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可愿拜我为师-《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

  拜月节当天,作坊集体休沐。

  休沐前一天,沈家给作坊的帮工,每人发两斤黄芽菜、一盒糕点,东西不多,但大家都很开心。

  他们觉得,黄芽菜两文一斤,糕点更不是便宜货,拿到就是赚点。

  所以没人嫌弃东西少,反而觉得沈家大气。

  大家拿了东西,高高兴兴回家。

  沈家这边,也忙着做桂花糕。

  黄氏和林氏知道沈淮过完节便回县城,所以想多做点东西让他带去吃,尽管沈淮说不用,但两人还是做了很多。

  她们不止做了桂花糕,还做了封糕。

  封糕是大米磨碎制作而成,存留的时间比较久,里面还加了饴糖。

  大房和二房给沈家送了两只鸡,四房送了只大鹅。

  大鹅当晚就被沈七刀给顿了。

  饭后,一家人坐在 院子里赏月。

  第二天一早,沈淮跟沈金一起回了县城。

  “沈淮哥,你们回来啦。”沈木见两人回来很开心,“沈金哥,我娘有给我捎东西吗?”

  “有。”沈金拿出一盒糕点,“这是婶子让我拿给你的,她还说,让你好好干活,不用每个月都回家,省点盘缠。”

  沈木立即嘀咕道,“别人是怕儿子不回家,我娘倒好,不让我多回家。”

  “婶子在作坊上工,休沐时间不固定,你回去了她也未必得空。”沈金指着糕点,“这是五爷爷他们发的,在作坊上工的人都有。

  你娘舍不得吃,就留给你了。”

  沈木撇嘴道,“我娘老这样,什么都舍不得吃。”

  “以前穷怕了呗。”沈金一边整理一边说,“你下次回去,可以买点肉,昨晚你娘只炒了两个鸡蛋,没买肉。”

  沈木低低‘嗯’了一声,然后开始跟沈淮说这两天的情况。

  “沈淮哥,过几日赵富家的老太太要办八十大寿,他们管家过来跟我们定了一百斤的黄金豆腐。”

  “寿宴具体是哪天?”沈淮问。

  “二十三日那天。”

  “到时候你提前跟豆腐老板订三桶豆汁就行,省去磨豆子的功夫,我们三个很快就能搞定。”

  聊得差不多了,沈淮回房休息。

  翌日。

  他提着糕点去林家找林致远。

  结果被沈大姑告知,林致远在郡城林家,跟随堂伯学习。

  “有人指点,表哥肯定进步很快。”

  沈大姑听言,笑道,“你表哥就是这么想的,才急匆匆的去郡城,生怕去得晚了,堂伯又出去游山玩水去了。”

  林家这位堂伯,考了两次会试没过,便寄情山水。

  见识挺广泛的。

  表哥跟着他能学到东西。

  “这糕点味道不错,是从家里拿来的吧?”

  “这桂花糕是奶奶做的,她知道我要上来,就做了很多,还有封糕,大姑都尝尝。”

  沈大姑尝了桂花糕又尝了封糕,然后说道,“还是娘家的东西好吃,我每次都能吃好多。”

  “那大姑多吃些,不够我那还有一些。”

  聊了许久的家常,沈淮才离开林家。

  接下来的日子,沈淮依旧早起晚睡。

  刨除白天固定要干的活,其余时间都被他利用起来。

  看书、练字、刷题、写诗,一样没落下。

  最近谢知县很忙,沈淮去了县衙几次,都没见到人,他只好在书房看书看邸报,留下策论。

  谢知县有空了,会看他的策论。

  如果写得好,谢知县会留言提醒,下次看哪些书籍。

  如果写得不好,会在策论上点出来,并让沈淮重写,要是再写不好,他会留下两个大大的‘愚钝’。

  这种指导方式,让沈淮有种云学习的感觉。

  有时候,谢护卫得空,也会跟沈淮切磋两下。

  沈淮接不住的招,他也会提点两句。

  总之,这个田假,沈淮收获不错。

  期间,他还跟苏郁白去山里打猎,也会参加一些诗社的品诗会。

  遇到下雨天,则是去墨香阁看书。

  二十天的田假,就这样匆匆过去。

  县学举行入学仪式后,宣布升班名单。

  林致远、秦靖西、梁岸、赵云堂、陶行简等七人,升入甲班,之前在丙班的,自从升进乙班。

  原来的甲班,走了五个,现在又加入七人,目前一共十五人。

  乙班人最多,有二十三人。

  还有一个班,是童生班。

  这个学期,他们开始冲刺院试。

  沈淮这一批,满打满算,还有一年就能结束课程。

  所以县学调整了学习内容。

  上课时间不变,但每个月的月底都会来一次月考,从不同方位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个环节薄弱,就加强哪方面。

  持续两三个月后,甲班的人都适应了这种学习状态。

  休沐时,他们还觉得时间过得慢。

  可见是被虐习惯了。

  进入十一月后,天气断崖式降温。

  这时的谢知县,才有时间指点沈淮。

  乡试重在策论,所以他经常找来京城的真题给沈淮做,涉及到时政策略问题,沈淮答不好,他也没说什么。

  而是先给沈淮讲清楚这个政策,然后继续让沈淮重写。

  如果沈淮还写不好,他就让谢甲跟沈淮切磋。

  有一次,沈淮写的不够好,被迫跟谢护卫切磋了将近两个时辰,两只胳膊都快废了。

  谢知县还美曰其名:磨炼意志。

  沈淮跟谢护卫吐槽,谢护卫却说,“爱之深责之切,沈公子不觉得,大人对你寄予厚望吗?”

  许是谢护卫的话,触动了沈淮的神经。

  他萌生了拜师的念头。

  不是学堂缴束修那种授业老师,而是那种可以给你指引人生方向、教你人情世故的老师。

  天地君亲师的师。

  有了这个想法,沈淮开始找机会。

  只是还没等他找到机会,谢知县就先开口了,“沈淮,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沈淮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激动的筷子差点拿不稳。

  不过,他很快就克制住了情绪。

  保持理智的说,“拜师之前,学生能先问几个问题吗?”

  谢知县见沈淮还端的住,满意道,“哪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您对弟子有什么要求?”

  “第二个问题,成为您的弟子,需要做什么?”

  “第三个问题,是否会包办弟子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