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军改风波起,比武定乾坤-《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校场之上,烈日当空。

  数千双眼睛,汇聚在中央那片空地上。

  文臣们摇着扇子,面带几分看热闹的轻慢;武将们则抱臂而立,

  他们的目光焦点,是一支仅有百人的队伍。

  队伍中的士兵,个个面孔稚嫩,身上的盔甲似乎都大了一号,那都是十天前还握着锄头的农夫。

  而率领这支“新兵蛋子”队伍的,是李诚,陈子元最得意的学生。

  “元皓,这……能行吗?”刘备站在高台上,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身旁的陈子元一袭青衫,神色淡然,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主公安心。

  “咚!咚!咚!”

  战鼓擂响,沉闷的鼓点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下一刻,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景象发生了。

  那百人新兵,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动作整齐划一到了恐怖的程度。

  左转,右转,前进,后退,横队,纵队……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同一个人做出来的,脚步声、兵甲碰撞声汇成一道声音,仿佛一头巨大的钢铁猛兽在呼吸。

  他们手中的长枪,时而如林般竖起,寒光凛冽;时而齐齐前刺,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气势。

  整个校场,除了鼓声和那整齐的脚步声,竟是鸦雀无声。

  文臣们手中的扇子停了,武将们抱着的胳膊也缓缓放下,脸上的轻慢与不屑,早已被浓浓的震惊所取代。

  这哪里是新兵?

  就算是百战精锐,也未必能有如此纪律!

  这已经不是士卒,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战争机器!

  “好!好一个强军之姿!”一名老将忍不住抚须赞叹,眼中尽是欣赏。

  “十日之功,竟至于斯!陈先生真乃神人也!”

  赞誉之声四起,陈子元依旧面色平静,但刘备的脸上,已经绽放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然而,一片赞誉声中,一个粗豪的声音如炸雷般响起。

  “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战场上是拼刀子,不是走步子!”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满脸虬髯的张飞。

  他瞪着一双环眼,脸上写满了不服气。

  在他看来,这种操演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真正的厮杀,靠的是勇武和气力,是千锤百炼的搏杀技巧。

  “三弟,休得无礼。”关羽在一旁低声喝止,但他那双丹凤眼,也同样紧紧盯着场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张飞却不管不顾,大步踏出,手中丈八蛇矛往地上一顿,震得尘土飞扬:“陈先生,俺老张不服!可敢让我手下儿郎,与你这百人队碰一碰?”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这已经不是切磋,而是赤裸裸的挑战了。

  陈子元看向刘备,刘备略一沉吟,点了点头。

  他知道三弟的脾性,若不让他亲身体会,这根刺永远拔不掉。

  陈子元转身,对远处的李诚打了个手势。

  张飞见状大喜,立刻点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一百名亲兵。

  这些亲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士,煞气逼人,与对面那群稚嫩的新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给俺冲垮他们!”张飞一声令下,他麾下的百名精锐便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冲了过去。

  他们阵型散乱,却充满了野性的力量感,每个人都相信,一个冲锋就能将对面那整齐的“木偶”撞得粉碎。

  然而,李诚的队伍动了。

  “举盾!结阵!”

  一声令下,前排士兵瞬间将大盾顿在地上,后排士兵的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层层叠叠地伸出,瞬间形成了一座移动的钢铁壁垒,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刺猬。

  “砰砰砰!”

  张飞的亲兵们狠狠撞在盾墙上,发出一连串沉闷的巨响。

  他们预想中的摧枯拉朽没有发生,反而像是撞在了一座山上,巨大的反震力让他们气血翻涌。

  而迎接他们的,是从盾牌缝隙中闪电般刺出的长枪。

  “噗!噗!”

