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姐姐和章神医最后是否能走到一起,萧婉都想在能力范围内保障好姐姐日后的生活,哪怕是不嫁人,也能靠自己自食其力,活的自在。
至于妹妹小鱼儿,萧婉还没有打算,并不是她没考虑妹妹,而是还没有想好。
小鱼儿聪敏活泼,还很好学,萧婉希望妹妹将来也能有个美好的生活,她年纪还小,萧婉先不为妹妹打算什么。
端看小鱼儿将来喜欢做什么,她这个姐姐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妹妹。
安顿好后,紧接着就迎来了刘彦青和陈晴的婚事。
舅舅刘彦青到底是个热血青年,敢想敢干,一边帮着姐姐家收购土豆,一边在萧家作坊做工,积攒了不少银钱。
自己省吃俭用,加上姐姐刘氏之前带给他和二老的银子,果断买了不少地,赶着头一波全部种成了土豆。
最后卖给作坊,可是赚了不老少。
刘彦青是个肯吃苦的,得知自家外甥女要带陈信等人去京城开店,心中一动,找到了外甥女,提出想要接了陈信的管事一职,带人去开拓粉条生意。
萧婉对舅舅的打算自是支持的,她正愁着这粉条生意也不能光指着济云城的一些订单啊,还是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粉条的好处,自己也能多赚些。
舅舅能接手,她心里也高兴,舅舅是个肯吃苦脑筋活的,有舅舅接手,她放心了。
萧婉找来陈信,抓紧给舅舅培训,并将几个愿意跟着跑粉条订单生意的年轻人交给舅舅带领。
刘彦青学的非常认真,一边加紧学习,一边准备迎娶陈晴。
姥姥孟氏和姥爷刘老爹也是尽全力张罗小儿子的婚事。
小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他们比谁都高兴,也没有嫌陈晴一家子之前做过下人。
在他们心里,都是普通老百姓,给人当下人那也是为了生活。
而且陈晴这样的儿媳妇,若不是家里遭了难被发卖到他们镇子,老刘家可也难找这样的儿媳呢。
陈晴温柔大方,女工厨艺皆是一等一的好,还识字,更别说之前被萧婉委以重任,留在七里香做事。
萧珍儿不止一次夸赞陈晴的能力。
老两口哪里还嫌弃儿媳妇之前的身份,一心想着对儿媳好还来不及。
亲事定下后,陈晴也是做工之余,还给老两口和自己爹娘做些针线,那针脚细密平整,穿着舒服,惹得孟氏更是爱的不行。
所以在婚事上,更加不肯委屈了儿媳妇。
他们老两口平日里少不了儿子闺女的孝敬,再加上多年也有些积蓄,因此很舍得在婚事上花钱。
家里的房子不需要修缮什么,因为这是刘彦青才新修的大房子,宽敞亮堂。
陈家也早就上门提前量好了婚房的尺寸,将好料子的桌椅柜子等送上门。
老两口见状,亲家如此给力,自己也不能小气了,就在排面和拜堂时的红包上下功夫了。
刘氏当姐姐的,自是不能落后了。
娘家在自家艰难的时候,没少帮衬自己,爹娘弟弟牵挂自己,时常送吃送喝的。
如今自家有了能力,刘氏肯定要好好帮助娘家的。
萧婉本就喜欢姥姥家,不等刘氏开口说什么,平日里就若有似无的点给自家亲娘,闺女平日给的孝敬银子,以及家里的钱,都由着亲娘支配。
娘不用顾及任何人的想法,只要亲娘开心就好。
就是老爹也不能置喙娘自己的体己银子如何花用,当然萧老爹也不会,他只要回家有妻子儿女陪伴,吃饱穿暖就好,其余的都由妻子做主。
他和刘氏夫妻多年,自是比萧婉这个女儿更了解妻子,更心疼妻子。
女儿对自己亲娘宠溺孝顺,萧老爹心中只有高兴和安慰的。
而且小舅子为人热情善良,对自己这个姐夫也很尊重,家里有什么事都帮忙干活,萧老爹愿意为小舅子多帮忙。
