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官军劫掠辽州-《流贼也可以燎原》

  辽州城内的硝烟还未散尽,冬日的暖阳映照着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

  尤世禄骑在马上,铁青着脸穿过城门洞,靴底踏过干涸的血迹。

  他身后,数千官军如潮水般涌入这座城池,脚步声在死寂的街道上回荡。

  \"总镇,贼寇已逃,我们一共只斩获了数百首级,这…\"游击将军马科凑上前,话未说完就被尤世禄抬手打断。

  \"搜!给我搜遍全城!\"尤世禄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个流寇都不许放过!\"

  他的手指紧紧攥着马鞭,指节发白,两日血战,折损近三千官军,儿子尤人龙重伤昏迷还不知道救不救的活,却还是让刘处直那伙流寇跑了。

  想到自己一万多大军就割了这么点首级,尤世禄的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

  贺人龙都凑上前说道:\"总镇,弟兄们连日征战,粮饷不济,这下辽州也被收复了能不能让弟兄们乐乐。\"

  \"本镇知道。\"尤世禄冷冷打断,目光扫过街道两侧紧闭的门窗,\"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尤其是贺人龙脸上闪过一丝狞笑,转身高呼:\"总镇有令,犒赏三军!\"

  俗话说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夜幕降临了辽州城却亮如白昼,一处处火把点燃,一栋栋民宅被踹开。

  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喊、老人的哀求,混杂着官军粗野的狂笑,在夜空中回荡。

  \"军爷饶命啊!我们只是普通百姓!\"一个白发老者跪在街心,不住磕头。

  \"百姓?\"贺人龙冷笑一声说道:“作为大明百姓你们居然让流寇进城了,”活刚说完手中的武器寒光一闪,\"通匪者,杀无赦!\"

  老者头颅滚落,鲜血喷溅在青石板上,贺人龙一脚踢开无头尸体,对身后军士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辽州百姓勾结流寇,按律当诛!\"

  杀戮如瘟疫般蔓延。有的军士起初还犹豫,但当第一个人砍下无辜百姓的头颅开始冒充战功后,贪婪便驱使他们加入了这场屠杀。

  首级被长矛串起,在城门前堆积如山;妇女被拖入暗巷,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百姓家中被洗劫一空,连一颗铜板都没留下。

  \"畜生!你们这些畜生!\"一个衣衫不整的少女从屋内冲出,随即被追上来的官军按倒在地。

  街角阴影里,几个黑影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们是李卑的临洮兵,奉命在城东巡逻。

  \"头儿,咱们怎么办?\"一个年轻的军士攥紧了刀柄,看着前面几个官军按住少女施暴,有点跃跃欲试。

  旁边的百总按住他的肩膀,摇了摇头:\"别多事,协台大人有令,不得参与劫掠。\"

  咱们临洮兵在协台大人的率领下从未被他克扣过粮饷,虽然欠饷两月了但协台也拿自己家财补贴我们了要承这份情。

  城东校场,临洮副总兵李卑独自站在旗杆下,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远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哭喊声隐约可闻,他握剑的手微微发抖,额角青筋暴起。

  \"协台大人!\"家丁李勇快步跑来,\"贺人龙的人正在屠杀百姓,已经杀了上百人了,其它官军也在劫掠城内。\"

  李卑闭了闭眼:\"我们的弟兄呢?\"

  \"都按您的命令约束着,但...有几个人眼红别人抢掠,偷偷溜了。\"

  \"抓回来,军法处置!\"李卑猛地睁眼,声音如铁,\"传令全军集合!\"

  当临洮兵在校场列队完毕时,不少人脸上还带着不情愿。一个络腮胡老兵嘟囔道:\"协台,弟兄们两个月没发饷了,别人都在发财,我们也不想老让你掏腰包,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去吧。\"

