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周家父女,对萧婉感恩至极,从前说是忠诚本分的做事,如今更添了许多真心,不过这也是萧婉乐意看到的。
毕竟哪个当老板的不愿意自己的员工做事用心啊,当然她也不会亏待他们就是了。
这个封建专制的时代,人的等级划分十分严苛,百姓生活的艰难,萧婉带着家里人,勉强在这样的世道里闯出一点社会地位,也是依托了穿越女的一些金手指。
若是萧婉真的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普通民女,恐怕现在还是和大多数百姓一样,每日为着果腹生存而拼命做工。
也因此,萧婉非常能体会到百姓的不易,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把自己贱卖成低人一等的奴仆呢。
所以萧婉在自己有一些能力的时候,愿意庇佑善良忠厚的下人们。
周泽听祖父和母亲说县主允他可以入学,一向开朗活泼的脸色慢慢挂上了郑重,眼中隐隐有些泪花。
周巧姐担心的看着儿子,心中一紧,该不是儿子不愿去读书吧,那可如何是好,这么想着她就问出来了。
周泽见母亲和祖父担心的看着自己,母亲还问自己是不是不愿读书。
他赶忙摇头道:“祖父,娘,我愿意读书的,县主这次给我这个机会读书,我心中十分欢喜,也十分感谢县主对我的好,我会好好努力读书,争取将来能给县主帮忙做掌柜的,为她分担。”
周巧姐和周雷闻言,嗔怪的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先把书读好,再说当掌柜的事,不过娘也希望你能读书识字,将来不管是给县主做账房还是掌柜的,都是一个好出路。”周巧姐摸着儿子的头说道。
周雷笑眯眯的看着闺女和孙儿的互动,想起萧婉给爷俩加了一倍的月钱,心中感慨万分。
县主提了自己的月钱,一是确定了自己的大掌柜地位,二是月钱多了一倍,他们父女俩的月钱给孙儿交学费就绰绰有余了。
县主还说过,若是周泽的学费由公中出,其他下人难免心中不忿,索性直接提了月钱,这样周泽的读书机会是自己给的,但学费是周家人自己出的。
谁也不好说什么。
若是以后谁愿意送自己孩子去读书也无妨,学费若是能出的起,萧婉也不愿孩子就这么在家蹉跎,当一辈子下人。
随后几天,萧婉又找了陈有礼,将济云城的火锅店生意全权交由他打理,依旧是提了月钱,萧二喜帮着陈掌柜打理生意。
陈有礼自是无有不应的,儿子跟着县主进京,说不得以后就是县主身边第一人了,只要儿子用心做事,前途自是不必担心的。
县主往来的都是将军皇子,眼见着和赵大将军家往来颇深,以后的县主绝不会止步于此。
他虽年纪大了些,但不管是为了儿子的前程还是报答县主的大恩,他都会坚持到老!
