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那次没能去池家坳吃香喝辣,最后散尽钱财,狼狈不堪的他,连家门都没进。
只是先去了一趟老族长家,之后让他爹娘帮忙拿了书箱,直接投奔同窗去了。
在那,因为他学问好,接下来的秋闱有望考上举人,加上以往给人的印象不错,所以受到了礼遇。
同窗是地主家的儿子,家里有钱,也舍得在他身上“投资”。
在听到他说,是为了去池家坳看儿子,导致浑身冻伤还长冻疮时,便觉得他有情有义。
之后给他请大夫买药,给他裁新衣。
甚至,还给安排暖床丫头!
当然,他这个人很理智,清楚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更是明白,自己如果到时候考不上举人,又会如何。
不说同窗家里的态度,便是族人那边所欠的钱,他都不知道要怎么还。
除非将他的书籍以及家里的地,都卖掉!
所以,丫头他没收,而是利用同窗家里的关系,为他解决瓶颈问题,之后专心读书。
或许是因为他的表现不错,加上作为原书的男主,容貌自然也丑不到哪去。
所以,他被同窗家里的妹妹,给看上了!
那姑娘名唤钟玉凤,是同窗钟文明二叔家的妹妹。
钟玉凤长得小家碧玉,都还没及笄。
她总是听家里人说,齐明宇有多好多好,而下人也说他待人如何的温和有礼后,便有些好奇。
等到见了人,她看对方长得不错,人又斯斯文文的,年龄也不大。
与她说话,又彬彬有礼,这才上了心。
这不,在她看到齐明宇连过年都没回去时,就私下来找她堂兄钟文明。
“大哥,你觉得齐秀才这个人如何?
我是说,做相公的话!”
钟玉凤二房出身,因为她娘是商户女,嫁给她爹的时候陪嫁不少,所以家里钱财方面,丝毫不比大房堂兄家少。
此时她问这话时,满脸娇羞。
钟文明一看她这样,想到家里一直在努力拉近与齐明宇的关系,便笑了。
有什么关系,比两家当姻亲还绑的紧?
他与齐明宇虽然关系好,但也只是目前阶段。
倘若齐明宇往前更进一步,那么等待他的是更为宽广的人脉关系,而他们之间的距离会慢慢拉开。
故而他认真说:“明宇兄长得不错,学问也好。
不管是山长还是教谕,又或是郭学政。
都说他今年不出意外,必定考上举人。
即便因故考不上,下次指定能上。
如若不然,我父亲也不会这般礼遇于他不是?
至于做相公人如何,就看你怎么想了。
就我所知,他与前面那个池氏成亲期间,一心只读圣贤书,没做任何对不住她的事。
县学休沐时,他也没与其他同窗一样,去逛风月楼,而是直接归家。
想来你也知道,他此番过来投靠我之时,手脚和脸还有耳朵都长了冻疮。
这也是因为不放心那个刚出生的儿子,不辞辛苦去池家坳探望的缘故。
可惜他前头那个女的,是个心狠之辈。
仗着在娘家,那边男儿多,便不许他看。
甚至,连住一宿都不行,直接把他赶出池家坳。
那里处在高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亏明宇兄命大。
否则这种大冷天,冻伤事小,冻死那也是正常的事!”
钟玉凤虽然少女怀春,但脑子还是有的,就忍不住问:
“大哥,如果齐秀才真的那么好,那他前头那个媳妇,为何要跟他和离?
还有,儿子又为何要给她?
就算是他爹娘同意,想来族里也不会同意的吧?
他堂堂一个秀才,和离,儿子还归女方,说出去总归不好听,且还是我们安平县有史以来的头一个。”
她是想嫁给齐明宇,但必须得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才行。
钟文明看着眼前堂妹双眸露出精光,便沉吟了下,说:
“具体怎么回事我不知道,只是听之前送他回去的钟叔说,齐家好似被人偷了。”
钟玉凤皱眉:“只是一个简单的家里被偷,前面那个姐姐就要和离,且齐家还把孩子给她?
