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牧昀看向许灼华。
许灼华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月光,寂静的江面上,倒映出那一轮玉盘。
其实许灼华想赶紧离开,无论未来是什么样子,至少是未知的,那就会充满惊喜和挑战,而不是平添烦恼。
但偏偏,许灼华看向了程牧昀。
程牧昀的脸色苍白,眼睛却清亮地不像话。
这一瞬间,许灼华就明白,程牧昀不是能隐入尘烟的人,“开国元帅”的诱惑对于他来说,诱惑太大了。
没有一个男人能坚守得住,更何况是人中龙凤的程牧昀,他背负骂名,一定委屈极了。
如果强迫他跟着自己离开,去过一名不值的日子,恐怕两人会耗在柴米油盐之中,逐渐消磨爱意。
任何人无法驯化心怀天地的鸟,因为它们的羽毛,每一片都应该浸润在自由的风中。
许灼华慢慢说道:“不开船,等。”
程牧昀的眼睛里闪过一瞬惊喜,但却瞬间消失,茫然地无措取代了欣喜。
男人伸出手,握住许灼华的拳头,他缓慢而又坚定的摇头,说道:“灼华,我们走吧,不要等了,我想跟你在一起,不论名利。”
许灼华忽觉心口堵得难受,翻涌的苦涩填满了她的喉咙,只有强压着才能止住委屈的呜咽。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程牧昀的脸,像是抚摸珍宝一般。
程牧昀总是这样善解人意,他能看透许灼华的心思,并且及时说出解决办法,但他往往会选择牺牲掉自己。
这样沉默的付出,让许灼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宁可程牧昀能自私一点,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
也罢,他不愿意说出来,那就换我说出来。
“程牧昀,我改变主意了,我们等在这里。”
许灼华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眼睛却藏着几分伤感。
她知道,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就注定不能过平稳的生活,未来的枪林弹雨和刀山火海,都是他们的战斗。
程牧昀却紧紧握住许灼华的手,“灼华,你想过平静的生活,我想不平静的生活,虽然我们想要的背道而驰,那就说明,一定要有人牺牲,我前二十多年的生活已经足够慰藉我未来几十年,所以,我们之间该牺牲的是我,我们走吧。”
许灼华却倔强地摇了摇头,她看着漆黑平静的江面,眼里的悲伤逐渐蔓延上来。
“程牧昀,看似平静的江面,实际上暗潮汹涌,我们无论跑到哪里去都不能摆脱战乱,索性不逃了,你拿起枪,我们一起对抗压迫。”
两人在这无边黑暗的夜里,深深看着对方的眼睛。
千言万语,尽在沉默之中。
世界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热血方刚,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甘于平凡,有的人总在抗争,许灼华说不清楚程牧昀是哪种人,但她可以确信,如果今天她强拉着程牧昀走,他一定会跟自己走。
但是,他的心里绝不会高兴,程牧昀应该是战死沙场的军人,而不是围墙之内的懒汉。
许灼华自己也清楚,如果让自己躲在深宅大院里,无视外面的同胞被压迫,无视我们的文化被践踏,她也忍不住。
只是可惜了,期盼了好久的安稳日子,竟然一天都没有享受到。
不过,为了程牧昀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好像也挺值得。
许灼华轻轻吻在程牧昀的嘴唇上,“相信我,程牧昀,我对你的爱同样拿得出手。”
那是当然啊,许灼华的爱很拿得出来。
程牧昀也同样。
他们之间没有误会,没有隔阂,有的只是对心爱之人的考量,如果换成任何一个时代,他们都会很幸福。
如果二人是在现代相遇的话,那简直就是最最最甜的情侣。
甜蜜一直都是程牧昀和许灼华的主旋律,悲痛是这个时代无法逃离和割舍的滤镜。
工人将船锚抬起来,扔向平静的江面,一声炸响,翻涌出白色的水花,船锚沉入江底。
许灼华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再也不能奢望平静的生活。
要变得像萧梧新那样,为了国家奔走,为了人民奔走,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死不休。
“灼华,如果什么都没有呢?”程牧昀拿出薄毯子披在许灼华的身上。
夜晚的江风徐徐吹向二人,夹带着清凉,二人站在甲板前,视线望向黢黑的西方。
许灼华道:“没有人来的话,我们就安安心心做农民不就好了,断了这个念想。”
程牧昀从身后环住许灼华的腰,许灼华顺势靠在他宽阔温暖的胸膛上。
“好啊,到时候,你给我生一儿一女,我去耕田,你相夫教子,好不好?”
