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察汗淖尔之战(中)-《燕颂》

  那日散帐后,别勒古讷台向明里帖木儿行了个礼,沉默地退出大帐,而后找到本部的亲信子侄,详细交代了一番。直至明里帖木儿率军出营,这对相守了二十年的君臣,没有再说一句话。

  明里帖木儿率军向北行了十里,探马回报,燕军的骑兵已经迫近到十里之外,明日帖木儿下令扎营。燕行云领军又南压了五里,这才停下脚步,同样开始扎营。

  立于营中的明里帖木儿这才发觉自己错估了北面燕军骑兵的数量,从燕军的营寨规模来看,数量肯定超过了一万骑。不过事已至此,明里帖木儿也只能相信自己手下的勇士可以一举冲溃对面。

  双方休整一夜,第二日清晨同时出营,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列阵。虽然今日注定要见个死活,但双方都没有一举压上,搅在一起,打个烂仗,最后谁活下来谁就赢的打算。

  列阵之后,双方游骑探马就开始在战场四周相互交手,都想着压缩对面的空间,以寻觅破绽。燕行云这边自己坐镇中军,王远猷居左,齐磊居右。

  战局开始推动之后,王远猷居于东侧的左军先动,前压希望截住明里帖木儿大军东方的退路。明里帖木儿的位于东侧的右军也相机而动。

  双方都是轻骑,多配弓箭,而大多数箭手皆是左手持弓,右手引弦搭箭,能做到左右开弓者甚少。所以对于燕军来说,如果想要便于射箭,就要插到蒙古人右军与中军之间,但那样蒙古人同样处于顺手的一面,而且自己也将深陷险地,也封阻不住东方。

  所以双方的骑兵都在向东,燕军希望能包住明里帖木儿的大军,蒙古人希望夹住这一支骑军。相互试探了一下,王远猷的在全面接触前回转本阵。

  而后双方西面的两军也开始了试探,这时燕军刚才的问题就出在蒙古人身上,同样双方在搅在一起前回归本阵。相互试探一番,两军的中军皆立在原地纹丝不动。

  不过这一番动作,处于后面一处小土坡上的明里帖木儿更加清晰的看清的对面的布阵。与自己这边中军厚两翼薄的布局不同,对面燕军那里明显位于东侧的左军更厚重,右军其次,中军最薄。

  看清了这些,明日帖木儿也下了决断,他下令让左右两军同时前出,尽量将对面的左右两军与中军拉开,拉开之后,自己的中军直冲对面。只要冲溃的对面的中军,然后回转向东,直接将对面的主力左军吃掉,这场仗也就结束了。

  军令既下,蒙古人的左右两军开始同时行动,向着对面冲去,王远猷与齐磊也相应而动。这次蒙古人的左右两军各三千骑是要扯动王远猷与齐磊两军与中军拉开距离,所以一开始,两支蒙古骑兵就分别向东西两侧运动。

  王远猷领着七千人马,这次没有再向东抢占位置,而是贴着蒙古人的右军,似要插入蒙古人右军与中军之间,与蒙古人对射。而齐磊那边,似乎是行动慢了一些,也没有站住西面,被压在蒙古人左军与中军之间。

  明日帖木儿觉得有些奇怪,但战局已开,也来不及多想,在看到燕军被拉扯开距离,一声响箭发出,除了一千骑兵留下护住明里帖木儿,剩余的八千中军开始向着对面冲去。

  在明理帖木儿中军启动的那一刻,燕行云也领着三千中军开始行动,看样子竟是要与蒙古人对冲。明理帖木儿有着一个千户的怯薛卫,虽然本部精锐万户被派往辽东博日格德麾下,但这一千怯薛亲卫还是留在明里帖木儿身边。

  此时五百怯薛卫作为中军的箭头,直直向着燕行云的本阵冲去。明里帖木儿之所以只派出了一般的怯薛卫,是因为他所在的土坡上,他那个还没有完全痊愈,神色萎靡的小儿子把阿秃儿就骑马跟在他身边。

  这个曾经叱咤草原的一方雄主,在被他的弟弟刺甘失甘射瘸了一条腿后,终究是胆气尽丧,在如今这般局面下,竟然还是不敢全军压上。

  双方骰子脱手,落地的那一刻,胜负就已然显现。燕行云领着三千中军开始提速,在快要与蒙古人正面对撞之际,骤然向西偏转,双方擦着身子避开,燕行云的三千中军与齐磊的五千右军连城了一片。