闺女脱了奴籍嫁到刘家后,刘家也是开明,承诺婚后闺女依旧可以出来做事,和刘彦青一样挣钱养家,在家里的地位也不会低人一等。
陈有礼对这件事可是又惊又喜。
他本就是个开明的人,觉得闺女有能力,若是只一味的待在家里,免不了有些蹉跎浪费了自己的才能。
因此在刘家说闺女依旧可以外出做事的时候,陈掌柜很高兴,对刘家以及刘彦青这个女婿,再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了。
到时候闺女和自己妻子都在七里香做事,娘俩也能经常见面,想到这里,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动力,能和妻子闺女在一起,有活干,比什么都强。
儿子出去闯闯就闯闯,男子汉就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他照看着家里,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陈家将来或许会越来越好。
现在就等着过几天闺女的成亲大事了。
刘家有诚意,家里建了阔气的大宅子,又是县主的亲舅舅,将来自是不会受人欺负了。
闺女嫁过去有刘家护着,放心很多。
陈有礼感念萧婉的心意,决定把闺女的嫁妆再厚一些。
毕竟哪个当老板的不愿意自己的员工做事用心啊,当然她也不会亏待他们就是了。
这个封建专制的时代,人的等级划分十分严苛,百姓生活的艰难,萧婉带着家里人,勉强在这样的世道里闯出一点社会地位,也是依托了穿越女的一些金手指。
若是萧婉真的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普通民女,恐怕现在还是和大多数百姓一样,每日为着果腹生存而拼命做工。
也因此,萧婉非常能体会到百姓的不易,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愿意把自己贱卖成低人一等的奴仆呢。
所以萧婉在自己有一些能力的时候,愿意庇佑善良忠厚的下人们。
周泽听祖父和母亲说县主允他可以入学,一向开朗活泼的脸色慢慢挂上了郑重,眼中隐隐有些泪花。
周巧姐担心的看着儿子,心中一紧,该不是儿子不愿去读书吧,那可如何是好,这么想着她就问出来了。
周泽见母亲和祖父担心的看着自己,母亲还问自己是不是不愿读书。
他赶忙摇头道:“祖父,娘,我愿意读书的,县主这次给我这个机会读书,我心中十分欢喜,也十分感谢县主对我的好,我会好好努力读书,争取将来能给县主帮忙做掌柜的,为她分担。”
周巧姐和周雷闻言,嗔怪的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先把书读好,再说当掌柜的事,不过娘也希望你能读书识字,将来不管是给县主做账房还是掌柜的,都是一个好出路。”周巧姐摸着儿子的头说道。
周雷笑眯眯的看着闺女和孙儿的互动,想起萧婉给爷俩加了一倍的月钱,心中感慨万分。
县主提了自己的月钱,一是确定了自己的大掌柜地位,二是月钱多了一倍,他们父女俩的月钱给孙儿交学费就绰绰有余了。
县主还说过,若是周泽的学费由公中出,其他下人难免心中不忿,索性直接提了月钱,这样周泽的读书机会是自己给的,但学费是周家人自己出的。
谁也不好说什么。
若是以后谁愿意送自己孩子去读书也无妨,学费若是能出的起,萧婉也不愿孩子就这么在家蹉跎,当一辈子下人。
随后几天,萧婉又找了陈有礼,将济云城的火锅店生意全权交由他打理,依旧是提了月钱,萧二喜帮着陈掌柜打理生意。
陈有礼自是无有不应的,儿子跟着县主进京,说不得以后就是县主身边第一人了,只要儿子用心做事,前途自是不必担心的。
县主往来的都是将军皇子,眼见着和赵大将军家往来颇深,以后的县主绝不会止步于此。
他虽年纪大了些,但不管是为了儿子的前程还是报答县主的大恩,他都会坚持到老!
闺女脱了奴籍嫁到刘家后,刘家也是开明,承诺婚后闺女依旧可以出来做事,和刘彦青一样挣钱养家,在家里的地位也不会低人一等。
陈有礼对这件事可是又惊又喜。
他本就是个开明的人,觉得闺女有能力,若是只一味的待在家里,免不了有些蹉跎浪费了自己的才能。
因此在刘家说闺女依旧可以外出做事的时候,陈掌柜很高兴,对刘家以及刘彦青这个女婿,再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了。
到时候闺女和自己妻子都在七里香做事,娘俩也能经常见面,想到这里,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动力,能和妻子闺女在一起,有活干,比什么都强。
儿子出去闯闯就闯闯,男子汉就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他照看着家里,让儿子没有后顾之忧,陈家将来或许会越来越好。
现在就等着过几天闺女的成亲大事了。
刘家有诚意,家里建了阔气的大宅子,又是县主的亲舅舅,将来自是不会受人欺负了。
闺女嫁过去有刘家护着,放心很多。
陈有礼感念萧婉的心意,决定把闺女的嫁妆再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