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某条霓虹闪烁、人声鼎沸的繁华街道上,一间挂着“陈记茶餐厅”褪色招牌的铺面,悄然间换了主人。
铺面的原主陈伯,脸上带着几分喜悦与解脱交织的神情,正忙着将最后几件私人物品打包。
他移民海外的手续已然办妥,只待交割完毕便启程。因此,当年轻靓丽的弥微带着林子诺以十足的诚意出现。提出以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盘下这间铺子时,陈伯几乎是乐呵呵地一口应承下来。
对他来说,这简直是瞌睡遇上了枕头,省去了讨价还价的麻烦,又得了实惠,交割过程异常顺利。
这间铺子本就是个经营多年的食肆,格局方正,灶台、水槽、油烟管道一应俱全,只是岁月侵蚀下显得有些陈旧油腻。
林子诺接手后,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她请来装修师傅,指着店内布局交代:“灶台、冷柜位置不动,主要把墙面地面瓷砖重新铺过,油污彻底清掉,再粉刷一新。门头招牌拆掉,换上新的。”
工程量不大,重点在于翻新和清洁,师傅估摸着,最多十来天半个月工夫,便能焕然一新,开门迎客。
买下这个铺子,是林子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特意为外公和小舅准备的。
两人为了生计,无论寒暑,推着简陋的手推车在街边叫卖手工捶打的鱼丸。
警察巡查时提心吊胆地躲避,街头混混滋扰时忍气吞声地“上贡”,那份辛苦与心酸,一般人难以体会。
前世,是这两位至亲在自己一家艰难之时伸出援手,将全家人接到香江。不仅提供安身之所,更慷慨地赠予房产、公司股份,还资助自己完成了大学学业,可以说是恩情如山。
如今,让林子诺重生回到了外公和小舅尚未发迹、仍在街头辛苦打拼的微时。这份恩情,终于有机会可以回报一二了!
一个稳定的铺面,至少能让他们结束风吹日晒、担惊受怕的流动摊贩生涯,有个遮风挡雨的固定营生,不必再受那些无谓的欺辱与盘剥。
与外公和小舅相认的过程,充满了泪水和难以置信的激动。当林子诺准确地说出母亲江爱玲的闺名和旧事,拿出那张素描的画像时。
两人瞬间红了眼眶,血脉亲情的力量冲垮了十几年的隔阂,外公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林子诺的手腕,小舅则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们最迫切的念头,就是立刻、马上启程回国,去看望那失散了十几年的女儿(姐姐)。
那份压抑了太久的思念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阻挡。
将铺面的装修事宜仔细交代给可靠的施工人员后,林子诺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归心似箭的外公、小舅,以及一直陪伴在侧的弥微,踏上了北归京城的旅途。
飞机降落在京城机场,阔别经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外公和小舅的眼神里充满了近乡情怯的复杂情绪。
林子诺先将二人安排在一家干净整洁的中高档酒店住下。
虽然弥微热情地邀请大家去她家落脚,但林子诺微笑着婉拒了。
她心里很明白,自己此刻也是以客人身份暂居在弥家,贸然再带二位亲人回去,无论于礼于情,都极不合适。
林建国经历了一番手术之后,身体虽然还不能下地走路,但恢复的进程却极为顺利良好。
此时,他已经出院,住在弥家宽敞舒适的四合院里。
每天他都非常积极地进行着医生指导的康复训练,锻炼着腿部力量。
眼看距离农历新年已经没剩下多少日子,林家人私下里商量着,等这个年一过,便启程返回东北的老家。
虽然弥家招待得十分周到热情,但长期住在别人家中,无论是行动还是说话,大家都感觉有些拘谨和不自在,远不如在自己家里随心所欲。
尤其弥家所在的这片区域,环境肃穆,戒备森严,高高的院墙和偶尔可见的巡逻警卫无声地昭示着这里的特殊性。
周围的邻居也都是权贵大人物,出入皆有讲究。这种氛围,对于习惯了在东北小村庄里自由自在、邻里间热络串门的林家来说,实在有些不适应,总觉得自己与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林子诺和弥微一起走进来时,正在院子里玩耍的林子明和林子依立刻就发现了她们的身影。
“大姐!”林子明眼睛一亮,第一个喊出声。
“大姐!”林子依也紧跟着欢呼起来,小脸上瞬间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两个孩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鸟,立刻丢下手里刚捏了一半的雪球和插着枯枝当手臂的小雪人。飞快地朝着林子诺飞奔过来,小棉鞋踩在薄薄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他们一左一右,像两颗小炮弹似的冲进林子诺怀里,紧紧抱住她的腰,仰着小脑袋,亲昵地蹭着她。
林子诺被弟弟妹妹的热情撞得微微晃了一下,随即也开心地笑起来,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她伸出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林子明被冷风吹得微红的耳朵,又揉了揉林子依柔软的发顶。
“奶奶和爸爸妈妈呢?”