  双方的箭头错过之后,燕行云合流的八千骑兵与王远猷的七千骑兵就开始同时向明里帖木儿的中军挤压,想要将他还在前冲的中军一分为二。

  明里帖木儿骑马立在土坡之上,看到对面燕军的动作不禁轻蔑一笑,在明里帖木儿看来,对面的避战行为毫无作用,即使自己的中军被一分为二,但只要冲过去的骑兵在自己五百怯薛卫的带领下回转,配合右军的三千骑兵直插燕军的后方,对方立时就溃了。对方这直接放任自己骑兵过去的行为,简直是自寻死路。

  而作为锋矢的怯薛卫千户亦是如此想法,面对燕军的避战,其非但没有降低马速,反而提速,招呼后面的骑兵跟上,只待双方完全交错而过,就调转马头向东迂回折返,直接再冲回来,到时候看对面的汉人拿什么抵挡。

  但就在双方交错而过后,异变突起。那名怯薛卫的千户忽然看见在自己的正前方,有一些密密麻麻的黑点,这些黑点正从草地上升起,那是隐藏在燕行云中军身后的三千步卒。

  这三千人是于前天夜里,长途奔袭而至的燕山中军的劲卒,他们再与燕行云汇合后,近乎人人脱力。在休整了一天一夜后,才堪堪恢复战力,就在刚才,这些人全部匍匐在燕行云中军身后,既是隐藏自己也是保持体力。

  在燕行云的骑兵与蒙古人中军的前部骑兵交错而过后,这三千步卒开始起身结阵,两翼向前,中军举盾架矛,等着这些冲过来的蒙古骑兵撞进自己的口袋。

  虽然异变横生,但拿怯薛卫的千户并未惊慌,三千步卒就像挡住己方的冲击,痴人说梦。此时蒙古人前部的骑兵马速已经提起,避是避不开了,只能在冲散这三千步卒后,再调转马头。

  在后方,燕行云和王远猷两面的挤压,终于是让明里帖木儿的中军脱了节,只有两千骑兵跟在那五百怯薛卫的身后。这两千五百骑没有迟疑,加速对着燕军的三千步卒冲去。

  在五百怯薛卫一马当先撞进燕军步卒的口袋中,正面迎敌的盾牌之后,几十只黝黑的铁管伸了出来,而后一阵火光喷射而出,随之还有袅袅升起的黑烟。

  这是燕行云带来的一百火铳手,这些人分成三组,一组射完立刻后撤,三组士兵交替射击,几个呼吸间就向着对面的怯薛卫喷射了三波火舌。做完这些后,这一百人毫不留恋,转身向身后的营寨奔去。

  这一百人对于怯薛卫的伤害并不算大,一来数量不多,二来火铳的准头也着实不好,而且作为明里帖木儿的贴身亲卫,这些骑兵皆是身披铁甲,马匹前胸也披着皮甲。

  虽然有马匹因中弹倒地,但这些明里帖木儿的亲卫并不畏惧,继续前冲,眨眼间就撞上了燕军林立的枪林。但这些怯薛卫不怕,不代表后面跟着他们的骑兵还能保持镇定。

  这些骑兵并不是明里帖木儿久经沙场的本部骑兵,在听到火铳的声响后,这些骑兵明显出现了慌乱,有些马匹也受惊乱跑,冲撞了自己的本阵。

  虽然不至于使军阵溃散,但也与前面的五百怯薛卫脱了节。而就在此时,两翼的燕军步卒开始疯狂向中间合拢,誓要将那五百怯薛卫与后面的骑兵分隔开。

  这些步卒真可谓悍不畏死,手提盾牌,持着长刀长矛以肉身向着骑兵的马身撞去,疯狂的将手中的长刀长矛向着马身刺去。虽然很多人被马撞飞出去,倒地身亡,但其身后的同袍立刻补上,接着向蒙古人的骑兵发起悍不畏死的冲锋。

  在燕军步卒的疯狂冲击下,这两千骑兵终于是被暂时阻住脚步,而打头的五百怯薛卫则被燕军步卒团团围住。那跟随而来的骑兵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开始向两侧迂回,想要拉开距离,再次冲击这些步卒的军阵,将那五百怯薛卫解救出来。

