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谎。”南意觉得自己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你该不会是故意来看我的吧?”
她凑上前,借着月光想要看清楚他的神色。
少年脸色微红:“我没有!”
“说谎的人鼻子会长长的。”南意歪头。
刘彻别扭地转过脸,他已经不是小孩了,这种话对他来说根本不会吓到他。
“我知道你没故意来看我。”南意轻啧一声,“你是有意的。”
“像我这般美貌的人,你想看我也是情理之中。”南意对自己十分欣赏。
看着刘彻慌乱逃离的身影,南意收回了目光。
不经逗,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好玩。
在刘彻十五岁的时候,景帝的身体便已经明显不行了。
他下旨提前为刘彻行冠礼,冠礼结束便将他和南意的婚事提上日程。
这样等他死后,两人就不必为他守孝三年,这样南意皇后的位置不会出现意外。
南意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外甥女,也让他和姐姐之间变得没有那么生疏。
他这个儿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帝王,但景帝不确定他是否会是一个很好的夫君。
景帝拖着自己的病体,为刘彻举办了加冠礼。
又看着两人成了亲。
彻儿虽然年少,但他十分聪慧。加上有姐姐辅佐,他的皇位肯定可以更加稳固。
景帝现在就怕窦太后出手,他恨窦太后偏心,这么多年两人中间依旧有着嫌隙。
而且母后不止一次地旁敲侧击,想让他立刘武为皇太弟。
这件事被他否决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差。
景帝怕自己病重时母后会作妖,只有姐姐可以制衡她。
他的身体现在变得很差,在看着两人成亲后就彻底倒了下来。
此时的刘彻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比南意高了半个头。
看着身穿红色嫁衣的南意,刘彻眼神一直没有移开。
直到现在,他的心才真正落下来。
他终于娶到了她,也将站在她的身边。
只有他才可以站在这个位置。
这份特殊,让刘彻心里开出了花。
“你在发愣什么?”南意问道,“快让人进来给我把头饰卸掉。”
挂在她的头上真的很沉。
“我,我来吧。”
刘彻轻轻伸手,他的动作并不熟练,卸的东一只西一只。
“真笨。”
虽然被南意这么说,但刘彻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南意见他这样,看来是真的傻了。
两人洗漱完,南意直接盖着被子卷到了里面。
“我不跟小孩一块睡觉。”南意说道。
小,小孩?
刘彻有些沉默,他现在提前行了冠礼,按年龄来说确实还是个小孩。
他没有离开,默默地拿着自己的被子睡在了外侧。
景帝倒下,临死前他只想看到母后会同自己道歉。
但此时的窦太后只想着让刘武当皇太弟,觉得景帝不如刘武贴心。
窦太后想让刘武当皇太弟,这样她的儿子依旧是皇帝。
如果是孙子继位,中间却隔了一层。
馆陶对此十分不赞同,如果是刘彻继位,那她的女儿就是皇后。
“你弟弟依旧是皇帝,等刘武走后再让刘彻继位,阿娇不还是皇后吗?”窦太后说道。
她想的很好,但谁能保证刘武当上皇帝之后不会有别的想法?
