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封后在即-《韫朝阳,余晖不落同归处》

  追龙,是寇展为他的银枪取的名字。它曾跟着他打下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被他视为生死兄弟。

  寇展逝后,追龙便成了寇韫的亲人。

  她与它一路披荆斩棘,带着与她阿爹相同的信仰,继续守卫一方平安。

  手指抚上枪身的那一刻,它仿佛拥有了灵魂,在寇韫的掌中微微震颤,指尖的冰凉触感带着蓬勃的生机,让她的血液也逐渐沸腾起来。

  “好久不见。”

  左手一掌挥去,似是伴有一声龙啸,银枪划破长空,直直飞向石柱。她眉眼飞扬,几个大踏步,一搭手便稳稳抓住了枪身。

  在她手中,银枪化成原身飞龙,带着翻江倒海的气势,肆意搅动着周围的风。

  额头被汗水打湿,背后也被汗水慢慢浸透,她却丝毫不知疲倦,只觉得此刻才算是真正的活着。

  身后,窸窣的脚步声逼近。

  寇韫眼神一凛,旋身一枪就刺了过去,却在看清来人之后,瞬间卸了力道,把枪紧紧地攥在手中。

  “小皇婶好厉害!”

  锋利的枪尖近在咫尺,两个女娃却毫无畏惧之意,两张一模一样的脸上满是崇拜。

  看到两人没事,寇韫松了口气。

  “以后别突然这样冲出来,很危险。”

  两个丫头乖巧地点点头,盯着追龙的小表情,像是看到了最爱吃的秘制卤肉,那哈喇子都要淌到上头去了。

  她这时才注意到半夏就站在两人身旁,眼睛往后一探。

  夏侯朝端坐在轮椅上,正冷冷清清地瞧着她。

  “看来,王妃身体好得差不多了,”语气里已是微愠。

  趁着他去上朝,她才出来活动手脚,哪曾想他回来这么早。

  寇韫感觉自己好似偷吃被抓包一样,“呃,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她分明刚出了一身汗,可此刻却觉得有些冷。

  夏侯朝眼里没什么温度,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正打算找一些别的说辞,两个小丫头却适时地开口解救了她。

  “小皇婶的这杆银枪很是威风,我们能看看吗?”

  她暗暗给两人投去感激的眼神。

  “半夏,陪着两位公主。”

  “是。”

  半夏下意识就服从了。

  银枪握到自己手中之后,他心中一阵惊叹,这个重量对于男子来说都很沉,她是怎么能舞得如此轻松?

  其内功之深厚果然不可小觑,若是交起手来,他未必打得过。

  寇韫推着夏侯朝走远了些。

  “今日怎么回的这么早?”

  她站到他身侧,刻意将目光移向两个女娃,试图掩盖自己的心虚。

  然而人家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心思。

  “昨日还嚷嚷着疼呢,今儿就如此生龙活虎地耍起枪来了?”

  这些日子,寇韫借着伤病,对夏侯朝各种指手画脚,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可谓是过足了瘾。

  而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还不假手于旁人,都一一照做了。

  半夏在一旁看的时候,差点给下巴惊掉,直道自己是青天白日见鬼了。

  他哪见过自家王爷那般殷勤的模样,皇室子弟自小便是如此,平日里什么汤水的,都得人递到他嘴边去,哪里需要他去照顾别人。

  夏侯朝却是一日比一日熟练,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她开口,他都能知道她想干什么。

  “我......昨日确实是不太舒服,不过一觉起来,感觉好多了。”

  寇韫余光偷偷瞄着他的反应,还要一边暗里做好防守,生怕他一个眼刀飞过来伤着自己。

  “好久不练,手生不少,看今日天气不错,便出来活动一下筋骨。”

  夏侯朝用鼻子冷哼一声,没有接她的话。

  不过心里也知道,她的身子确实是恢复好了,不然那枪如何能耍得这么虎虎生风。

  事实上,他更喜欢看她这般样子。

  寇韫却有些懊恼。

  以往打仗时,光是她的名字,就能令敌人闻风丧胆。怎么到了他这儿,就什么都不管用了。

  罢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歹也耍了几天的威风。

  她这般说服自己。

  “两位公主怎么也跟着回来了?”

