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的晴日,阳光热烈,但蒲同和与丞相所在的房间,却几乎没有阳光照射进来,只有散发着微弱光芒的两颗夜明珠,往青砖地投下幽冷光晕,桌椅浸在半明阴影中,满室沉郁。
有些昏暗的房间内寂静的让人压抑,两人沉默了许久,蒲同和握了握拳头,好似下了天大的决定,“杀了姜钰,一了百了。”
丞相眉头皱成了疙瘩,蒲同和眼睛盯着丞相,阴鸷狠厉,“我知道你一直不动手,是因为姜钰身边必然有高手保护,万一不成会惹下更大麻烦。”
“你既然知道,就不要说了。”丞相的语气有些焦躁,他不想杀姜钰吗?做梦都想,现在他面对的大部分困境,都是姜钰造成的。没有了姜钰他现下的危机就解除了大半。他们的大业也可以慢慢图之。
蒲同和咬了咬牙,语气更添几分狠戾,道:“但我们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他若不死,死的必将是我们。”
丞相皱着眉沉默,过了一会儿道:“你有何好办法?”
蒲同和:“没有。楚国公府戒备森严,姜钰除了上朝就是去官署,没有多余的交际,不好下手。所以,直接刺杀。”
房间里再次一片寂静,丞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案角,眉头拧得更紧。杀,还是不杀?
姜钰那丫头心思缜密,楚国公府壁垒森严,她身边明里暗里的护卫就没断过,稍有差池,不仅杀不了人,反倒会暴露他们的手脚,让姜钰抓到把柄,他们马上就会面临几乎无法逆转的危机。
可寂静中,蒲同和那句“他不死,死的必将是我们”,像针一样扎在心上。近来姜钰步步紧逼,朝堂上几次搅乱他们的部署,再这般拖下去,别说大业,恐怕连他们如今的地位都保不住。
丞相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躁意,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好,用死士。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留活口。”
蒲同和点头,“放心,绝对不会留下把柄。这一次,即使杀不了她,也要让她缠绵病榻。”
“嗯,一切小心。”丞相吁了一口气,既然做了决定,就不要再犹豫。
“老爷。”外边传来丞相亲随的声音,丞相说了一声进,那亲随推门进来,躬身行礼后道:“回相爷,刚刚听到的消息,颜太师的孙女颜凤菊要与魏国公的长孙宁云川定亲。”
一句话,让蒲同和与丞相都坐直了身体,四只眼睛盯着亲随,等着他的解释。亲随紧张的整个身体都是紧绷的,他又小心的道:“一个时辰前,魏国公世子夫妻,带着满满当当的聘礼,还有二三十名随从,浩浩荡荡去了太师府行纳采之礼。”
见蒲同和与丞相都是一脸的凝重,亲随咽了口唾沫,声音发紧,“听说带去的礼物里有绸缎、玉器,还有两匹上好的骏马,都是正经纳采的规制。街上路过的人都瞧见了,那阵仗比寻常世家结亲的排场大得多,明眼人都看得出,魏国公府和颜府这是实打实要结亲了。而且...”
亲随偷眼瞧着丞相那张挂着沉郁的脸,想开口但又不敢说的样子。丞相见了道:“还有什么?直接说。”
“太师府传出消息,颜太师的长孙女颜凤禧要与苏杭钱家的长公子定亲。”
........
房间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丞相摆手让亲随离开。蒲同和的声音响起,“颜老匹夫这是要上楚国公的船啊!”
“成了精的老狐狸,最是权衡利弊的好手。”丞相指尖在案上重重一点,语气里带着几分冷嘲,“还不是因为皇上不想把皇位传给太子的意图,太过明显,他不想上看起来迟早要翻的船。如今急着与魏国公府联姻,不过是趋利避害罢了。”
他又看向蒲同和凝重的脸,道:“担忧了?可担忧又有何用?”
