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牧哥何不娶了池家小娘子?-《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小姑,不会是回来那天,你说有事找阿牧,就那会儿谈的?”

  池鱼肯定地点点头:“嗯!你们都说他有本事,是个能耐人。

  我这不就琢磨着,找上他了吗?”

  池野这回是彻底放心了,听到小姑这话,就顺着回了一句:

  “嗯,阿牧是个有本事的。以前在北疆军营,靠着敢拼的狠劲,短短五年内,可是做到了千户。”

  而那时,他才十八岁这句话,池野并没说。

  池鱼别的或许不知道,但小说看多了,可是知道军营中的千户,是什么级别。

  当即就听她声音拔高,眼中带着不敢置信问道:

  “千户?你确定?阿野,千户可是五品的武官,大小也算是一个将军级别。”

  都做到这级别了,怎么可能回安平县,且还孤家寡人?

  还有,安平县的百姓,怎么敢在人后,如此编排他?

  池野交友都是大大咧咧的,根本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他觉得跟对方处得来,就多往来。

  跟对方处不来,就少接触。

  所以,他知道秦牧曾在军营中任千户,也从未往心里去。

  后来秦牧回安平县,也以为对方是退役回来的,军中的事,都成了过往云烟。

  现在听小姑这话,那可是大官,至少比他们安平县的县太爷都大。

  这样的人,就算想从军营中退下来,应该也不是说退就能退吧?

  可是,他也没看出秦牧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难道是他记错了,其实阿牧之前根本就不是什么千户?

  池鱼看大侄儿陷入沉思,也没再问下去。

  既然知道秦牧是真正有本事的人,那她才是可以放心的那一个。

  池家坳的人都不知道,安平县里,秦牧正在安排明天去池家坳的事。

  沈铠今年同样二十出头,作为秦牧的好友,也作为帮他处理大小事宜的人。

  此时一边亲自将一袋袋粮食,扛到用油布裹好的马车上,一边略带八卦道:

  “牧哥,你今年都二十三了,等翻了年就二十四。

  朝廷可是有规定,男子到二十五不娶,就得由衙门强行婚配。

  眼下阿野那小子的小姑,你不是说她是和离的吗?

  还说,她不受你的厄运所影响。要我看,你不如娶了她?”

  正在堂屋中,拿着纸笔在写,明天一早出发去池家坳,要顺便带些什么上去的秦牧。

  听到这话,手中的笔一顿,随即转头看向沈铠,冷声道:

  “阿铠你觉得,这是能开玩笑的?”

  还在搬粮食的沈铠,听到他声音,下意识觉得头皮发紧。

  不过为了好友,他还是硬着头皮说:“牧哥,我不是在开玩笑。

  你总不可能因为厄运,就真的孤身一辈子吧?

  就算衙门到时候给你婚配对象,你把人带回家了,受不住这煞气,那也是白搭。”

  秦牧听到这,回了一句:“我这情况,衙门那边都有记录,不会给我配媳妇的。

  除非,衙门想死人!”

  沈铠闻言沉默了会儿,没接这话,只能自顾自说:

  “牧哥,阿野的小姑我虽然没见过,但她之前能嫁给秀才,想来模样应该也是出挑的。

  既然和离是前头那个秀才的过,那说明人家小娘子本身没问题。

  如今人家已是自由身,那牧哥你上门求娶也是正常。

  也就是咱回来得晚,但凡早两年回来,早点接触到阿野的小姑。

  那还有齐秀才什么事?

  池家小娘子是牧哥你的,那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也是牧哥你的……”

  秦牧从来不说假如这种话,也甚少为过去的事,做假设。

  此时听了,也知对方是为自己好,当即就说:

  “别说这些没用的,赶紧将粮食搬好,用油布裹起来。

  这雨越来越大了,也不知道池家坳那边是什么个情况。

  我琢磨着,在池家坳那边开个杂货铺。

  现在需要准备的东西,还差很多,得出去一趟。”

  按池鱼的说法,这雨一下,就是天灾的开始。

  如此一来,要没什么特殊情况,她是不会下山的。

  池家坳的海拔高,上下山一趟都不容易。

  虽然之前,池家人准备了不少粮食和盐之类的,但其他生活用品,想来应该准备的不全。

  倘若这天灾持续的时间久,而山上其他人家的日子要不好过了,必定会影响到他们。

  与其如此,倒不如他将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齐了,在那开个杂货铺。

  到时候池家小娘子要是愿意,就将东西,都以本钱卖给她。

  算是抵过她提前报信的功劳。

  若是不愿,那就雇她帮忙看铺子,每个月固定给多少月钱。

  反正那杂货铺,他只需要准备一年的东西。

  过了一年,想来天灾,应该也能结束了吧?

  若是不能,到时候再想法子补货就是!

  这么想着,秦牧这次出门去买东西,等回来时,后头又跟了四辆马车。

  这让最初只打算一辆车上山的他,在第二天出发时,变成了五辆。

  马车里的粮食,在原本答应给池野的基础上,翻了三番。

  而盐,他又找关系,运了一百斤。

  这一百斤里,其中腌制用的大粗盐,就占了七成。

  除此之外,还有打火石,灯油,针头线脑,以及淡黄色的粗布。

  这粗布就两种,分别为葛布和麻布。

  量都不算多,每种只拿了六匹。

  当然,像是酱油,醋还有红糖,饴糖,寻常糕点,木碗,瓷碗之类的,也都有一些。

  这当中酒也有两种,都是价格便宜的高粱酒和黍米酒。

  考虑到池家坳拔海以及男人能喝得程度,这两种酒,十斤一坛的,秦牧愣是运送了五十坛。

  也就是说,光是酒,就运送了五百斤。

  池鱼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她和秦牧的思想会在同一频道上。

  在秦牧带着沈铠驱车前来的时候,她这边已经陆续有人在问,开杂货铺的事。

  当然,前去找池野登记,自家需要出售木炭的人也不少。

  与安平县前一天就开始下雨不同,池家坳整整晚了一天。

  且一下,便是瓢泼大雨。

  池鱼在众人都忙着或烧炭,或种菜时,与池巧两人正在发豆芽,腌制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