这么多年,母女两个依旧没有达成共识。
刘武还不知道在皇帝的位置上待多久,而且他以后若是有了孩子,她们阿娇就要和皇后失之交臂了。
窦太后想要告诉馆陶,刘武不会有孩子。
但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她犹豫很久,最终选择不告诉馆陶。
这是她动的手,窦太后不想让馆陶知道自己的这一面。
馆陶不知道窦太后的想法,她见无法动摇母后的想法,于是便派人追杀刘武。
她没有让人要他的命,只是捅了他一刀,顺便下药让他重伤昏迷。
景帝到死都没有和窦太后和解。
他留了一道遗诏,送到了馆陶手中。
景帝撑着最后一口气对馆陶说道:“姐姐,谢谢你。”
他知道馆陶做的这一切,甚至还背上了恶名。
虽然馆陶有她自己的私心,但这却让景帝感受到了被爱护。
他想问问母后她究竟有没有心疼过自己,但她却仍旧在想立皇太弟的事情。
只有姐姐,真的在为他即将离世而难过。
“若是以后两个孩子感情破裂,你就把这个遗诏拿出来。”
景帝闭上眼睛:“答应你的,我不会食言。”
这道遗诏,是不可废后的旨意。
以后就算是别人的孩子继位,有这道遗诏在,她永远都会是太后。
身为皇帝无法掌控人心,但可以保证一个人的荣华。
窦太后在听到景帝去世的消息后,她脑中空白一片。
她总说这个儿子不如刘武贴心活泼,还总是爱犯犟脾气。
之前她也是因为他反对自己而生气。
当她真的听到对方去世后,窦太后感觉自己呼吸一滞。
她哭不出来,若非有人搀扶,她此时都已经站不稳了。
窦太后偏心,但景帝是她亲生的孩子。
她又怎么可能不会难过。
看着已经没了生气的儿子,窦太后轻轻说了声抱歉。
是她没有将一碗水端平,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局面。
直到现在,窦太后才低下了头。
但她面前的人已经听不到这句话了。
他永远地离开了。
刘彻顺利登上了帝位,窦太后泄了气,没有再因为这件事和馆陶斗气。
儿子已经离开了,她不想再和女儿反目。
她想,等她快死的时候,她再将那个秘密告诉馆陶。
到时候她就要死了,她也不会再纠结自己的孩子是否觉得她狠毒。
她会宠爱刘武,因为他是个很贴心懂事的孩子。
但窦太后不会允许他威胁自己的地位,在她心里,没有谁比她自己更重要。
窦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王娡成了太后。
身为太子妃的南意被刘彻封为了皇后。
皇后的册封礼和他登基的典礼一起进行。
他和她一起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看着这些人朝自己跪拜,南意彻底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她凑上前,借着月光想要看清楚他的神色。
少年脸色微红:“我没有!”
“说谎的人鼻子会长长的。”南意歪头。
刘彻别扭地转过脸,他已经不是小孩了,这种话对他来说根本不会吓到他。
“我知道你没故意来看我。”南意轻啧一声,“你是有意的。”
“像我这般美貌的人,你想看我也是情理之中。”南意对自己十分欣赏。
看着刘彻慌乱逃离的身影,南意收回了目光。
不经逗,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好玩。
在刘彻十五岁的时候,景帝的身体便已经明显不行了。
他下旨提前为刘彻行冠礼,冠礼结束便将他和南意的婚事提上日程。
这样等他死后,两人就不必为他守孝三年,这样南意皇后的位置不会出现意外。
南意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外甥女,也让他和姐姐之间变得没有那么生疏。
他这个儿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帝王,但景帝不确定他是否会是一个很好的夫君。
景帝拖着自己的病体,为刘彻举办了加冠礼。
又看着两人成了亲。
彻儿虽然年少,但他十分聪慧。加上有姐姐辅佐,他的皇位肯定可以更加稳固。
景帝现在就怕窦太后出手,他恨窦太后偏心,这么多年两人中间依旧有着嫌隙。
而且母后不止一次地旁敲侧击,想让他立刘武为皇太弟。
这件事被他否决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差。
景帝怕自己病重时母后会作妖,只有姐姐可以制衡她。
他的身体现在变得很差,在看着两人成亲后就彻底倒了下来。
此时的刘彻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比南意高了半个头。
看着身穿红色嫁衣的南意,刘彻眼神一直没有移开。
直到现在,他的心才真正落下来。
他终于娶到了她,也将站在她的身边。
只有他才可以站在这个位置。
这份特殊,让刘彻心里开出了花。
“你在发愣什么?”南意问道,“快让人进来给我把头饰卸掉。”
挂在她的头上真的很沉。
“我,我来吧。”
刘彻轻轻伸手,他的动作并不熟练,卸的东一只西一只。
“真笨。”
虽然被南意这么说,但刘彻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南意见他这样,看来是真的傻了。
两人洗漱完,南意直接盖着被子卷到了里面。
“我不跟小孩一块睡觉。”南意说道。
小,小孩?