这,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彼时已经是初五,天难得不下雪,还出了太阳。
在屋里太冷的齐明宇,出来晒太阳时,不知不觉就逛到了花园。
这会儿钟文明跟钟玉凤这对堂兄妹,正在花园的凉亭中聊这事。
钟文明眼尖,看见人就扬声喊:“明宇兄!”
齐明宇看到自己目前的衣食父母,就朝他们走去。
等快走近时,好似才看见钟玉凤,便眼眸低垂,略有不自在的与她打招呼。
“钟二姑娘!”
原本理智在线的钟玉凤,看他一身月白色的长衫,衬得他整个人越发的丰神俊朗。
那瞬间,她的脑子直接宕机,就连想跟堂兄说的话,都被抛之脑后。
钟文明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堂妹,又看了看齐明宇,想撮合的心思,越来越强烈。
只是他知道自家二婶是个精明的人,而堂妹随她母亲。
别看她现在这副模样,等脑子冷静下来,定然会想很多。
所以他直接问:“明宇兄,冒昧问个事,你与你前头那个媳妇,是因何和离,又是因何连儿子都给了她?”
本来心怦怦乱跳的钟玉凤,在听到这话后,双眼迷离地看着他。
脑子一团乱的时候,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齐明宇虽然专心读书,没怎么外出,但作为男人,哪能不清楚,眼前小姑娘看他的眼神,是何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要是外人问起,他要如何回答。
所以想也没想,他直接脱口说道:“池氏生子之时,我那守寡的长嫂,见了孩子,就开始哭。
她与我大哥感情深厚,大哥没了时,她还未生一儿半女,便觉得心生愧疚。
我母亲是她姑姑,见不得她这样,就将孩子抱给她。
心想池氏刚生产,且是因为意外而早产,又一直陷在昏迷中。
如此情况下,有人帮她照顾孩子也好。
等她醒来,再将孩子抱给她。
谁知,池氏醒来跟疯了一样,到处与人说,我母亲与嫂子偷她孩子,还害她早产。
又逢人说,我与嫂子,那什么。”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带着苦笑与自嘲。
似乎陷入了当初被冤枉的情景。
只是先去了一趟老族长家,之后让他爹娘帮忙拿了书箱,直接投奔同窗去了。
在那,因为他学问好,接下来的秋闱有望考上举人,加上以往给人的印象不错,所以受到了礼遇。
同窗是地主家的儿子,家里有钱,也舍得在他身上“投资”。
在听到他说,是为了去池家坳看儿子,导致浑身冻伤还长冻疮时,便觉得他有情有义。
之后给他请大夫买药,给他裁新衣。
甚至,还给安排暖床丫头!
当然,他这个人很理智,清楚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更是明白,自己如果到时候考不上举人,又会如何。
不说同窗家里的态度,便是族人那边所欠的钱,他都不知道要怎么还。
除非将他的书籍以及家里的地,都卖掉!
所以,丫头他没收,而是利用同窗家里的关系,为他解决瓶颈问题,之后专心读书。
或许是因为他的表现不错,加上作为原书的男主,容貌自然也丑不到哪去。
所以,他被同窗家里的妹妹,给看上了!
那姑娘名唤钟玉凤,是同窗钟文明二叔家的妹妹。
钟玉凤长得小家碧玉,都还没及笄。
她总是听家里人说,齐明宇有多好多好,而下人也说他待人如何的温和有礼后,便有些好奇。
等到见了人,她看对方长得不错,人又斯斯文文的,年龄也不大。
与她说话,又彬彬有礼,这才上了心。
这不,在她看到齐明宇连过年都没回去时,就私下来找她堂兄钟文明。
“大哥,你觉得齐秀才这个人如何?
我是说,做相公的话!”
钟玉凤二房出身,因为她娘是商户女,嫁给她爹的时候陪嫁不少,所以家里钱财方面,丝毫不比大房堂兄家少。
此时她问这话时,满脸娇羞。
钟文明一看她这样,想到家里一直在努力拉近与齐明宇的关系,便笑了。
有什么关系,比两家当姻亲还绑的紧?
