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第二批银子入库-《女穿男后,靠读书为家族改换门楣》

  通州码头上的工程已经进行三分之一。

  十艘大海船的轮廓已经初具雏形,虽然和之前的那艘船无论从承载量还是规模都一样,可新海船也增加了来自南北工匠们的巧思。

  这些提议让海船上的船员们能更加舒适,在长久地航行中少受些罪。

  邱大人发话,只要是有利于建造海船的建议,一经采纳还是照常有奖励。

  一个好点子,价值一两银子,极具建设性的意见,直接奖励十两银子。

  这倒不是邱大人想开了,实在是前不久又收到了二皇子的亲笔手书。

  这些都是二皇子的意思,邱城一边心疼发出去的银子,一边也佩服殿下的格局和巧思。

  跟着这样有能力、有思想、有格局、有远见的主子,何愁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大人,大人,陈管事来了!”

  “陈管事?陈霖?”

  “额,对,就是上次运送银子过来的那位!”

  属下很会抓重点,可不就是送银子的那位嘛~

  “快快快,随我出去相迎!”

  两人出了办公房的时候,陈霖已经到跟前了。

  “哎呀,陈管事,有失远迎了。”

  “邱大人不必客气,时间紧任务重,咱们还是办正事吧。

  东家让我运来第二批费用,如今车马都在码头外,想问您是还存到通州县衙那边还是另有去处?”

  邱城一听真的是又来银子了,立马激动起来。

  “当然还是运到县衙那边,那边有东家安排的人,最是安全不过。

  码头这边还是简陋了些,放些木材铁器是没问题,但那些东西还是不要存在这边的好,不然我这夜里怕是别想睡好觉了。”

  陈霖但笑不语,知道邱城邱大人是个守财奴。

  更何况在邱城看来这是殿下的全部家当,自然压力山大。

  陈霖点点头,“正好,车马没有进到码头,我让他们在外面等着了。

  如此,那我们就一起押送东西到通州县衙吧,尽快入库为安。”

  “是是是,是这个道理,陈管事还要返回城内,时间上确实耽搁不得,咱们这就出发。

  蒋县令可能不在,不过钱师爷和邢师爷绝对在县衙里呢。”

  又是百十来辆车马,看着比上次还扎实。

  邱城也没问这是多少银子,毕竟上次就运来了五十万两,这次只会多不会少。

  唉~二殿下还真是料事如神,自己也没有在信里面说最近的财务状况,殿下就能知道库房里的银子快要见底儿了。

  陈霖这送来的不是银子,是及时雨。

  他不是不好意思开口主动要银子,而是真的给忙忘了。

  过些日子又要采购木材了,县衙库房里的银子只够交定金的。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百十来辆车的银子终于都入库了。

  钱师爷最先落锁,而后是邢师爷、邱大人落锁。

  三把超大号儿铜锁挂在库房门前,三人和上次一样再次小心翼翼地收好钥匙。

  平日里钱师爷和邢师爷虽然总在一处,可要取用银子必须等邱大人这把钥匙一起。

  邱大人取用银子也要提前告知两位师爷,缺一不可。

  其实铜锁还是次要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最重要的安保措施还是二皇子派来的那些暗卫,他们就像人形监控一样,时刻监察着周围任何异动。

  忙完这一切,邱城邀请陈霖回码头喝茶。

  “不了,天色不早,还要赶回去复命。”

  “好,那就等码头这边的事彻底结束,咱们回京后聚!”

  “好,我和东家在京城等着邱大人这边竣工的消息,到时候给您庆功!”

  “哈哈哈哈哈,庆功倒是不必,这又不是我一人之功。”

  和上次一样,陈霖来去匆匆,只留下了冰冷的八十万两银子。

  “唉,这次八十万两加上上次的五十万两,这就是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了。

  二殿下那边几乎快要被掏空了吧?不行,接下来还是得省着些花用,最好不要让殿下再送银子了。”

  邱城默默叨咕,手下人很是不解。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东家送银子不是好事吗?”

  “是好事,是好事,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手大脚,万事还是要算计着来,东家的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还是那句话,能省则省,当然,得在保证匠人们吃好喝好的前提下。”

  “是,大人,咱们从来也没浪费过银子,那可都是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花。”

  邱城点点头,自己也是知道的,大家对待银子的花用一向都是很谨慎的。

  这一点他很满意,连带着刚来不久的董大人也受到了影响,如今变成了“董抠门儿”。

  邱城知道自己的外号叫铁公鸡,比董抠门儿还好听些呢~

  码头上已经点上了火把和油灯,这个钱邱城还是舍得花的。

  没办法,为了赶工期,二皇子说要给工人那个什么“加班费”,还让把夜里照明工作保障好,以免发生意外。

  邱城本想阻止在夜里开工,可是二殿下说的也有道理,等河面上冻了,匠人们也要回家过年了。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辛苦一点赶赶工,明年春天化冻后做个收尾就可以了。

  邱城当然也不是一下子就安排下去了,而是征求了南北工匠们的意见。

  出乎他预料的是,大家都选择加班,多挣些银子到时候带回家过个肥年。

  两边也算是一拍即合,没有违背工匠意愿强制加班。

  何况加班费不低,大家看在白花花的银子的面儿上也愿意多卖把子力气。

  从深秋到初冬,码头上自从开启加班模式后,从每日供应早中晚三餐变成了供应早中晚三餐加夜宵。

  这样一来开支更多了,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

  不过成效也是很明显的,仅仅过去了一个半月,工程的进度条被拉到了三分之二。

  邱城每次盘点材料和银子的存量就是一阵阵的肉疼,不过看着海船建造的进度果真快了,也就忽略了这份肉痛。

  他甚至希望河面结冰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那样也许就不用等开春再次开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