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切记别在那留饭-《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

  池康是吃过饭过来的,他今天也要去学堂,又想昨天没过来,就特意往这边跑了一趟。

  听到小姑的话,他想也不想地点头:“好!”

  小姑的东西,等于是天上仙人的。多吃一口,都是他赚了,怎么可能不吃?

  池鱼不知道他的想法,在院中的雪清扫完后,把大门一关,就带着人进了空间。

  空间里暖和,餐桌上原本的东西,已经被端到厨房去了,现在就放着一个大砂锅。

  池鱼给池康舀了一碗粥,他都还没来得及吃一口,就听自家大伯说:

  “阿康,这天气越来越异常。

  神仙怕你小姑带着孩子,到时候会缺粮,又特意将这洞府扩大了。

  现在外头又比原来多了二十几亩地,你从今天起,晚上就住到这里来。

  你爹娘那边,大伯去说。”

  池康知道大伯的意思,就是从今天起就住小姑这来。

  到时候进这洞府来开地种粮食。

  想到那马上就可以收货的高粱和粟米,还有小姑说再过段时间就可以收货的什么红薯跟土豆,他连连点头。

  那些可都是粮食,且还是神仙给小姑送的。

  这几个月来,老天不做人,气候反常的很。

  谁也不知道来年会是什么个光景。

  他们池家坳不产粮,大伙儿现在家里的粮食,除了一小部分是当初下山特意买的外。

  剩余的,可都是小姑这边买的。

  谁也不知道小姑的粮食还剩下多少,要多还好。

  倘若少了,加上年景不好,到时候怕是人心惶惶。

  如今有了这几十亩的地,且还有小姑说的高产作物,至少他不用担心,他们池家坳的村民,回头会饿肚子!

  不得不说,池康的想法,跟池大虎极其相像。

  他在匆匆喝了碗粥后,就跟池大虎出去看多出来的地了。

  等逛完,他说:“大伯,鸡圈那边挺大的,要不要到时候也养只猪或者养点兔子?”

  “猪就算了,现在这猪仔根本就没地方买。

  兔子的话,倒是可以考虑抓野兔来养。

  而且兔子繁衍的也快,一年可以生好几窝。

  行了,你看完赶紧去学堂,再不去得迟到。

  有什么事,等你下学后再说。”

  池大虎打算从今天开始,继续带池康开地。

  等把地都开出来种上了,再来考虑盖房子的事。

  有个侄儿帮忙搭把手,他夜里也不用隔一会儿起来,去把油布棚上的雪弄下来。

  说来,他到底还是年龄大了,一.夜夜这样折腾,也有些受不住!

  早饭过后,池康去学堂,而池大虎则在鸡棚那边挖酒。

  等挖出十坛酒后,他就没舍得把剩下的都挖出来。

  “小鱼,这些也该差不多了。

  酒这东西贵,大家也舍不得把银子都花在这上头。

  我估计这十坛能要用到过年后。”

  “行,那一会儿大哥你帮忙搬两坛到铺子里,剩下的还是放西厢那边。

  等忙完这些,你先回来补觉吧。到时候等睡醒了,你想开地,我也不管你。”

  池大虎颔首,等把酒搬出去后,就留在空间里。

  而池鱼,今天还得去找族长,因此带着姐姐跟儿子出了空间。

  等到巳时,她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挎着篮子。

  路过杂货铺时,探头问池巧:“姐,我要去族长伯伯家里一趟,你去不?”

  池巧身子还没好透,加上还得给壮壮缝尿布,顺便看铺子,就摇摇头。

  “不了,小鱼你自己去吧,我留在这看铺子。

  对了,你把壮壮留下,我给你看着。

  就算有包被,你这样带出去,也冷得紧。”

  池鱼闻言,进杂货铺后,利落地把小家伙放在炕上。

  “姐,那我去了?”

  “嗯,去吧!早去早回,别在那多耽搁,也别在那留饭。”

  池鱼还是第一次听姐姐叮嘱,让自己不要留饭的事。

  虽然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多好。

  但作为族里经近三代唯一的姑娘,她若是有去谁家串门,多半都会被留下吃饭的。

  这也是她为什么,今天出门还特意带了一个篮子的原因。

  毕竟篮子里放着一包一斤的红糖,还有一斤梨花白,以及一条一斤的腊肉。

  这些可值不少钱,安平县很多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拿的东西,都未必有她现在多。

  她觉得,就算她到时候留在池东一家吃饭,那也是应当的。

  池巧看妹妹一脸莫名,趁着杂货铺没人,当即就把自己结合原主的记忆,得出的结论给说了。

  “小鱼,你虽然是池家坳的姑娘,大伙儿也都待你好。

  但你应该清楚,没有人能够做到,人人都喜欢。

  毕竟就算是银子,还有人视它为粪土。

  对于有钱商人什么的,还有人嫌对方满身铜臭味。

  你呢,也不是整个池家坳的人都稀罕。

  至少,我觉得池东一家的孙媳妇,也就是池章的媳妇林氏,她就不是很喜欢。

  以前原主没察觉出来,是我刚才捋一捋,发现的。

  林氏是池章的媳妇,而池章是池东一唯一的孙子。

  他们又都住在一起,没得吃人家一顿饭,到时候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池鱼听到这,果断将篮子里的梨花白拿走,改成了烧刀酒。

  且还把数量,从一斤改成了半斤。

  至于腊肉,也拿走了。

  因此等她出门的时候,篮子里最后装的是半斤红糖,半斤烧刀酒,以及一把半碗之前黄大妮送的腌菜。

  她到池东一家的时候,是周小兰开的门。

  见到她,周小兰当即笑眯了眼。

  “小鱼来了?快进屋暖暖身子,喝杯热茶。

  说来这个冬日多亏有你。要不是小鱼你,我们大家现在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怎么样,今天中午就搁嫂子家吃饭?

  嫂子知道你爱吃红烧兔肉,刚好家里还有风干兔,一会儿嫂子烧给你吃。”

  周小兰一边说,一边将人引进屋,同时还扬声喊:

  “爹,娘,小鱼来了!”

  池东一在经历过昨天的事后,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把池鱼培养成下一任族长。

  本来还没想好,什么时候去找她说这事,谁知这丫头自己就上门来了。

  当即就见他从炕上,一咕噜坐起,之后匆匆穿上鞋子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