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巧合得有点过分-《我觉醒了修仙面板》

  三天时间,几棵鲜花从根系到枝条,都变得相当粗壮。

  亏得陈景乐家这边平时没什么人过来,注意到的人不多,而陈文杰又是个粗心大意的,没怎么留意。

  估计再过一星期,就差不多能长成他想要的形状。

  俗话说:“想爆花,先横拉。”

  所谓横拉,就是将爬墙的月季枝条去掉叶子后,一条条横拉绑定在墙上,并且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大约15厘米。

  最好有铁丝网辅助。

  他就是先挂好铁丝网再绑定。

  枝条芽点全部朝上,尽量做到规格工整。这样便可以打破顶端优势,尽可能开出更多的花。

  正常情况下,从种下去到开出满墙花朵,往往需要两三年。

  陈景乐这里肯定不用。

  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定时查看花的生长状态,撕掉多余的叶子,需要浇水的时候再浇点水。

  就这样,几天时间,爬墙月季区域的枝条,已经基本布满整面墙。

  剩下时间等着长侧芽就行。

  “侧芽再长满,彻底铺满整面墙壁,就可以进入开花阶段了。”

  他对这个生长速度很满意。

  而大门两边的两棵胭脂扣,同样长势良好,已经顺利完成拱门搭桥。

  这生长速度比春笋还夸张。

  最夸张的是种在水缸里的那棵漳红樱,由于不需要它抽枝条,只需要一根主干往上长就行,这会儿最底下已经有小臂粗,三天时间直接变老桩。

  顶端末梢更是爬到二楼与窗户对其的高度。

  这个高度对陈景乐来说,挺合适的,没必要非得爬到二楼楼顶。

  “就先这样吧,接下来的时间用来长侧芽、垂枝,以及开花。”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中进行。

  ……

  晚上继续收集月华露。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连续两个月圆之夜,虽然有点阴天,但是没有下雨,浓郁的月华,让陈景乐爽到了。

  在他特意延长收集时间的情况下,再次打破纪录,连续两天均攫取到四滴月华露!

  不过从十七开始,月亮就开始缩小,等再过一星期,就该看不到了。

  时间上还是挺紧迫的。

  加上下雨影响,能收益多一滴是一滴,为此他宁愿这两天先辛苦一点。

  况且春风雨露已经无法攫取,这段时间,他甚至都没给自己预留服用稀释月华露的量,全部用在植物上面。

  先把灵植这块搞好再说。

  接下来两天。

  除了正常修炼外,陈景乐其余时间基本放在庭院花卉以及果园菜园上面。

  先前网上购买的药材,到手一部分,质量确实比在本地药店买的好不少。

  不过由于还未全部到齐,因此养颜丹跟蕴阳丹暂时没法开炼,好在陈景乐并不着急,目前手头上的事情就挺多的。

  此外还有一件事。

  他才知道,原来李诗茗是二中的老师,目前在教初一年级语文。

  “二中……”

  陈景乐有些意外,他初中就是在二中读的。

  江北二中的初中部教学质量还可以,给江北中学、江北实验高中、南东省实验中学江北校区、师院附中等学校,输送了不少高质量生源。

  但是高中部嘛,就有点拉垮了。

  而且是一年比一年拉垮,现在本科率都堪忧,如果不是有艺术生跟体育生在撑着,更加难看。

  本来整个江北教学质量都不怎么样,在全省范围内属于中下水平。

  高中阶段优秀生源,基本被前面几所省级重点高中给抢走了,加上二中自身高中部师资力量又很一般,这种情况下,想要交出一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高考答卷,几乎不可能。

  陈景乐又是怎么知道李诗茗是二中老师的呢?

  说来凑巧,他这种几年都不看一次朋友圈的人,偶然间手滑点开,恰好看到李诗茗发的班上学生的照片合集,地点定位显示是江北二中。

  于是好奇问了一嘴。

  没想到李诗茗真是二中的老师。

  ……

  陈景乐忍不住问:“请问你认识李玉凤老师吗?她还在不在二中教书?”

  他说的李玉凤老师,是他当年的班主任。

  算算时间,如果还在一线岗位教学的话,这会儿已经快退休了。

  李诗茗惊讶:“你认识李玉凤老师?”

  陈景乐哂然一笑:“我初中在二中读过,08级的。”

  “啊?真的假的?!”

  网络那头,李诗茗瞪大眼睛,这回是真惊呆了。

  陈景乐问:“凤姨现在是什么情况?还是年级主任吗?”

  李诗茗当即高兴回答:“是的,也有在带学生。今年带的初一8班,此外还兼任7班语文老师。我则负责5班跟6班。我俩在同一个办公室。”

  那就是同事咯?

  万万没想居然还能有这一层联系。

  让人甚是意外,巧合得有点过分。

  “我当初就是初一8班。”陈景乐笑着回复,心头感慨。

  又问了几个当时的老师的名字,有的还在二中,有的大概是调走了。

  甚至还有一位老师,前些年已经因病逝世。

  陈景乐默然轻叹。

  毕业后他就没回学校看过,觉得自己混得不行,没脸回去。

  其实那会儿班主任李玉凤对他挺照顾的,可惜他自己不争气,中考考不好,高中也不好好学。

  小时候看着满墙奖状,总以为自己长大后能出人头地,结果发现想多了,蹉跎到30岁,依旧高不成低不就。

  好在现在心态好了很多,之前真的很焦虑。

  陈景乐跟李诗茗打听一番后,安心不少。

  两人从教学楼一楼的光荣榜,聊到学校食堂,新建的体育馆等等。

  李诗茗笑问:“有想过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吗?”

  “看情况吧。”陈景乐不置可否。

  这么多年没见面,估计凤姨早就忘记有他这么一个学生了。

  毕竟每一届学生都不少,几十年下来,好几千人呢,哪能记住那么多。

  他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

  之前的同学也不怎么联系了。

  初高中同学几乎每年都有聚会,然而他基本不参与。

  像这种场合,一般都是混得比较成功的同学当主角,剩下的负责当绿叶。

  虽然没有起点小说里,同学聚会必出现的反派装逼挑衅、然后被男主打脸震惊全场的情况出现,但味道跟读书时候比起来,确实已经大不相同。

  去过一次后,感觉实在没意思,就懒得去了。

  只有两次同学婚礼他去参加,席间大家才想起有这么一个人,惊讶他变化之大。

  李诗茗没有纠结,只是高兴二人之间,又多了一丝奇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