丞相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大乾的江山是岭南王与太祖皇帝联手打下的江山,秦家统治了大乾两百多年,岭南王也经营了岭南两百多年。你是王爷的得力干将,还不清楚王爷的势力?不说的别的,就太子一个筹码,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大业不可能不成。”
这话让蒲同和又找回了信心,他尴尬的笑了下说:“我也是被姜钰近来那股子势头搅得心烦意乱。她接二连三在朝堂上坏我们的事,步步紧逼得太凶,一时乱了分寸,忘了咱们真正的底气在哪儿。”
丞相瞟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知道蒲同和想打退堂鼓的原因,无非是他的女儿不能做太子正妃,利益没办法马上看到,不过是心里那点得失计较在作祟,一时不安生、想摇摆罢了。
他端起冷透的茶盏抿了一口,脸上带着几分不耐。蒲同和跟着王爷这么多年,桩桩件件哪件不是与王爷绑在一处?手上沾的、暗中做的,早就没了干净脱身的余地。
如今才想退?晚了!这船一旦上了,哪有说下就下的道理。
“眼下这点波折算什么?”丞相放下茶盏,语气缓了缓,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等太子登位,岭南王平步辅政,你这些年跟着王爷出生入死的功劳,难道会少了你的封赏?到时候论功行赏,定少不了你一个世袭爵位。”
他抬眼看向蒲同和,眼底带着笃定:“公侯爵位唾手可得,子子孙孙凭爵荫庇,荣华不尽。眼下这点计较,比起将来实打实的铁帽子爵位,算得了什么?稳住心神,大业一成,你蒲家便是世代簪缨的功勋世家。”
脸上紧绷的神色松了些,蒲同和轻咳一声,带着几分不自在道:“丞相说得是,刚才是被姜钰搅得一时糊涂,乱了阵脚。放心,接下来我定会沉住气,绝不再出这种岔子。我这就去安排人动手,要了姜钰的命。姜钰一除,大业指日可待。”
丞相点头,“当心些。动手干净,别留活口,更别泄了痕迹。”
“丞相放心吧。”蒲同和站起身,“我先离开。”
丞相点了下头。
有些昏暗的房间内寂静的让人压抑,两人沉默了许久,蒲同和握了握拳头,好似下了天大的决定,“杀了姜钰,一了百了。”
丞相眉头皱成了疙瘩,蒲同和眼睛盯着丞相,阴鸷狠厉,“我知道你一直不动手,是因为姜钰身边必然有高手保护,万一不成会惹下更大麻烦。”
“你既然知道,就不要说了。”丞相的语气有些焦躁,他不想杀姜钰吗?做梦都想,现在他面对的大部分困境,都是姜钰造成的。没有了姜钰他现下的危机就解除了大半。他们的大业也可以慢慢图之。
蒲同和咬了咬牙,语气更添几分狠戾,道:“但我们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他若不死,死的必将是我们。”
丞相皱着眉沉默,过了一会儿道:“你有何好办法?”
蒲同和:“没有。楚国公府戒备森严,姜钰除了上朝就是去官署,没有多余的交际,不好下手。所以,直接刺杀。”
房间里再次一片寂静,丞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案角,眉头拧得更紧。杀,还是不杀?