许灼华轻轻笑了一声,“你会耕田吗?”
程牧昀道:“不会可以学啊。”
许灼华道:“好啊,你耕田,我烧火做饭,牵着儿子和女儿给你送饭。”
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似已经看到了那温馨的场景。
但是许灼华想到,再过几年,闹饥荒,易子相食,两军翻脸水深火热。
在这个时代,他们根本过不上好日子。
生于乱世,是程牧昀的无奈,投身革命,是她的选择。
时间慢慢流逝,江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丝毫没有大船开进来的迹象。
两人等得都有些困了,睡眼朦胧之间,好似是看到了什么光亮在一闪一闪的。
那是一盏灯,一盏桅杆灯,高高悬挂在桅杆上,随着船在见面的晃动,灯光时有时无,好像电线接触不太好。
但就是这微弱的灯光,还是瞬间就被二人捕捉到了。
程牧昀蓦地握紧了许灼华的手,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来的人会是谁呢?
那船越逼越近,许灼华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那一盏灯就像是她的希望一样,挣扎着,死不罢休地逼近、逼近,再逼近。
对她的祈祷视若无睹,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渐渐逼近。
程牧昀的反应,足以说明他对这件事情有多么的重视。
尽管许灼华已经说出来她要程牧昀拿起枪,但是那艘巨大的船靠近的时候,她还是害怕了。
船只渐渐靠近,船上面的灯一盏接着一盏亮起来,慢慢变得灯火通明。
船上的人影也越来越清晰。
但他们的船上没有点灯,本就是逃难的船,怎么可能会点灯。
那艘巨大的货船渐渐靠近。
许灼华认了出来,那是许家最快的一艘货船,经常奔走在东行南线之上。
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影,高大,单薄,肩膀很宽,好似能扛起来整片天地。
许灼华的眼睛一直黏在那人影上,但是背光的缘故,她一直看不清楚到底是谁。
直到船停了下来,但是两船之间的距离,仍旧很远。
那艘船实在是太高大,程牧昀和许灼华不得不仰头看向那人。
只见那人影忽然转身,然后接过了一盏灯举在身前。
那张脸,跟学校里的雕塑一模一样,只是更年轻一点。
“牧昀,灼华,是你们吗?”
是萧梧新,他正摆手,在黑暗中借着光看向程牧昀和许灼华。
许灼华抬头看了看皎洁的月光,寂静的江面上,倒映出那一轮玉盘。
其实许灼华想赶紧离开,无论未来是什么样子,至少是未知的,那就会充满惊喜和挑战,而不是平添烦恼。
但偏偏,许灼华看向了程牧昀。
程牧昀的脸色苍白,眼睛却清亮地不像话。
这一瞬间,许灼华就明白,程牧昀不是能隐入尘烟的人,“开国元帅”的诱惑对于他来说,诱惑太大了。
没有一个男人能坚守得住,更何况是人中龙凤的程牧昀,他背负骂名,一定委屈极了。
如果强迫他跟着自己离开,去过一名不值的日子,恐怕两人会耗在柴米油盐之中,逐渐消磨爱意。
任何人无法驯化心怀天地的鸟,因为它们的羽毛,每一片都应该浸润在自由的风中。
许灼华慢慢说道:“不开船,等。”
程牧昀的眼睛里闪过一瞬惊喜,但却瞬间消失,茫然地无措取代了欣喜。
男人伸出手,握住许灼华的拳头,他缓慢而又坚定的摇头,说道:“灼华,我们走吧,不要等了,我想跟你在一起,不论名利。”
许灼华忽觉心口堵得难受,翻涌的苦涩填满了她的喉咙,只有强压着才能止住委屈的呜咽。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程牧昀的脸,像是抚摸珍宝一般。
程牧昀总是这样善解人意,他能看透许灼华的心思,并且及时说出解决办法,但他往往会选择牺牲掉自己。
这样沉默的付出,让许灼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宁可程牧昀能自私一点,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局了。
也罢,他不愿意说出来,那就换我说出来。
“程牧昀,我改变主意了,我们等在这里。”
许灼华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眼睛却藏着几分伤感。
她知道,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就注定不能过平稳的生活,未来的枪林弹雨和刀山火海,都是他们的战斗。
程牧昀却紧紧握住许灼华的手,“灼华,你想过平静的生活,我想不平静的生活,虽然我们想要的背道而驰,那就说明,一定要有人牺牲,我前二十多年的生活已经足够慰藉我未来几十年,所以,我们之间该牺牲的是我,我们走吧。”
许灼华却倔强地摇了摇头,她看着漆黑平静的江面,眼里的悲伤逐渐蔓延上来。
