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想想就美-《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

  周舟歪着屁股吃完了晚饭。

  周爹在门廊笑得难受,结果吃饭时见到鼻子眼睛通红的儿子斜斜坐着,他嘴巴上下一抿,眼看就要再次笑出声,周娘亲在使劲儿掐了他一把才忍住了。

  饭后,郑则跑林家请兄弟俩明日杀猪。

  郑家夫妇和亲家聊了聊,见天色渐晚便歇住话头,让两人先去休息,说来日方长。

  累了一天,周爹周娘亲肉眼可见地疲惫,简单收拾后,在儿子和小则的陪同下带着老马先回到新房歇息。

  郑家随着夜幕降临逐渐恢复宁静。

  小夫夫房里点了两盏灯。

  洗漱后周舟想算账,钱匣子里头铜板挤得满满的,都没串起来呢!郑则却说不急,“躺床上,让我看看屁股蛋。”

  说到这里周舟就生气,他以为大鹅和鸭子一样顶多有点吵,没想它们竟然这么凶悍,铁嘴叨人也太疼了!

  “它咬住了还甩头,真讨厌。”周舟滚到床铺里,在郑则注视下慢慢褪去凉快的衬裤,再害羞地一点点挪出来,趴好后他努力往后看,“怎么样?我都看不到......”

  白嫩柔软的地方随他动作晃动,像块弹滑的嫩豆腐,本是赏心悦目的画面,上头却突兀多了一块青紫痕迹破坏美感。

  郑则伸手心疼地揉揉,心里对大鹅的恼火再添几分,若不是这鹅刚买回来的,他真想明天开席吃肉。

  他皱眉说:“大鹅不能在家养了,放到新房给爹娘看家吧。”

  周舟惊讶回头:“大鹅还能看家?”

  “嗯,它们特别护地盘,和狗待一块儿容易打起来。”

  郑则起身拿来一罐东西,周舟见了忙掀起薄被子一卷躲进角落:“不抹,药酒臭!”

  臭也得抹,郑则把人捞出来剥开,手上倒药酒搓热就往屁股蛋揉,“忍一忍,淤青得揉开才好得快。”

  手上触感绵软滑嫩,他心里毫无涟漪,只心疼这颗多灾多难的屁股,“怎么回回都是伤这里。”

  去年磕伤,今年叨伤,流年不利。

  揉了一通,直把软乎的地方揉成红润的桃子,郑则满意地拍了拍,“好了。”

  周舟哼哼,屁股痛鼻子臭。还有,另一边都没有被咬,郑则怎么也揉得这么用力啊,坏鹅!坏人!

  他快速穿好裤子窜起来扑到郑则后背,闹娇道:“背我,背我。”

  郑则只好背着他走去放药酒。

  两人皆无睡意,索性搬来账本和算盘,算账!

  卖笋干前,两人的钱匣子只有七十五文钱,可以说是空空荡荡、叮铃作响;

  在平良镇干货店卖了一百二十斤长节货、十斤尖货,共卖了一吊又五百八十文;

  这两日在永安镇卖出三百斤的长节货,十一文卖了五十斤给干货店,十五文摆摊卖了两百五十斤。共卖了三吊又三百三十文。

  周舟看郑则在账本落笔记完,这才说道:“那五十斤是不是卖亏了?平良镇能卖十二文呢。”

  郑则转头看他,好笑道:“哪里有十二文,都是十文一斤。咱们和那家店铺立字据,承诺立冬后给他们供五百斤的量才有十二文的价。”

  笋干用周爹的马车运到白石滩,没花钱,十一文卖有五文半的利润,不算亏。

  他们自己摆摊能卖十五文,是因为少了店铺“中间人”这一道盘剥取利,且位置在富人住宅附近才卖得顺利。但缺点显而易见,自己买卖十分辛苦。

  周舟便说:“好吧,那冬天我们还去永安镇卖吗。”

  “去。冬天去便只能卖与干货店,我们不是本地人,多停留一日便多一份成本。”

  哪怕永安镇只高出一文钱他也愿意跑,多卖一斤便多得一文,赚钱从来不容易,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两人继续算账,去白石滩前的花费真不少,郑则照账本逐一念给拨算珠的周舟听:

  小九零用钱十五文,风筝四十文,给段师傅的谢礼一百文......听到此处周舟狡黠一笑:“我还以为会给很多~”

  “咱们的腊肉也很值钱,花大力气熏出来的。”郑则跟着笑了笑,他那日是看了篮子里头的东西才决定谢礼金额。

  他换修路的账本继续念,给状纸初审书吏塞了一钱银子,丈量土地和勘测地形九百文,两名弓手同样各自塞了一钱银子,镇上住宿吃饭一百文。

  周舟心疼地看着算盘:“怎么弓手还要给钱?”一钱银子一百个铜板,一百文一百文地给,卖多少笋干都不够。

  “修路占地亩数和修路途径地形很重要,人家虽没做暗示,但以防万一......多花点钱,能一次通过的就不要来回折腾,不然费时费钱不说,我怕夜长梦多。”

  好吧,周舟心疼地抱抱他。

  去白石滩几日的花费不多,吃喝住都是爹娘出的,坐牛车、两日市金、午饭钱、绿豆汤蜜饯这些共一百四十四文。

  郑则体会到周舟常说幸好有爹娘托底的感受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在白石滩停留,爹娘从不让他们花额外的钱,回家有饭吃、出行有马车,带回家的物品也是他们出钱。

  晚饭很“豪放大方”,果然像儿子说的“量大管饱”。

  嫂子为了照顾他们夫妻选择蒸米饭,但并没有只蒸两个人的份,而是一蒸就蒸全家人的量。据她观察,不管是鲁康还是孟辛,两个孩子在饭桌上神态轻松,能看出来平日也是如此,要吃就全家吃,要么就不吃。

  两位亲家性格也如小宝所描述那般真实,明明是初次吃饭,周娘亲却倍感亲近。

  周爹闻言笑了笑,收起钱匣子说道:“祸兮福之所倚,小宝有他的命数。”

  夫妻俩离开锦州定居响水村,说不定也是冥冥之中,福祸转化顺其自然,周爹想。

  两人吹灯躺好,周娘亲拉过周爹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吃得有点饱。”

  鲁康那孩子,吃大米饭表情惊喜,吃中午剩的杂粮馒头也津津有味,吃什么都香的样子看得她不由自主跟着多吃了一碗。

  周爹老老实实当起苦力,他顿了好一会儿说:“吃得惯就好。”

  说到这里他想起儿子,“小宝如今也吃惯了,除了大蒜,旁的都吃得很香。”

  周娘亲声音低低:“嗯,吃得惯……”

  周爹想起前头朦胧看到的中庭莲花池和宽敞开阔的主屋,这房子比周爹想象的大,光他和兰清两人住是有些冷清,“小宝嫁了人,总不好隔三差五叫他来家住。”

  想着想着,他突然笑道:“你说,将来拐他们小孩来住成不成?不过郑老哥应该会着急忙慌上门捞人哈哈哈。”

  “到时咱得好好哄孩子,让孩子自个嚷着'我要和外祖住~'”

  “谁也没办法阻止,美死了哈哈哈。”

  周爹把自己说美了,想想那场景就叫人欢喜舒坦,说完却久久听不见回应,偏头凑近一看,妻子已安稳入睡。

  他收起手掌拍了拍,也满足睡下。

  喜欢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