  枪尖入肉的声音接连响起。

  虽然用的是未开刃的训练长枪,但那巨大的冲击力,依旧让最前排的几名亲兵痛呼着倒下,瞬间失去了战斗力。

  一击之下,攻守之势立判。

  张飞的亲兵们慌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战法。

  个人的勇武,在这座严密的钢铁壁垒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们想要绕后,可那面盾墙却如同活物一般,随着他们的移动而转动,始终将最坚固的一面朝向他们。

  “变阵!收!”李诚再次下令。

  盾墙突然向内一缩,露出了一个缺口。

  张飞的亲兵们以为有机可乘,怒吼着便要冲入。

  可迎接他们的,却是第二排士兵早已准备好的短刀。

  长枪兵迅速后撤,短刀手上前一步,刀光闪烁,又是几人被击中要害,判定“阵亡”。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配合无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张飞那一百名精锐亲兵,竟被悉数“斩”于阵前,七零八落地倒在地上。

  而李诚的新兵队,阵型丝毫不乱,竟无一人“伤亡”。

  整个校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堪称碾压的战果惊得说不出话来。

  张飞呆立在原地,手中的丈八蛇矛仿佛有千斤重,他的脸从涨红变成了铁青,又从铁青变成了煞白。

  羞愤、不解、震撼……种种情绪在他胸中翻滚,最终却只能化作无言的沉默。

  他败了,败得彻彻底彻,毫无还手之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赵云走了出来。

  他对着刘备和陈子元一抱拳,朗声道:“云想亲自试探一番此阵的虚实,还望先生应允。”

  他的语气谦和,没有张飞的暴躁,却带着一丝武者的执着与好奇。

  陈子元点了点头。

  他知道,赵云才是真正懂得战阵之人,他的试探,比张飞的蛮干更有价值。

  赵云没有带兵,一人一枪,立于阵前。

  他整个人的气势陡然一变,如一杆即将刺破苍穹的标枪。

  “子龙将军,请!”李诚沉声喝道。

  赵云动了。

  他的速度快如闪电,身形飘忽不定,犹如一道白色的幻影,从侧翼直插阵心。

  他想用自己天下无双的个人武勇,撕开这个阵法最薄弱的一环。

  然而,李诚的反应更快。

  “投!”

  一声令下,阵中后排的数十名士兵,竟将手中的长枪当作标枪,呼啸着投掷了出去!

  数十杆长枪划破空气,带着尖锐的嘶鸣,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笼罩了赵云所有可能前进的路线。

  这一下,别说赵云,就连高台上的刘备和关羽都猛地站了起来,眼中满是惊骇。

  长枪还能这么用?!

  这是所有人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这种不计成本的饱和式攻击,完全颠覆了他们对战争的理解。

  赵云脸色剧变,他能躲开一杆枪,十杆枪,但绝无可能在高速冲锋中躲开这片枪雨。

  他猛地一个急停,手中长枪舞成一团银色的光轮,“叮叮当当”地磕飞了近身的几杆长枪,但整个人也被这股巨大的力量逼得连连后退,前冲的势头被彻底瓦解。

  不等他稳住身形,李诚的队伍已经再次完成了变阵,一面崭新的盾墙和枪林对准了他。

  赵云停下了脚步,他看着那面纹丝不动的军阵,再看看散落在自己脚边的长枪,良久,他收起了长枪,对着李诚,也对着远处的陈子元,深深一揖。

  “云,受教了。”

  这一拜,比张飞的惨败更具震撼力。

  如果说击败张飞证明了此阵法的坚固,那么逼退赵云,则证明了它无可匹敌的压制力。

  一种全新的,足以改写战场的恐怖力量,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校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刘备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他快步走到陈子元面前,当着所有文臣武将的面,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元皓!备得先生,如鱼得水!我欲请先生为全军练兵,军中所有事务,皆由先生一言而决,任何人不得掣肘!”

  “主公英明!”

  “请陈先生为我军练兵!”

  将士们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无数双或崇敬、或狂热、或激动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子元的身上。

  陈子元迎着这股热浪,心中却没有半点轻松。

  他感受到了刘备毫无保留的信任,也看到了将士们眼中燃起的希望火焰。

  但他更清楚地知道,当权力如潮水般涌来时,水面之下,那些看不见的礁石与暗流,也早已开始悄然涌动。

  一场席卷全军的变革即将拉开序幕,而真正的战场,绝不仅仅是这片洒满汗水的校场。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将军和官员,心中一片清明。

  这滔天的赞誉,既是他的铠甲,也可能成为刺向他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