“程牧昀,看似平静的江面,实际上暗潮汹涌,我们无论跑到哪里去都不能摆脱战乱,索性不逃了,你拿起枪,我们一起对抗压迫。”
两人在这无边黑暗的夜里,深深看着对方的眼睛。
千言万语,尽在沉默之中。
世界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热血方刚,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甘于平凡,有的人总在抗争,许灼华说不清楚程牧昀是哪种人,但她可以确信,如果今天她强拉着程牧昀走,他一定会跟自己走。
但是,他的心里绝不会高兴,程牧昀应该是战死沙场的军人,而不是围墙之内的懒汉。
许灼华自己也清楚,如果让自己躲在深宅大院里,无视外面的同胞被压迫,无视我们的文化被践踏,她也忍不住。
只是可惜了,期盼了好久的安稳日子,竟然一天都没有享受到。
不过,为了程牧昀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好像也挺值得。
许灼华轻轻吻在程牧昀的嘴唇上,“相信我,程牧昀,我对你的爱同样拿得出手。”
那是当然啊,许灼华的爱很拿得出来。
程牧昀也同样。
他们之间没有误会,没有隔阂,有的只是对心爱之人的考量,如果换成任何一个时代,他们都会很幸福。
如果二人是在现代相遇的话,那简直就是最最最甜的情侣。
甜蜜一直都是程牧昀和许灼华的主旋律,悲痛是这个时代无法逃离和割舍的滤镜。
工人将船锚抬起来,扔向平静的江面,一声炸响,翻涌出白色的水花,船锚沉入江底。
许灼华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再也不能奢望平静的生活。
要变得像萧梧新那样,为了国家奔走,为了人民奔走,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死不休。
“灼华,如果什么都没有呢?”程牧昀拿出薄毯子披在许灼华的身上。
夜晚的江风徐徐吹向二人,夹带着清凉,二人站在甲板前,视线望向黢黑的西方。
许灼华道:“没有人来的话,我们就安安心心做农民不就好了,断了这个念想。”
程牧昀从身后环住许灼华的腰,许灼华顺势靠在他宽阔温暖的胸膛上。
“好啊,到时候,你给我生一儿一女,我去耕田,你相夫教子,好不好?”
许灼华轻轻笑了一声,“你会耕田吗?”
程牧昀道:“不会可以学啊。”
许灼华道:“好啊,你耕田,我烧火做饭,牵着儿子和女儿给你送饭。”
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似已经看到了那温馨的场景。
但是许灼华想到,再过几年,闹饥荒,易子相食,两军翻脸水深火热。
在这个时代,他们根本过不上好日子。
生于乱世,是程牧昀的无奈,投身革命,是她的选择。
时间慢慢流逝,江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丝毫没有大船开进来的迹象。
两人等得都有些困了,睡眼朦胧之间,好似是看到了什么光亮在一闪一闪的。
那是一盏灯,一盏桅杆灯,高高悬挂在桅杆上,随着船在见面的晃动,灯光时有时无,好像电线接触不太好。
但就是这微弱的灯光,还是瞬间就被二人捕捉到了。
程牧昀蓦地握紧了许灼华的手,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来的人会是谁呢?
那船越逼越近,许灼华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那一盏灯就像是她的希望一样,挣扎着,死不罢休地逼近、逼近,再逼近。
对她的祈祷视若无睹,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渐渐逼近。
程牧昀的反应,足以说明他对这件事情有多么的重视。
尽管许灼华已经说出来她要程牧昀拿起枪,但是那艘巨大的船靠近的时候,她还是害怕了。
船只渐渐靠近,船上面的灯一盏接着一盏亮起来,慢慢变得灯火通明。
船上的人影也越来越清晰。
但他们的船上没有点灯,本就是逃难的船,怎么可能会点灯。
那艘巨大的货船渐渐靠近。
许灼华认了出来,那是许家最快的一艘货船,经常奔走在东行南线之上。
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影,高大,单薄,肩膀很宽,好似能扛起来整片天地。
许灼华的眼睛一直黏在那人影上,但是背光的缘故,她一直看不清楚到底是谁。
直到船停了下来,但是两船之间的距离,仍旧很远。
那艘船实在是太高大,程牧昀和许灼华不得不仰头看向那人。
只见那人影忽然转身,然后接过了一盏灯举在身前。
那张脸,跟学校里的雕塑一模一样,只是更年轻一点。
“牧昀,灼华,是你们吗?”
是萧梧新,他正摆手,在黑暗中借着光看向程牧昀和许灼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