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钟会感觉天塌了-《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刘谌站在武都郡守府的高台上,望着北方连绵起伏的群山。秋风送来阵阵凉意,却吹不散他胸中燃烧的雄心。

  "王上,信使已准备妥当。"诸葛冲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三封火漆密封的书信。

  第一封是告捷文书,自己已经收复武都,即将夺取阳平关,大局已定,就算黄皓、谯周等人泄露消息,也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成都方面需要一个胜利的消息,整个蜀汉需要一场胜利,振奋军心士气,增加川中百姓对刘氏的信心。

  第二封书信是给姜维的,他需要姜维拖住钟会,延迟对方的行军速度;第三封信是给钟会的。

  “告捷文书一定要大张旗鼓,宣传我们的战绩,让整个川中百姓都知道。”

  “诺。”

  诸葛冲连忙应道。

  刘谌指尖轻轻摩挲着第二封信封泥上的印鉴,说道:"第二封信,告诉姜维大将军,务必拖住钟会主力,为我夺取阳平关乃至南郑争取时间,但也不能被钟会伏击了。"

  "诺!"诸葛冲郑重应下,又迟疑道:"王上,给钟会这封信?是不是早了点?"、

  “现在也应该让他知道了。只有让他的心乱起来,我们才有机会。”刘谌轻笑道。

  “王上圣明。”

  诸葛冲这个时候心悦诚服。

  “我们休整两天后,立刻启程,打魏军旗号,进入雍州,进攻阳平关,将钟会封死在川中。”刘谌双目中闪烁着寒光。

  剑阁,魏军大营。

  钟会看着手中的书信,面色赤红,双手颤抖着不停。

  "镇西将军钟会足下:….今我军已据阴平、武都二郡,占据阳平关,断君归路于前;姜维十万之众扼剑阁于后。君以孤军悬入险地,进不能克成都,退难越阳平,此诚危亡之秋也…忆昔邓艾偷渡阴平,君在剑阁徒呼奈何。今艾已成阶下囚,君欲步其后尘乎?吾观司马氏猜忌成性,君纵全师而返,安知非第二个诸葛诞?何不效吴汉旧事,与吾共扶汉室?…"

  信笺突然从钟会指间滑落,他已经不想看下去了。

  信件上的消息,宛若是巨雷一样,凭空出现,劈在自己的脑袋上。邓艾败了,诸葛绪败了,刘谌已经占据阳平关,自己的后路断了。

  “刘谌何许人也!假的,假的。”钟会一阵破口大骂,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风范。

  钟会猛地一拍案几,案上茶盏应声而碎。帐内众将噤若寒蝉,只听得他急促的呼吸声在军帐内回荡。

  "将军息怒。"卫瓘俯身拾起信笺,劝说道:"刘谌此人不过是刘禅之子,素无名声,又无领军之才,怎么在短短一个月内击败邓艾、诸葛绪呢?此信恐是疑兵之计。"

  胡烈突然出列抱拳道:"不管怎么样,一切都要小心,若真被其占据阳平关......"话未说完,钟会阴鸷的目光已刺得他咽下了后半句。

  “钟将军,要么拼死抵抗,最后死于巴蜀万山之间,要么臣服于孤,则荣华富贵到手。”

  想到书信上的文字,钟会儒雅的面容上一片赤红。

  钟会强压下心中的惊怒,目光扫过帐中众将,发现他们神色各异,不少人眼中已露出惶恐之色。他心中一沉,知道军心已乱。

  "诸位!"钟会突然拔剑出鞘,寒光一闪,斩断了案角,"此乃刘谌奸计,意在乱我军心!邓士载乃当世名将,岂会轻易败于黄口小儿之手?"

  卫瓘见状,立即附和道:"钟将军所言极是。我军当务之急是速派斥候查探虚实,切不可自乱阵脚。"

  胡烈却忍不住又低声道:"可若是阳平关真被蜀军占据..."

  "住口!“钟会厉声喝道,"胡将军莫非想动摇军心?"他握剑的手微微发抖,心中却已飞快盘算起来:若刘谌所言属实,自己这支孤军确实已陷入绝境。

  “立刻派人去桥头,看看桥头是否为蜀军所占据。”钟会这个时候也冷静下来,立刻下达命令,说道:“派人去汉中,探听虚实。”

  “将军,从汉中周转粮草困难,现在姜维挡住剑阁,我军进退不得,不如暂时退回汉中,等到来年再做计较。”卫瓘连忙说道:“当初,若非征西将军言之凿凿,我等早就返回汉中了。”

  钟会当初就有撤军的心思,只得接到邓艾的假情报,才会想着在剑阁拖住姜维,方便邓艾吸取成都,消灭蜀汉。

  “对,对,书信,该死的邓艾。”

  钟会忽然想到邓艾写给自己的书信,俊脸扭曲。

  书信之中,邓艾对自己多有吹捧之词,甚至还提议将灭国首功相让。正因为如此,自己才没有做出撤军的决定,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假。

  “莫不是邓艾已经投降了刘谌?否则的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书信,迷惑我等。”长史杜预忽然幽幽的说道。

  大帐内顿时一阵安静。神情骇然。

  大魏征西大将军投敌了?

  此事要是传出去了,如何了得?

  以前的夏侯霸也曾经投降蜀汉,但对方是被逼的,夏侯霸在军中的威望不能和邓艾相比,虽然大家瞧不上邓艾的家世,但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能耐。

  一个寒门子弟无权无势,一路征伐成为征西大将军、太尉,现在连这样的人物,都投降了蜀汉,大魏还有希望吗?

  钟会闻言,瞳孔猛地收缩。他猛地转身,死死盯着杜预:“元凯此言何意?"

  杜预不慌不忙地拱手道:”将军细想,邓艾素来与您不睦,怎会突然在信中如此谦卑?更可疑的是,信中只字不提阴平战况,却一味催促将军在剑阁牵制姜维。如今想来,恐怕那时邓艾已然兵败,此信乃刘谌授意所写,就是想将将军拖在剑阁。"

  帐中众将闻言,顿时哗然。胡烈拍案而起:"若真如此,刘谌的书信就是真的,他已经夺取阳平关了。我军后路已断,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

  "肃静!“钟会厉声喝道,额头青筋暴起。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剑柄,摇头说道:”即便邓艾兵败,刘谌小儿也未必真能拿下阳平关。阳平关守将徐质是我大魏猛将,岂会轻易投降?"

  徐质是他的部将,是不会听从邓艾的,更是不可能投降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