  看着两个丫头吃力地抬起银枪的一头,半夏在另一头使劲撑着,她眉眼微弯。

  夏侯朝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前几日一直在崇阳殿门口守株待兔呢,我下了朝都是绕到小门走,今日倒好,天还没亮就跑到宣武门等着了。”

  寇韫受伤的消息传到宫里之后,两个小丫头就想要出宫看她,都被侍卫挡了回去。

  当然,是夏侯朝授意的。

  于是,两人就改在崇阳殿蹲点堵他,崇阳殿堵不着,又干脆搬了两把凳子在宣武门坐着等。

  对于这俩,他算是无可奈何了。

  闻言,寇韫却觉得很是解气。这不,还是有人能制得住他的嘛。

  她忍住了笑,“让她们过来玩玩也未尝不可。”

  夏侯朝抬眼,表情有些难以形容,“你,现在需要静养。”

  想起以往两人来王府的时候,他都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们夏侯家这一代就只有两个女娃娃,他兄长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把她们宠得无法无天了,整人的小手段是一套接着一套。

  以至于后来,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王府的侍从丫鬟,看到她们都会躲着走。

  他若不是她们的皇叔,可能也无法幸免。

  “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不都好了吗?再者,不过就是两个小丫头罢了,”寇韫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她倒真是没觉得有什么,再难训的蛮兵在她手底下,都得乖乖听话,更何况两个小娃娃。

  再怎么样,也不过是小孩子心性。想要孩子听话,只要让她们心服口服,赢了她们就是。

  “王爷在朝堂上呼风唤雨,难道还怕两个小丫头片子不成?”

  她饶有兴味地看着他。

  后者一反常态,没有接茬拱她,只是幽幽地斜了她一眼。

  从未见他这般神态,想来确实是深受其害。只是这小模样,看起来还怪可人的。

  “今日下朝这么早,可是封后大典的日子定下了?”

  前几日,夏侯朝把小皇帝要立后的消息告诉了她。

  这一上来就要封后,把朝中文武打了个措手不及。

  云姜每一任皇帝的后宫都不充盈,以先皇夏侯厉为例,后妃只有寥寥数人,这也导致了云姜皇室血脉的稀薄。

  现任皇帝夏侯煊枕边无人,因此这次的选秀场面盛大,百官纷纷摩拳擦掌,打算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没承想,夏侯煊直接选择了立后,立的还是有名无权的楚国公的孙女楚浮筠。

  原先以为十拿九稳的徐相家、安阳侯府等,都是大跌眼镜。

  安阳侯府的老侯爷更是一口老血哽在心头,差点气晕过去。

  不少官员都上书抗议,认为此举不妥,但也没有明着说不应立楚浮筠为后,毕竟楚国公现在虽未掌权,但也是三代老臣,声望地位已经摆在那了。

  封后属于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朝臣想让夏侯煊延迟立后,先纳楚浮筠为妃,他不肯。

  而后又想让他立后的同时,也多纳几个妃子,美其名曰为皇室开枝散叶,他却还是坚持只封后,不纳妃。

  平日里议政,夏侯煊大都顺着他们,多数时候也是夏侯朝拿的主意,所以朝臣都觉得他年幼,耳根子软好拿捏。

  却没想到这一次,他的态度如此不容置疑。

  帝王之气初露头角,也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见夏侯煊执拗,朝臣又把矛头转向了夏侯朝,希望他出面说服小皇帝。

  却被他以皇帝年纪尚轻,应勤勉于政,不宜过度沉溺于儿女私情为由,轻松驳了回去。

  对此,寇韫认为自己没有立场去说什么,但其实,她也觉得这个决定没有任何毛病。

  楚国公门下众多年轻血液,有想法有能力,又大多没有受控于朝中的老旧派系,能更好地帮助夏侯煊把控政权。

  楚浮筠对于他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寇韫从来没有因为小皇帝的年纪而看轻他,顶着这么大的压力都不怵,也不简单。

  何况,他身边还有个夏侯朝。

  “日子已定,礼部已经开始着手操办。”

  “看来,云都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寇韫眼中的笑意味不明。

  封后祭祖,各路王孙都会被召回参礼。如此绝佳的机会,有心人是不会错过的。

  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这安稳日子是过不了多久了。

  夏侯朝眸中暗潮涌动,等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来了。

  喜欢韫朝阳,余晖不落同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