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东亚式的 “崇拜”-《末世两界倒爷》

  H 国的演艺圈从来不是纯粹的舞台。从元代将戏子划入 “贱籍”,到清代严禁伶人议政,再到现代资本与官僚的双重绞杀,这片土地的统治者始终深谙一个道理:民众的崇拜必须指向 “正确” 的对象。寺庙里的香火可以鼎盛,祠堂里的牌位可以供奉,但聚光灯下的明星若想收获超出 “娱乐” 范畴的狂热,便是在触碰权力的禁区。

  “一群人对着戏子山呼海啸,那朝堂的龙椅还坐得稳?” 这是方州市的领导在内部会议上的话,道出了核心逻辑,也是来自H国核心圈子的不言而喻。他们允许亓雪回乡演出,甚至刻意拔高规格,不过是想将这份 “崇拜” 收编 —— 让她的光环为 H 国的科技合作背书,为日月科技与本土企业的联姻站台,最终转化为体制的合法性注脚。若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是穿着中山装的政客,他们只会嫌欢呼声不够响亮。

  -----------------------------------

  亓雪的车队驶过中州大道时,方州的天空蓝得有些失真。昨夜刚下过雨,街道被冲刷得如同镜面,连垃圾桶的摆放都精确到厘米。两侧的人群穿着统一的白色 T 恤,手里举着印着 “欢迎亓雪回家” 的应援牌,每间隔三米就有一个捧着鲜花的孩子,动作整齐得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李君悦是亓雪高中的同学。原本已经进入了上京某家单位工作,却被派来做这次和亓雪接触的接待员。看样子就知道是上面的特殊安排了。她一直在用很官方的话语讲述方州市为了亓雪今天的种种安排。

  “这是咱们市的‘文明示范街’,为了今天特意改造的。” 李君悦的声音带着程式化的热情,她指着路边的广告牌,“你看,这上面是日月科技和咱们的量子计算合作项目,下个月就要奠基了。”

  广告牌上,亓雪穿着改良汉服的笑脸旁边,赫然印着 “日月重工 ×H 国航天” 的标语,背景是正在建设的粒子对撞机。她忽然想起小时候,这条街的墙上满是 “专治*病” 的小广告,拐角的馄饨摊总飘着葱花香气。

  “记得三中门口的老槐树吗?” 亓雪试图岔开话题。

  “砍了。” 李君悦说得轻描淡写,“影响市容,换成了景观灯。”

  车队经过市第三小学时,亓雪看到校门口的石狮子被换成了不锈钢雕塑,造型是她演唱《星途》时的剪影。她下意识地打开车窗,挥手将一束向日葵扔向人群 —— 那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花。然而,花束落在一个戴红领巾的男孩面前,他只是机械地弯腰捡起,递给身后的老师,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们不是粉丝。” 亓雪关上窗,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真正的粉丝会尖叫,会争抢,会把花瓣夹进课本里珍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呼吸都保持着统一的频率。

  李君悦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都是来看你的市民,太激动了,有点紧张。”

  -------------------------------------

  第一站是方州市实验小学。操场上的红色塑胶跑道崭新得刺眼,原本的杂草被连根拔起,取而代之的是全息投影设备。亓雪的团队运来的舞台灯光还没架设好,校方早已搭好了一个铺着红地毯的主席台,背景板上 “热烈欢迎民族天后亓雪莅临指导” 的字样,比昨天刚拆下的“实验小学百年校庆” 醒目十倍。

  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操场边缘的塑料凳上,背挺得笔直。而主席台前的第一排,却坐着一群与这里格格不入的人:穿香奈儿套装的女人拿着 LV 手包,戴劳力士的男人对着全息投影指点江山,一个约莫十岁的女孩戴着翡翠耳环 —— 冯俊的目光扫过那对耳环时,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

  那是 “帝王绿” 级别的翡翠,在苏富比的拍卖价超过千万美元。一个小学生戴这种耳环?

  “都是市里的领导家属。” 伪装成保镖的冯俊,听到李君悦向亓雪解释,“孩子们放假,特意来感受一下文化氛围。”

  亓雪演唱《童谣》时,操场上的学生们跟着伴奏拍手,节奏精准得像节拍器。而第一排的贵妇们却在低声交谈,有人拿出手机刷股票,有人对着镜子补口红。当她唱到 “青石板路槐花香” 时,那个戴翡翠耳环的女孩突然大喊:“妈妈,我要吃哈根达斯!”

  她的母亲立刻呵斥:“别捣乱,这是政治任务。”

  冯俊站在舞台侧面的阴影里,指尖凝聚起一丝至高天能量。他能看到这些 “领导家属” 身上的能量场 —— 贪婪、傲慢,还有对亓雪的轻视。他们不是来听歌的,是来展示特权的,是来向日月科技传递信号的:看,你的人在我们的地盘上,就得按我们的规则来。

  演出间隙,一个秃顶男人走上台,握着亓雪的手说了十分钟,内容全是 “感谢日月科技对 H 国的支持”,最后还强行让她为合作项目奠基铲土。亓雪的指尖泛白,却始终保持着微笑,像一尊精致的木偶。

  喜欢末世两界倒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