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焚药立信,辽东的火与灰-《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夜色如墨,将废弃盐仓的轮廓描摹得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周不疑就坐在这巨兽的腹中,指尖下,是一叠叠冰冷的竹简。

  那些曾寄托着他全部心血与谋划的联络信,如今已是无用的废品,上面的字迹在昏暗的油灯下,仿佛在嘲笑着他的穷途末路。

  风从破败的窗棂间挤进来,带着海边特有的咸腥与潮气,也带来了一缕若有若无的歌声。

  “黑水汤,白骨药,吃了变鬼魂,阎王爷见了都不要……”

  那歌声稚嫩,本应是天真烂漫的童谣,此刻听在周不疑耳中,却比索命的鬼哭还要刺耳。

  他猛地站起身,冲到窗边。

  顺着歌声望去,襄平城的万家灯火映入眼帘,但在那片寻常的暖黄光晕之中,一盏,两盏,十数盏,乃至数十盏刺目的红灯笼,在不同的街巷角落悄然亮起。

  那红色,不是喜庆,而是血的颜色,是死亡的预告。

  每一个红灯笼,都代表着一处据点被拔除,一个忠于他的心腹被控制。

  它们连成一张巨大的网,而他,就是网中央那只无处可逃的困兽。

  “陈子元……”周不疑喃喃自语,吐出了赵云的字。

  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带着一丝奇异的平静,那是绝望到极致的平静。

  “好一个陈子元,你不杀我,却要让我亲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如何分崩离析,化为乌有。”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身体的死亡不过瞬间,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智慧、心血、抱负被对手以一种更碾压的智慧彻底粉碎,这种精神上的凌迟,才是最残酷的刑罚。

  他握紧了腰间的匕首,冰冷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却无法让他混乱的心绪有半分宁静。

  窗外,那首夺命的童谣还在继续,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着他的神经。

  与此同时,沓氏港外,李严的楼船静静地停泊在夜幕下的海面上,像一座沉默的山。

  船上“东吴贡使”的旗帜已经被悄然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弩机与森然的士卒。

  李严站在船头,凭栏远眺襄平城的方向,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一名信使自小船攀上甲板,疾步走到他身后,躬身禀报:“将军,马将军已审讯完蔡和,周不疑藏身城西盐仓的情报确凿无误。协从营已封锁了所有出城的要道,只待将军一声令下。”

  “不急。”李严的声音沉稳如山,目光依旧锁定着远方的灯火,“周不疑是毒蛇的牙,拔掉牙齿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目的,是斩下蛇头,更要让所有被蛇迷惑的人看清楚,他们追随的不过是一条会吃人的毒物。”

  他顿了顿,继续道:“通知潜入城内的弟兄们,让那三百名康复的劳工准备好。时机一到,他们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他们的每一声控诉,都比我们一万支箭矢更有威力。”

  李严深知,军事上的胜利只是其次,要真正拿下辽东,必须先从人心上瓦解公孙康的统治根基。

  那个建立在“神药”谎言之上的威信,必须由被“神药”残害的受害者亲手来推倒,才最彻底,最无可辩驳。

  他买下盐仓周围的民宅,布设火油,并非要将周不疑烧死在里面,那只是最后的手段。

  他真正要的,是营造一个瓮中捉鳖的态势,将周不疑这颗最重要的棋子死死按在棋盘上,然后从容不迫地掀翻整个棋局。

  “让弟兄们把信鼓准备好。”李严下达了最后的指令,“一旦城中红灯笼连成一线,直指公孙康的府邸,立刻以三通鼓为号,让马将军的协从营控制焚药场旧址,同时昭告全城,就说朝廷要为屈死的冤魂讨还公道!”

  他要的,就是让公孙康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方向,接收到自己帝国崩塌的消息。

  他要让这位辽东之主在最志得意满的时候,被现实的浪潮瞬间拍入谷底。

  襄平,辽东侯府。

  与城中的暗流涌动和城外的杀机四伏不同,这里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

  公孙康斜倚在软塌上,手中正把玩着一枚鸽子蛋大小、色泽温润如玉的琥珀状物体。

  这便是李严所献“长生松脂”的样本。

  一股奇异的清香从松脂上散发出来,吸入鼻中,竟让他连日来的烦躁与疲惫都消减了不少。

  “好东西,果然是好东西!”公孙康赞不绝口,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渴望的光芒。

  周不疑之前的警告,早已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怎能比得上这触手可及的“长生”诱惑?

  “主公,那东吴使节来历不明,言辞间又颇多试探,不可不防啊。”一名心腹将领在一旁忧心忡忡地劝道。

  “防什么?”公孙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周不疑被一个女人搞得灰头土脸,已经昏了头了。什么毒药,什么阴谋,我看他就是见不得我辽东财源广进,国力日强!一个逃难来的吏官,也敢对本侯的决策指手画脚?至于东吴,他们远在江东,与我辽东素无瓜葛,如今遣使来贡,正是畏我军威,意图结好。这等好事,为何要拒之门外?”

  他将那块松脂凑到鼻尖,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迷醉的神情。

  “传令下去,明日设宴,款待东吴使节。另外,命人去催催周不疑,让他别整天疑神疑鬼,尽快将下一批神药交付军中,这才是眼下的头等大事!”

  将领看着主公那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的样子,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躬身退下。

  夜深了,公孙康遣散了所有侍从,独自一人在灯下欣赏着那块“长生松脂”,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长生不老、永镇辽东的美好未来。

  他对城外焚药场的变故一无所知,对即将被劫的“神药”车队毫不知情,更不知道一张天罗地网已将他的都城彻底笼罩。

  他正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一股不祥的急迫感,径直冲向他的书房。

  紧接着,一名亲卫统领的身影出现在门外,连滚带爬,甚至来不及通报,便带着哭腔高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