姜钰那丫头心思缜密,楚国公府壁垒森严,她身边明里暗里的护卫就没断过,稍有差池,不仅杀不了人,反倒会暴露他们的手脚,让姜钰抓到把柄,他们马上就会面临几乎无法逆转的危机。
可寂静中,蒲同和那句“他不死,死的必将是我们”,像针一样扎在心上。近来姜钰步步紧逼,朝堂上几次搅乱他们的部署,再这般拖下去,别说大业,恐怕连他们如今的地位都保不住。
丞相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躁意,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好,用死士。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留活口。”
蒲同和点头,“放心,绝对不会留下把柄。这一次,即使杀不了她,也要让她缠绵病榻。”
“嗯,一切小心。”丞相吁了一口气,既然做了决定,就不要再犹豫。
“老爷。”外边传来丞相亲随的声音,丞相说了一声进,那亲随推门进来,躬身行礼后道:“回相爷,刚刚听到的消息,颜太师的孙女颜凤菊要与魏国公的长孙宁云川定亲。”
一句话,让蒲同和与丞相都坐直了身体,四只眼睛盯着亲随,等着他的解释。亲随紧张的整个身体都是紧绷的,他又小心的道:“一个时辰前,魏国公世子夫妻,带着满满当当的聘礼,还有二三十名随从,浩浩荡荡去了太师府行纳采之礼。”
见蒲同和与丞相都是一脸的凝重,亲随咽了口唾沫,声音发紧,“听说带去的礼物里有绸缎、玉器,还有两匹上好的骏马,都是正经纳采的规制。街上路过的人都瞧见了,那阵仗比寻常世家结亲的排场大得多,明眼人都看得出,魏国公府和颜府这是实打实要结亲了。而且...”
亲随偷眼瞧着丞相那张挂着沉郁的脸,想开口但又不敢说的样子。丞相见了道:“还有什么?直接说。”
“太师府传出消息,颜太师的长孙女颜凤禧要与苏杭钱家的长公子定亲。”
........
房间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丞相摆手让亲随离开。蒲同和的声音响起,“颜老匹夫这是要上楚国公的船啊!”
“成了精的老狐狸,最是权衡利弊的好手。”丞相指尖在案上重重一点,语气里带着几分冷嘲,“还不是因为皇上不想把皇位传给太子的意图,太过明显,他不想上看起来迟早要翻的船。如今急着与魏国公府联姻,不过是趋利避害罢了。”
他又看向蒲同和凝重的脸,道:“担忧了?可担忧又有何用?”
丞相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大乾的江山是岭南王与太祖皇帝联手打下的江山,秦家统治了大乾两百多年,岭南王也经营了岭南两百多年。你是王爷的得力干将,还不清楚王爷的势力?不说的别的,就太子一个筹码,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大业不可能不成。”
这话让蒲同和又找回了信心,他尴尬的笑了下说:“我也是被姜钰近来那股子势头搅得心烦意乱。她接二连三在朝堂上坏我们的事,步步紧逼得太凶,一时乱了分寸,忘了咱们真正的底气在哪儿。”
丞相瞟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知道蒲同和想打退堂鼓的原因,无非是他的女儿不能做太子正妃,利益没办法马上看到,不过是心里那点得失计较在作祟,一时不安生、想摇摆罢了。
他端起冷透的茶盏抿了一口,脸上带着几分不耐。蒲同和跟着王爷这么多年,桩桩件件哪件不是与王爷绑在一处?手上沾的、暗中做的,早就没了干净脱身的余地。
如今才想退?晚了!这船一旦上了,哪有说下就下的道理。
“眼下这点波折算什么?”丞相放下茶盏,语气缓了缓,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等太子登位,岭南王平步辅政,你这些年跟着王爷出生入死的功劳,难道会少了你的封赏?到时候论功行赏,定少不了你一个世袭爵位。”
他抬眼看向蒲同和,眼底带着笃定:“公侯爵位唾手可得,子子孙孙凭爵荫庇,荣华不尽。眼下这点计较,比起将来实打实的铁帽子爵位,算得了什么?稳住心神,大业一成,你蒲家便是世代簪缨的功勋世家。”
脸上紧绷的神色松了些,蒲同和轻咳一声,带着几分不自在道:“丞相说得是,刚才是被姜钰搅得一时糊涂,乱了阵脚。放心,接下来我定会沉住气,绝不再出这种岔子。我这就去安排人动手,要了姜钰的命。姜钰一除,大业指日可待。”
丞相点头,“当心些。动手干净,别留活口,更别泄了痕迹。”
“丞相放心吧。”蒲同和站起身,“我先离开。”
丞相点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