落,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戴着白手套的手,抢先将瓷片拿走。霍俊龙抬头,只见一个戴着礼帽的中年人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魁梧的保镖。
“抱歉,我先看上的。”中年人将瓷片收入怀中,转身离去。霍俊龙心中一紧,知道此人定是日本人的眼线,立刻悄悄跟上。穿过几条弄堂,中年人走进一家挂着“云纹斋”招牌的古董店。霍俊龙在对面茶楼坐下,掏出微型望远镜观察,只见店内走出一个穿和服的女人,正是之前与佐藤美惠子一同出现过的忍者。
“苏兄!”成大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霍俊龙将情况简要说明,成大器眉头紧皱:“看来他们也在四处收集碎片。我们得加快速度了。”两人商议后,决定当晚潜入“云纹斋”夺回瓷片。
深夜,月光被云层遮蔽,整个街道笼罩在一片黑暗中。霍俊龙和成大器翻过古董店的围墙,轻轻推开虚掩的后门。
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古董,却不见那片关键的瓷片。就在他们仔细搜寻时,突然听到地下室传来说话声。
“这些碎片还差最后一块就能拼凑完成。”一个男人用日语说道。霍俊龙和成大器对视一眼,悄悄靠近地下室入口。
借着门缝透出的微光,他们看到中年人正将瓷片放入一个锦盒,旁边的桌子上,已经拼出了大半个青花图案。
“动手!”霍俊龙低声道。两人踹开房门冲了进去,中年人反应迅速,抓起手枪就射。成大器举枪还击,霍俊龙则趁机冲向桌子。就在他即将拿到锦盒时,一道寒光闪过,那个穿和服的忍者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手中的武士刀直刺而来。
霍俊龙侧身躲过,与忍者展开搏斗。对方身手矫健,招招致命,霍俊龙左臂被划出一道口子,鲜血渗出。成大器解决掉中年人后,立刻加入战斗,两人合力终于将忍者制服。然而,当他们打开锦盒时,却发现里面只剩下几片普通的瓷片——真正的元青花残片早已被转移。
“不好,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霍俊龙脸色大变。就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刺耳的警笛声。原来有人听到枪声报了警,租界巡捕房的人正在包围这里。霍俊龙和成大器只好迅速撤离,在巷子里与赶来接应的阿宝汇合。
“霍俊龙,我打听到一个消息。”阿宝气喘吁吁地说,“法租界的慈善拍卖会上,将出现一件神秘的瓷器拍品,很可能与元青花有关。”霍俊龙眼睛一亮,立刻做出决定:“不管真假,我们都要去看看。不过这次得小心,日本人肯定也会得到消息。”
拍卖当晚,霍俊龙乔装成富商,带着成大器和阿宝进入会场。大厅内灯火辉煌,各界名流云集,其中不乏日本人的身影。随着拍卖师的木槌落下,一件件古董被拍出高价。终于,一件盖着红绸的瓷器被推上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