他与齐明宇虽然关系好,但也只是目前阶段。
倘若齐明宇往前更进一步,那么等待他的是更为宽广的人脉关系,而他们之间的距离会慢慢拉开。
故而他认真说:“明宇兄长得不错,学问也好。
不管是山长还是教谕,又或是郭学政。
都说他今年不出意外,必定考上举人。
即便因故考不上,下次指定能上。
如若不然,我父亲也不会这般礼遇于他不是?
至于做相公人如何,就看你怎么想了。
就我所知,他与前面那个池氏成亲期间,一心只读圣贤书,没做任何对不住她的事。
县学休沐时,他也没与其他同窗一样,去逛风月楼,而是直接归家。
想来你也知道,他此番过来投靠我之时,手脚和脸还有耳朵都长了冻疮。
这也是因为不放心那个刚出生的儿子,不辞辛苦去池家坳探望的缘故。
可惜他前头那个女的,是个心狠之辈。
仗着在娘家,那边男儿多,便不许他看。
甚至,连住一宿都不行,直接把他赶出池家坳。
那里处在高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亏明宇兄命大。
否则这种大冷天,冻伤事小,冻死那也是正常的事!”
钟玉凤虽然少女怀春,但脑子还是有的,就忍不住问:
“大哥,如果齐秀才真的那么好,那他前头那个媳妇,为何要跟他和离?
还有,儿子又为何要给她?
就算是他爹娘同意,想来族里也不会同意的吧?
他堂堂一个秀才,和离,儿子还归女方,说出去总归不好听,且还是我们安平县有史以来的头一个。”
她是想嫁给齐明宇,但必须得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才行。
钟文明看着眼前堂妹双眸露出精光,便沉吟了下,说:
“具体怎么回事我不知道,只是听之前送他回去的钟叔说,齐家好似被人偷了。”
钟玉凤皱眉:“只是一个简单的家里被偷,前面那个姐姐就要和离,且齐家还把孩子给她?
这,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彼时已经是初五,天难得不下雪,还出了太阳。
在屋里太冷的齐明宇,出来晒太阳时,不知不觉就逛到了花园。
这会儿钟文明跟钟玉凤这对堂兄妹,正在花园的凉亭中聊这事。
钟文明眼尖,看见人就扬声喊:“明宇兄!”
齐明宇看到自己目前的衣食父母,就朝他们走去。
等快走近时,好似才看见钟玉凤,便眼眸低垂,略有不自在的与她打招呼。
“钟二姑娘!”
原本理智在线的钟玉凤,看他一身月白色的长衫,衬得他整个人越发的丰神俊朗。
那瞬间,她的脑子直接宕机,就连想跟堂兄说的话,都被抛之脑后。
钟文明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堂妹,又看了看齐明宇,想撮合的心思,越来越强烈。
只是他知道自家二婶是个精明的人,而堂妹随她母亲。
别看她现在这副模样,等脑子冷静下来,定然会想很多。
所以他直接问:“明宇兄,冒昧问个事,你与你前头那个媳妇,是因何和离,又是因何连儿子都给了她?”
本来心怦怦乱跳的钟玉凤,在听到这话后,双眼迷离地看着他。
脑子一团乱的时候,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齐明宇虽然专心读书,没怎么外出,但作为男人,哪能不清楚,眼前小姑娘看他的眼神,是何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要是外人问起,他要如何回答。
所以想也没想,他直接脱口说道:“池氏生子之时,我那守寡的长嫂,见了孩子,就开始哭。
她与我大哥感情深厚,大哥没了时,她还未生一儿半女,便觉得心生愧疚。
我母亲是她姑姑,见不得她这样,就将孩子抱给她。
心想池氏刚生产,且是因为意外而早产,又一直陷在昏迷中。
如此情况下,有人帮她照顾孩子也好。
等她醒来,再将孩子抱给她。
谁知,池氏醒来跟疯了一样,到处与人说,我母亲与嫂子偷她孩子,还害她早产。
又逢人说,我与嫂子,那什么。”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带着苦笑与自嘲。
似乎陷入了当初被冤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