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沉默是今晚的北影-《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时间一晃,就到了4月17日。

  北影厂之外,渐渐地来了很多车辆,此时现场的人大部分都已经知道有多少人要前来了。

  来人之多,甚至感觉能比得上一个大导的电影首映。

  韩三品,王忠军,于东……

  这三个人跺跺脚,已经足以让华夏的电影市场抖一抖了。

  而且一切,只是在一个大二学生的电影试映上,让王红卫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而且还有北电导演系在校所有人的集体出动。

  这声势确实很大。

  宁浩和邢娜那是绝对的瞠目结舌。

  曹忠此前所造的舆论声势,让他的名声其实已经不弱于宁浩,作为没有电影的一介白身,曹忠扯着中影和七十周年纪念日的虎皮,在三大艺术院校的舆论,以及和贾张科的正面冲突中,硬是毫无所动。

  这真是一种本事。

  伴随着时间逐渐过去,主创的演员,学校的导演,于东,王忠军等人都已经到来,片刻之后,张会军陪着韩三品悠悠来到。

  所有人都在门口签下了保密协议,不能对外透露影片内容。

  曹忠之所以要举办一场试映,为的是拷贝,空口白牙让人拷贝,没戏。

  给韩三品自己看片,要求拷贝,韩三品一定也会有犹豫,毕竟对于能卖多少,发行方是不敢说有绝对信心的。

  拷贝多了,但卖不掉,纯赔钱。

  所以曹忠直接拉来更多人,让韩三品能看到更多人的反应,才是曹忠的最终目的。

  其实曹忠一点都不担心学院派对这部电影会如何评价,这也是他非要于东和王忠军过来的目的。

  这是主旋律商业电影,要看的是发行方的信心。

  学院派的评价,很重要吗?

  曹忠并不关心。

  冯晓刚的电影被他们评价的狗屁不是,在票房上却是遥遥领先。

  众人互相打着寒暄,杨蜜见着那么多大佬,眼睛未免有些放光。

  哪怕是景田和路政,此刻也是呼吸粗重。

  戚九洲和王仁君更是激动的直打摆子,“咱们跟忠哥混,可真是见过世面了。”

  “我都快晕厥了。”

  申奥毕竟也只是个大二学生,而且是这部电影的副导演,他很清楚,这电影成了,他就上桌吃饭了。

  “淡定点。”曹忠看了兄弟几个,“电影内容没人比咱们更懂,都放轻松。”

  黄小明在电影放映之前就拉着曹忠过来和王忠军碰面,让二人混个脸熟。

  他最近正准备签入华艺,已经基本上谈妥了。

  苏木看着曹忠弄出来的阵势,心里是很不舒服的,低声吐槽:“闹舆论搞电影,有一丁点艺术气息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在这里放映,离不开在座很多人的帮助,我要感谢中影,感谢崔新琴老师,王红卫老师,宁浩师兄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各位主创演员和景田师妹的倾力支持。感谢的话太多,就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了。接下来,放映开始。”

  曹忠说完之后,

  灯光霎时间陷入黑暗,银幕之中开始迸发亮光。

  《南京照相馆》开始放映。

  “日军飞机,大炮及坦克车之助,猛攻中国守军,决欲占领南京……”

  伴随着湖南话的叙述,电影的背景音出现在众人耳畔,电影的背景也直接切题进入。

  镜头从骑着自行车的黄小明的车轮逐渐往上,以一种战争亲历者的视角,将整个南京城的当前混乱摄入其中。

  无数战斗机滑翔而过的渲染,让众人屏息。

  战争的氛围迅速笼罩了整个放映厅,有抵抗的军人,求生的百姓,也有放弃的军人,死去的百姓。

  短短开头的时间,所有人都被拉入场景当中。

  身为邮递员的黄小明,不过也是个在敌寇进城抱头鼠窜的普通人罢了。

  人们就循着他的视角,看着这个即将进入噩梦的南京城。

  王红卫是知道全部剧本的,他知道黄小明是主角,但又不是主角,他更像串联所有人的引线。

  主创人员也都很安静。

  但是张会军,于东和王忠军等人,则是蹙起了眉头。

  这电影的视觉方案是不好的。

  和现在的很多商业电影不对路。

  虽然他们也理解,直面这种创伤的电影,必然要牺牲一些感官愉悦,才能体会其艺术魅力。

  但是如果这么拍下去的话,很容易拍成非常平的纪录片。

  纪录片,是很难获得票房的。

  至多只有教育意义,很难铺开。

  这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苏木更是摇了摇头,嗤之以鼻,轻喃道:

  “大量的低照度,大光比的场景,这部电影的观感这么压抑,难受,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主旋律商业电影的?

  搞商业,搞不懂,

  玩儿艺术又玩不明白,

  怎么有脸抨击小津的?

  空口白牙的学生,果然没什么用处。”

  开头上的内容,苏木至少没看出好来。

  韩三品的情绪很平稳,剧本当中的钩子,这时候一个都还没铺开。

  当电影继续向下播放之后。

  王红卫的目光渐渐沉入其中,气氛异常压抑的视觉方案和主题高度契合,这对于导演来说非常重要,意味着主题正确。

  当人们开始感受到紧张,压抑,恶心的时候,才能让人更好的进入电影。

  宁浩和邢娜那对视一眼,他们则是看到曹忠在拍摄过程中,用了很多很小的景别,

  许多的室内戏,使得压抑气氛逐渐形成。

  这其实本身就是小成本的表征,

  可和宁浩当初《疯狂的石头》不同,《南京照相馆》的室内戏,没有让影片显得很廉价。

  反倒是促成了气氛。

  戏剧性上是一样的,都进行了精细编排。

  被认作是当兵的邮递员,为求保命装作照相馆学徒,保住了一命。

  观众的视角中,意外随时会发生,急促的配乐,压抑等死的氛围当中,这个邮递员却在照相馆哄骗日军摄影师的时候,遇上了躲在柜子中的照相馆老板。

  观众都为之一惊。

  每个人都沉默下来,呼吸屏重,完全代入其中,

  田庄庄则是一直在关注电影早期的艺术手段,尤其是蒙太奇手法,

  苏柳昌送信和日军暴行场景同步的交叉蒙太奇,枪击声和快门声交织的对比蒙太奇,以及枪械和摄影器材的隐喻蒙太奇,让他不由产生惊疑。

  “这曹忠,真的是大二的表演系学生?”

  “这蒙太奇运用之成熟,北电也没几个用的出来的。”

  他都不会。

  至少玩儿不出这么多。

  曹保平则是看出了在拍摄战争的动荡感的时候,曹忠用了手持摄影的方式,现实冲击力不小。

  “这本家,可以啊。”

  伴随着影片的持续推进,很快,所有人连思考艺术的念头都没有了,而是完全沉浸到了故事线中。

  所有人,彻底沉默下来,目光灼灼看向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