  但随着这些步卒悍不畏死的冲击,陷于阵中无法发挥骑兵优势的五百怯薛卫正在快速减员。在蒙古人分向两侧的骑兵拉开距离,调转马头,准备冲回来时,那五百怯薛卫只剩一百多人,而且他们的马匹大多被刺死砍伤,只得下马结阵。

  而在此时,燕军后方的营寨内突然响起擂鼓之声,听到鼓声,这些燕军步卒没有继续围剿剩余的怯薛卫,反而开始快速向营寨内撤离。他们撤离的是如此果断,以至于受伤的同僚都抛下不管。

  最终,这支长途奔袭而来,正面硬抗辽阳王怯薛卫冲击的部族,只有不到两千人撤回了营中。在其进入营中后,道道火舌开始在燕军横亘东西的营寨中升起。

  时至中秋,草木开始枯黄,草原上北风呼啸,在燕军早已准备好的火油的助燃下,大火很快连接成一面火墙,借着风力向南蔓延。

  而在战场正中,在火墙升起后,原本夹击蒙古中军的燕军骑兵也开始继续向南,看着样子就是要占据南方,与燃起的火墙一同夹击明里帖木儿的骑兵。

  在燕军最南锋矢的位置,燕行云领着一千骁云卫精骑,以韩熊、赵奔、许山三人当先,开始向着不远处明里帖木儿伫立的土坡冲去。

  面对战场的剧变,明里帖木儿怒火中烧,就要领着守卫自己的一千骑兵冲下去,与那不知死活的燕军一决生死。就在此时,一骑探马自南方而来冲上土坡,向明里帖木儿禀报,一支五六千人的燕军骑兵,已经突破后方察汗淖尔的营地,向此奔袭而来,据此不到十里。

  明里帖木儿心下顿时骇然,而燕行云的一千骑兵已经快要冲到土坡下。一旁把阿秃儿一声怯生生的父汗,将明里帖木儿的怒火又浇灭了大半。

  明里帖木儿看了眼把阿秃儿,一咬牙,下令手下这一千骑护着自己与把阿秃儿向西,避开冲过来的燕军骑兵,与西边的三千骑兵汇合,然后向西北突围。

  明里帖木儿留在身边这一千骑皆是精锐,骑得上等良马,此时向西逃遁,十分轻易的就甩开了燕行云的追击。而有着五百怯薛卫作为先锋,汇合了西面三千骑兵,自然也没人留的住他。

  而在战场之上,燕行云追击明里帖木儿不成,就顺势停在了明里帖木儿之前停留的土坡上。此时,战场上燕军与蒙古人的位置已经掉了个。

  燕行云的大军占据面向北方,虽然被风吹过来的滚滚浓烟呛的难受,但处在燕军与火墙之间的蒙古人更加不堪。浓烟滚滚之下,被明里帖木儿抛下的近一万骑兵根本不知道具体情况。

  但身后火墙炙烤,前方燕军虎视眈眈,他们也来不及搞清状况,军中的千户收敛本部骑兵,开始向南面的燕军袭来。此时只要向南打,若是能迫使燕军再与他们交换一次位置,那被火焰炙烤的就是燕军的骑兵了。

  但本就是自己防火的燕行云又怎么如他们所愿,随着蒙古骑兵南压,燕行云的兵马也开始向南边打边撤,只是防着蒙古人从东西两个方向大规模逃散。

  而在向南纠缠了五里之后,周光岳领着燕山中军赶到战场与燕行云汇合后,这场战争再无悬念。周光岳领着燕山中军来回两次冲锋,就将本就群龙无首的蒙古骑兵切散。

  在燕行云大军的配合下,赶在大火烧过来之前,明里帖木儿的一万大军灰飞烟灭,只有不到两千人逃散,这还是因为大火迫近,浓烟滚滚,使得不少蒙古骑兵有机会借着浓烟火势逃离燕军的包围。

  根本来不及打扫战场,燕行云的这把火烧的了蒙古人也烧的了自己,草草带着没有受伤的战马和一部分战俘,燕行云就领着近两万大军快速南撤。

  回头望着北方熊熊燃烧的大火,燕行云也是一阵头疼,他现在只能盼望着南边那片名叫察汗淖尔的海子和其相连的河流能阻住这场自己点起来的大火。

  否则若是打赢了明里帖木儿,反倒被自己的一把火给逼回了长城以内,那笑话可就太大了,而且自己奔袭回辽东的计划也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