刘彻有些沉默,他现在提前行了冠礼,按年龄来说确实还是个小孩。
他没有离开,默默地拿着自己的被子睡在了外侧。
景帝倒下,临死前他只想看到母后会同自己道歉。
但此时的窦太后只想着让刘武当皇太弟,觉得景帝不如刘武贴心。
窦太后想让刘武当皇太弟,这样她的儿子依旧是皇帝。
如果是孙子继位,中间却隔了一层。
馆陶对此十分不赞同,如果是刘彻继位,那她的女儿就是皇后。
“你弟弟依旧是皇帝,等刘武走后再让刘彻继位,阿娇不还是皇后吗?”窦太后说道。
她想的很好,但谁能保证刘武当上皇帝之后不会有别的想法?
这么多年,母女两个依旧没有达成共识。
刘武还不知道在皇帝的位置上待多久,而且他以后若是有了孩子,她们阿娇就要和皇后失之交臂了。
窦太后想要告诉馆陶,刘武不会有孩子。
但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她犹豫很久,最终选择不告诉馆陶。
这是她动的手,窦太后不想让馆陶知道自己的这一面。
馆陶不知道窦太后的想法,她见无法动摇母后的想法,于是便派人追杀刘武。
她没有让人要他的命,只是捅了他一刀,顺便下药让他重伤昏迷。
景帝到死都没有和窦太后和解。
他留了一道遗诏,送到了馆陶手中。
景帝撑着最后一口气对馆陶说道:“姐姐,谢谢你。”
他知道馆陶做的这一切,甚至还背上了恶名。
虽然馆陶有她自己的私心,但这却让景帝感受到了被爱护。
他想问问母后她究竟有没有心疼过自己,但她却仍旧在想立皇太弟的事情。
只有姐姐,真的在为他即将离世而难过。
“若是以后两个孩子感情破裂,你就把这个遗诏拿出来。”
景帝闭上眼睛:“答应你的,我不会食言。”
这道遗诏,是不可废后的旨意。
以后就算是别人的孩子继位,有这道遗诏在,她永远都会是太后。
身为皇帝无法掌控人心,但可以保证一个人的荣华。
窦太后在听到景帝去世的消息后,她脑中空白一片。
她总说这个儿子不如刘武贴心活泼,还总是爱犯犟脾气。
之前她也是因为他反对自己而生气。
当她真的听到对方去世后,窦太后感觉自己呼吸一滞。
她哭不出来,若非有人搀扶,她此时都已经站不稳了。
窦太后偏心,但景帝是她亲生的孩子。
她又怎么可能不会难过。
看着已经没了生气的儿子,窦太后轻轻说了声抱歉。
是她没有将一碗水端平,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局面。
直到现在,窦太后才低下了头。
但她面前的人已经听不到这句话了。
他永远地离开了。
刘彻顺利登上了帝位,窦太后泄了气,没有再因为这件事和馆陶斗气。
儿子已经离开了,她不想再和女儿反目。
她想,等她快死的时候,她再将那个秘密告诉馆陶。
到时候她就要死了,她也不会再纠结自己的孩子是否觉得她狠毒。
她会宠爱刘武,因为他是个很贴心懂事的孩子。
但窦太后不会允许他威胁自己的地位,在她心里,没有谁比她自己更重要。
窦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王娡成了太后。
身为太子妃的南意被刘彻封为了皇后。
皇后的册封礼和他登基的典礼一起进行。
他和她一起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看着这些人朝自己跪拜,南意彻底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