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肉样点心-《韫朝阳,余晖不落同归处》

  堀室的大书案是照上边屋里那个的尺寸样式做的,再多的奏疏册本都放得下。

  夏侯朝暂时卸任后,桌面空荡许多。

  多日下来,那空荡的桌面慢慢成了寇韫的天地。

  她时不时从凌秋那儿搜刮来的袖箭短弩、匕首飞镖,还有些个叫不出名字的小物件,摆了好半张桌子。

  偶尔在“人间”耐不住烦,她便下来躲清净,坐在夏侯朝铺着软垫的轮椅上,拿着那些小东西前后左右一阵鼓捣。

  夏侯朝这个书案的原配被挤在一边,却也不多言语。一会儿看看她,一会儿翻翻书,不时凑上前去,目光缠着专心致志的人不放。

  沉迷之际,还能收获一个簇新且称意的白眼。

  休朝一事与夏侯朝这个“死人”无干,采办年货也与寇韫无关,服丧期间,王府门口连对联都贴不得。

  茹荤饮酒更是大忌。

  虽只是表面做做样子,但在别人看来,应当还是有些许可怜的。

  例如徐家姐妹,就是这般想。

  “素甲鱼,素蟹黄,鸡油卷儿?”

  寇韫哑然失笑。

  原是一场虚戏,碰到无辜人员,她不愿过多加场,否则良心多少会有点过意不去。

  “还是热乎的。”夏侯朝放下手中的信封,将手搭在食盒边缘,跟着她笑,“是怎么想到要送这些的?怕你饿着?”

  “兴许是不知该作何安慰,才择了这些有用的吧。”

  瞅着面前堆满心意的数样吃食,寇韫那不太健硕的良心隐隐作痛。

  “想来是我早前同她们姐妹二人讲的那个,关于肉的故事,给她们的启发。”

  心疼她吃不得肉,所以送些肉样的点心来给她解馋。

  “当真是,既叛逆,又规矩啊……”

  “噢?什么故事?”夏侯朝发现自己的王妃竟不知何时与别人有了秘密,心里略微不适。

  寇韫晓得这人别扭的小心思,便将那日之事同他简单复述一遍。照例隐瞒当年的自己,其实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下饭的半块事实。

  哪知这人听完故事,眉头反倒拧起来。

  不管泼天大事,还是鸡毛蒜皮,夏侯朝心疼她的时候,就不太爱说话。

  那张俊俏的脸挂上愁绪,欲言又止,瞧起来甚至还莫名有些委屈的模样,说不出的诱人。

  哄男人这门功课她早已完业,转移注意力罢了。

  寇韫夹起一块可以假乱真的素甲鱼,喂到夏侯朝嘴里,轻声问,“好吃吗?”

  “嗯。”

  声音听起来闷,还差点儿。

  她给自己也喂了一块,“要没有当时的肉,便没有我的今天。”

  “算是送到我心坎儿上了,”她嘴里吃着东西,讲话含糊,“可,比那些光嘴上说着节哀,不给半点实际的,好多了。”

  夏侯朝撑着胳膊专注看她,那不自觉摇头晃脑的样子,极能够平稳心情。

  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均不辜负徐家姐妹的心意。

  半碟子素甲鱼下肚,寇韫陡然忆起一件大事。

  “过两日除夕,我得去宫里用膳。”

  “到时别说肉,吃都不能吃饱……”

  想到此处,鸡油卷儿的香味更浓。

  “那我便不能陪你了。”

  夏侯朝望着她时晴时阴的脸,嘴边勾出的笑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寇韫剜他一眼,将鸡油卷儿扔进嘴里,不经意瞥到他搁在一旁半开着的信封。

  里边藏着好些纸张,纸张上头的黑字密密麻麻。

  不必多看,方才百里寻真来的时候,她亦在场。

  她就手合上信封,将其推到夏侯朝面前,指尖轻点两下。

  吃饭不谈正事,容易影响食欲。

  而说起吃,她们家的迎夏丫头最有一套。

  “往年除夕若是得空回家,年夜饭都是迎夏张罗的,家里人不多,可她也做得像模像样。”

  回忆如雾蒙眼,寇韫眉目渐趋柔和,“就是有一点不好。”

  说是不好,她脸上却无半分不喜。

  “夜里守岁,迎夏这丫头片子最是言而无信,每次嘴上答应得好好的,总是蜡烛还亮着半截,自己倒睡个昏天黑地。”

  夏侯朝接到她的示意,将那看似轻飘,实则极有重量的信封收进屉中,又随着她的话问,“那你呢?”

  “我?”寇韫的筷子转换地方,落到素蟹黄头上,“自是,守到天明。”

  怎么个守法不好说,坐着是守,躺着也是守。

  她对此倒不甚在乎,自己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

  平安顺利?她可以争取。

  吉祥如意?她也可以努力。

  还有何事可求?

  只是满堂烛火中,独她一人,太冷清了。

  夏侯朝的回应未达,堀室的门缓慢打开,半夏披着人间的风雪,从门口探出个脑袋。

  “王,王爷……”

  居高临下的感觉并不舒坦,半夏以为还不如在底下挖个坑,站着也好,埋了也罢。

  他这一着急就给忘记,上头有一个可以提醒堀室中人外客来访的小机关。但事急从权,王爷应不会跟他计较。

  “何事?”

  夏侯朝声色不改,只挪走寇韫面前的空盘,又将她的新宠换至她手边。

  “耀王府,来消息了。”

  ……

  夏侯霁去往封地多年,逢年过节也鲜少回京。最近一次,是在几个月前的帝后大婚。

  府中老人皆跟在他身边,只余十几个收拾屋院的杂役留守京都。

  主子不在,奴仆难免散漫,收到麟州来讯,他们才慌慌急急忙起来,将里屋外院来来回回清扫。

  即使天上降雪,他们也会趁着雪花和地面还未熟络,抓紧清扫去。门槛都是一天擦洗数遍,生怕落上一点灰。

  如此谨慎小心,亦不能躲过一番狂风暴雨般的迁怒。

  王府内院那刚刚清理过,仍残存冰冷的石板地上,齐齐跪了两排仆役。

  跪着的仆役面前,是三具余温尚存的尸体,尸体旁是零七碎八散落满地的瓷片。

  鲜红的血液流到其中一人脚边,那人抖若筛糠,却不敢挪动分毫。

  直至郎中抹着汗颤着腿自里屋出来,侍卫将门轻轻掩上,又朝地上一群人两次挥手。

  众人落入鬼门关的半边身子,才得以收回。

  忍住无边的恐惧和恶心,他们熟路轻辙地抬走尸体,其间谁也没有发出多余的声音。

  不然下一个无需用脚走出去的,就是他们自己。

  喜欢韫朝阳,余晖不落同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