“屋里呢!”林子明抢着回答,手指向主屋的方向,“奶奶说外面冷飕飕的,她骨头缝里都进风。爸爸怕妈妈冻着,妈妈也怕爸爸刚出院着凉,他们都在屋里聊天呢!”
“哦,知道外面冷,你们两人倒是不怕,还在院子里疯玩?”林子诺失笑,伸手轻轻捏了捏林子明冻得有点冰凉的小脸蛋。语气里带着宠溺的责备,但并没有真的生气。
京城的冬日虽然也寒气袭人,北风刮在脸上有些刺刺的,但和东北老家那种冰封千里、呵气成霜、动辄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比起来,在她看来,这点冷意实在算不得什么,还差得远呢。
和弥微拉着两小走进主屋,首先向着一众长辈们问好。
林子诺这才将江爱玲拉到一边。
“怎么神神秘秘的?”江爱玲好笑道。
“妈妈,我带你去见两个人。”
喜欢重生年代:我靠狩猎富甲一方
铺面的原主陈伯,脸上带着几分喜悦与解脱交织的神情,正忙着将最后几件私人物品打包。
他移民海外的手续已然办妥,只待交割完毕便启程。因此,当年轻靓丽的弥微带着林子诺以十足的诚意出现。提出以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盘下这间铺子时,陈伯几乎是乐呵呵地一口应承下来。
对他来说,这简直是瞌睡遇上了枕头,省去了讨价还价的麻烦,又得了实惠,交割过程异常顺利。
这间铺子本就是个经营多年的食肆,格局方正,灶台、水槽、油烟管道一应俱全,只是岁月侵蚀下显得有些陈旧油腻。
林子诺接手后,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她请来装修师傅,指着店内布局交代:“灶台、冷柜位置不动,主要把墙面地面瓷砖重新铺过,油污彻底清掉,再粉刷一新。门头招牌拆掉,换上新的。”
工程量不大,重点在于翻新和清洁,师傅估摸着,最多十来天半个月工夫,便能焕然一新,开门迎客。
买下这个铺子,是林子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特意为外公和小舅准备的。
两人为了生计,无论寒暑,推着简陋的手推车在街边叫卖手工捶打的鱼丸。
警察巡查时提心吊胆地躲避,街头混混滋扰时忍气吞声地“上贡”,那份辛苦与心酸,一般人难以体会。
前世,是这两位至亲在自己一家艰难之时伸出援手,将全家人接到香江。不仅提供安身之所,更慷慨地赠予房产、公司股份,还资助自己完成了大学学业,可以说是恩情如山。
如今,让林子诺重生回到了外公和小舅尚未发迹、仍在街头辛苦打拼的微时。这份恩情,终于有机会可以回报一二了!