  \"闭嘴!\"李卑厉喝,\"你们是官军还是土匪?\"他大步走到队伍前,目光如刀扫过每一张脸:\"我知道你们有怨言。

  但记住,我们吃的是皇粮,保的是百姓!今日你们手上若沾了无辜者的血,将来有何面目见家乡父老?\"

  队伍渐渐安静下来。李卑的声音低沉却坚定:\"愿意跟我李卑走的,留下。不愿意的,现在就可以滚去投贺人龙和其它军官!\"

  没有一个人动。

  \"好!\"李卑点头,\"李勇,带一队人去城南,把还能救的百姓带到城东来,赵千总,你部加强巡逻,城东凡有趁火打劫者,无论哪部官兵,先斩后奏,其它地方救不了这里要原原本本还给朝廷。\"

  天蒙蒙亮时,李卑在校场周围搭起了简易帐篷,收容了三百多名幸存百姓。

  妇女儿童被安置在中央,由军中医官照料伤者。突然,外围传来一阵骚动。

  \"李协台好大的威风啊!\"贺人龙仗着自己是洪承畴的督标中军游击马上也要升参将了,瞧不起这个五十多岁还是副总兵的老将李卑,竟然直接带着一队家丁闯了进来,脸上还带着酒气,铠甲上沾着血迹。

  他踢翻一个水桶,阴笑道:\"怎么,就你临洮兵清高?\"

  李卑按住剑柄,冷冷道:\"贺游戎,这里都是无辜百姓,请你离开。\"

  \"无辜?\"贺人龙夸张地大笑,\"辽州通匪,按律当诛!你私藏匪属,该当何罪?\"他一挥手,身后军士举起长矛。

  \"锵\"的一声,李卑长剑出鞘,与此同时,四周临洮兵齐刷刷亮出兵器,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贺人龙,\"李卑一字一顿,\"你敢动这些百姓一根指头,我保证你的人头明天就会挂在城门上。\"

  贺人龙脸色变了变,他清楚李卑这人说到做到,僵持片刻后,他啐了一口:\"走着瞧!\"转身带人悻悻离去。

  李卑收剑入鞘,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冷汗,他知道这事没完,贺人龙必定会去尤世禄那里告状。

  果然,午时刚过,亲兵来报:尤总镇召见。

  不过尤世禄也没说啥,只是批评了他几句要和同僚搞好关系,毕竟都是榆林老乡。

  汾州临时总督衙门,张宗衡看着案几上的密报,眉头紧锁,师爷小心翼翼道:\"制军大人,尤总镇纵兵劫掠辽州,这事若传到朝廷被御史们知道了该怎么办?\"

  \"传不到。\"张宗衡淡淡道,将密报凑近烛火,\"剿匪需要粮饷,将士们辛苦,劫掠在所难免。\"

  \"可李协台的状告贺游戎一事怎么处理?\"

  \"李卑是个好将军,\"张宗衡叹了口气,\"但在这世道,好将军难做啊。\"

  火光吞噬了密报,灰烬飘落。张宗衡望向窗外,喃喃自语:\"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三天后,当官军终于撤离辽州时,城东校场的百姓跪了一地。

  一个白发老妪捧着李卑的靴子哭道:\"青天大老爷啊!要不是您,我们全家都活不了啊。\"

  李卑连忙扶起老人,喉头发紧:\"老人家快请起,李某...受之有愧。\"

  他确实愧疚,尽管尽力保护,辽州城还是死了上千无辜百姓。

  而这一切,仅仅因为尤世禄需要战功向上面交代,因为官军长期欠饷需要发泄,因为...在这崩坏的世道,人命如草芥。

  临行前,李卑最后望了一眼残破的辽州城。城墙上一面残破的明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一声无力的叹息。

  \"协台,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您的状告上面也没理。\"家丁队长轻声问道。

  “没什么好说的继续剿匪,保境安民。\"

  马蹄声渐远,朝阳升起,照亮了这座饱经创伤的城市,在某个角落,一株嫩芽正顽强地钻出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