因此他主动提出让妻子回娘家帮衬一番,多带些银子,务必让小舅子的婚事办的风光体面。
至于妹妹小鱼儿,萧婉还没有打算,并不是她没考虑妹妹,而是还没有想好。
小鱼儿聪敏活泼,还很好学,萧婉希望妹妹将来也能有个美好的生活,她年纪还小,萧婉先不为妹妹打算什么。
端看小鱼儿将来喜欢做什么,她这个姐姐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妹妹。
安顿好后,紧接着就迎来了刘彦青和陈晴的婚事。
舅舅刘彦青到底是个热血青年,敢想敢干,一边帮着姐姐家收购土豆,一边在萧家作坊做工,积攒了不少银钱。
自己省吃俭用,加上姐姐刘氏之前带给他和二老的银子,果断买了不少地,赶着头一波全部种成了土豆。
最后卖给作坊,可是赚了不老少。
刘彦青是个肯吃苦的,得知自家外甥女要带陈信等人去京城开店,心中一动,找到了外甥女,提出想要接了陈信的管事一职,带人去开拓粉条生意。
萧婉对舅舅的打算自是支持的,她正愁着这粉条生意也不能光指着济云城的一些订单啊,还是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粉条的好处,自己也能多赚些。
舅舅能接手,她心里也高兴,舅舅是个肯吃苦脑筋活的,有舅舅接手,她放心了。
萧婉找来陈信,抓紧给舅舅培训,并将几个愿意跟着跑粉条订单生意的年轻人交给舅舅带领。
刘彦青学的非常认真,一边加紧学习,一边准备迎娶陈晴。
姥姥孟氏和姥爷刘老爹也是尽全力张罗小儿子的婚事。
小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他们比谁都高兴,也没有嫌陈晴一家子之前做过下人。
在他们心里,都是普通老百姓,给人当下人那也是为了生活。
而且陈晴这样的儿媳妇,若不是家里遭了难被发卖到他们镇子,老刘家可也难找这样的儿媳呢。
陈晴温柔大方,女工厨艺皆是一等一的好,还识字,更别说之前被萧婉委以重任,留在七里香做事。
萧珍儿不止一次夸赞陈晴的能力。
老两口哪里还嫌弃儿媳妇之前的身份,一心想着对儿媳好还来不及。
亲事定下后,陈晴也是做工之余,还给老两口和自己爹娘做些针线,那针脚细密平整,穿着舒服,惹得孟氏更是爱的不行。
所以在婚事上,更加不肯委屈了儿媳妇。
他们老两口平日里少不了儿子闺女的孝敬,再加上多年也有些积蓄,因此很舍得在婚事上花钱。
家里的房子不需要修缮什么,因为这是刘彦青才新修的大房子,宽敞亮堂。
陈家也早就上门提前量好了婚房的尺寸,将好料子的桌椅柜子等送上门。
老两口见状,亲家如此给力,自己也不能小气了,就在排面和拜堂时的红包上下功夫了。
刘氏当姐姐的,自是不能落后了。
娘家在自家艰难的时候,没少帮衬自己,爹娘弟弟牵挂自己,时常送吃送喝的。
如今自家有了能力,刘氏肯定要好好帮助娘家的。
萧婉本就喜欢姥姥家,不等刘氏开口说什么,平日里就若有似无的点给自家亲娘,闺女平日给的孝敬银子,以及家里的钱,都由着亲娘支配。
娘不用顾及任何人的想法,只要亲娘开心就好。
就是老爹也不能置喙娘自己的体己银子如何花用,当然萧老爹也不会,他只要回家有妻子儿女陪伴,吃饱穿暖就好,其余的都由妻子做主。
他和刘氏夫妻多年,自是比萧婉这个女儿更了解妻子,更心疼妻子。
女儿对自己亲娘宠溺孝顺,萧老爹心中只有高兴和安慰的。
而且小舅子为人热情善良,对自己这个姐夫也很尊重,家里有什么事都帮忙干活,萧老爹愿意为小舅子多帮忙。
因此他主动提出让妻子回娘家帮衬一番,多带些银子,务必让小舅子的婚事办的风光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