一个稳定的铺面,至少能让他们结束风吹日晒、担惊受怕的流动摊贩生涯,有个遮风挡雨的固定营生,不必再受那些无谓的欺辱与盘剥。
与外公和小舅相认的过程,充满了泪水和难以置信的激动。当林子诺准确地说出母亲江爱玲的闺名和旧事,拿出那张素描的画像时。
两人瞬间红了眼眶,血脉亲情的力量冲垮了十几年的隔阂,外公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林子诺的手腕,小舅则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们最迫切的念头,就是立刻、马上启程回国,去看望那失散了十几年的女儿(姐姐)。
那份压抑了太久的思念之情,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阻挡。
将铺面的装修事宜仔细交代给可靠的施工人员后,林子诺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归心似箭的外公、小舅,以及一直陪伴在侧的弥微,踏上了北归京城的旅途。
飞机降落在京城机场,阔别经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外公和小舅的眼神里充满了近乡情怯的复杂情绪。
林子诺先将二人安排在一家干净整洁的中高档酒店住下。
虽然弥微热情地邀请大家去她家落脚,但林子诺微笑着婉拒了。
她心里很明白,自己此刻也是以客人身份暂居在弥家,贸然再带二位亲人回去,无论于礼于情,都极不合适。
林建国经历了一番手术之后,身体虽然还不能下地走路,但恢复的进程却极为顺利良好。
此时,他已经出院,住在弥家宽敞舒适的四合院里。
每天他都非常积极地进行着医生指导的康复训练,锻炼着腿部力量。
眼看距离农历新年已经没剩下多少日子,林家人私下里商量着,等这个年一过,便启程返回东北的老家。
虽然弥家招待得十分周到热情,但长期住在别人家中,无论是行动还是说话,大家都感觉有些拘谨和不自在,远不如在自己家里随心所欲。
尤其弥家所在的这片区域,环境肃穆,戒备森严,高高的院墙和偶尔可见的巡逻警卫无声地昭示着这里的特殊性。
周围的邻居也都是权贵大人物,出入皆有讲究。这种氛围,对于习惯了在东北小村庄里自由自在、邻里间热络串门的林家来说,实在有些不适应,总觉得自己与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林子诺和弥微一起走进来时,正在院子里玩耍的林子明和林子依立刻就发现了她们的身影。
“大姐!”林子明眼睛一亮,第一个喊出声。
“大姐!”林子依也紧跟着欢呼起来,小脸上瞬间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两个孩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鸟,立刻丢下手里刚捏了一半的雪球和插着枯枝当手臂的小雪人。飞快地朝着林子诺飞奔过来,小棉鞋踩在薄薄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他们一左一右,像两颗小炮弹似的冲进林子诺怀里,紧紧抱住她的腰,仰着小脑袋,亲昵地蹭着她。
林子诺被弟弟妹妹的热情撞得微微晃了一下,随即也开心地笑起来,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她伸出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林子明被冷风吹得微红的耳朵,又揉了揉林子依柔软的发顶。
“奶奶和爸爸妈妈呢?”
“屋里呢!”林子明抢着回答,手指向主屋的方向,“奶奶说外面冷飕飕的,她骨头缝里都进风。爸爸怕妈妈冻着,妈妈也怕爸爸刚出院着凉,他们都在屋里聊天呢!”
“哦,知道外面冷,你们两人倒是不怕,还在院子里疯玩?”林子诺失笑,伸手轻轻捏了捏林子明冻得有点冰凉的小脸蛋。语气里带着宠溺的责备,但并没有真的生气。
京城的冬日虽然也寒气袭人,北风刮在脸上有些刺刺的,但和东北老家那种冰封千里、呵气成霜、动辄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比起来,在她看来,这点冷意实在算不得什么,还差得远呢。
和弥微拉着两小走进主屋,首先向着一众长辈们问好。
林子诺这才将江爱玲拉到一边。
“怎么神神秘秘的?”江爱玲好笑道。
“妈妈,我带你去见两个人。”
喜欢重生年代:我靠狩猎富甲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