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射以观德-《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书舍外的空地上,孔安国正给子侄们复述着射艺。

  海贼们就在空地的另一头盯着他。

  倒不是海贼们折服于孔安国的说教。

  “娘呀!这鱼枪投不中他!”

  鱼枪每人少说投出去了三支。

  都被那些儒生打落在地。

  还有几支被孔安国一把抓住,丢在地上。

  “刚还听他们念书来着,转眼的功夫,就拿起弓矢来了!”

  “这不还在念?”

  “双足与肩同宽,侧身而立,头部微转,下颌内收,脊柱中正,目视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

  孔安国像是没注意到他们,还在介绍着射艺动作的要领。

  据说,孔子在矍相的泽宫演习射礼,围观的人很多,形成了一道人墙。

  今天孔安国教授射艺,虽说未成观者如堵之景。

  倒也有不少观众。

  只是海贼们并不算在此列。

  海贼们字都不认识几个,更别提欣赏射艺。

  如果不是身后还围着一圈兵车。

  空地上连一棵能隐蔽身形草木都没有。

  他们早就扯乎了!

  “左手推弓,虎口下压,弓身贴靠左足。

  右手拇指勾弦,食指在上,弦靠鼻尖、唇珠、下颌三点一线。”

  孔安国双臂发力,缓缓开弓。

  “前推后拉,双臂伸直,弦至耳后,形如满月。

  发力之时,气沉丹田,力从足起,贯于腰背,达于肩臂,如大河奔涌,一气呵成!”

  “瞄上了,扯乎!”

  海贼们眼见孔安国持弓对准了自己,心知不妙,连滚带爬地躲避起箭矢。

  “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

  箭矢比孔安国的教诲来得更快。

  加上恐慌和符水的麻醉,他们都没注意谁中了箭。

  “白矢之技,如君子修身,中正不阿,刚柔并济。”

  白矢为五射之一,箭矢贯穿箭靶后,箭头部分外露。

  先圣只说箭矢要贯穿箭靶,却没限制箭矢的材质。

  所以蓬草扎成的箭矢也应该穿透箭靶。

  至于被当做箭靶的海贼们,则发出了一声惊呼。

  “呀,穿,穿了!”

  百步开外,蓬草箭矢,刺穿了一名海贼的右肩。

  他试着去拔,那纤细的箭矢根本握不住。

  “一箭射出,三箭预夹于三指间,成箭藏指缝之势。夹箭时,手指微曲,如握珠状,蓄势待发。

  一箭中的,三箭依次射出,如风过竹林,矢矢相属。此为参连之技,亦如君子处事,当机立断,雷厉风行。”

  说话间,孔安国又是连发三箭。

  “啊!”

  三人同时发出惨叫。

  早就吓破胆的海贼们,趴在地上准备顺着院墙撤退。

  “剡注之技,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亦如君子处事,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孔安国发出的箭矢尾高头低,划出一道抛物线,拦住了海贼们的去路。

  “娘唉!”

  “襄尺之技,克己复礼。亦如君子,谦逊待人,以礼服人。”

  孔府的子侄们依射艺后退一尺,提起大弓,搭上恒矢。

  平日对着箭靶,他们总能射中。

  今日突然换成了趴在地上的人。

  一阵箭雨落下,只有半数中的。

  “哦豁!小子!给爷来个痛快!”

  那些圆头箭矢射到身上,也是痛得人撕心裂肺。

  海贼们开始了破口大骂!

  “井仪之礼,四箭连珠,井然有序。”

  子侄们听见孔安国的提醒,准备完成射艺的练习。

  连发四箭,全要中靶,还要呈“井”字排列。

  在夜间要做到有些困难。

  又是一阵箭雨落下。

  杂乱地砸在那些海贼身上,没有达到孔安国的要求。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孔安国连射四箭,将海贼们围在正中。

  看着插进地里摇晃个不停的箭矢,他们不禁冒出一阵阵冷汗,将符水的药性散去大半。

  “饶命啊!饶命啊!”

  “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求饶声不断,孔安国也没有继续放箭。

  只是纠正起子侄们的动作。

  “倒是没射中腿,撤!”

  海贼们拔掉几根箭矢,掏出挠钩,越过了墙头。

  老翁看孔安国又开始念经,好心提醒道。

  “恩公,恩公!贼人跑了!”

  孔安国将弓收好,吩咐子侄们上车,走到老翁面前,行了礼说道。

  “吾执御矣!”

  六艺之中,射为六艺之首,御为六艺之卑。

  据说,孔子就自认是执御者。

  后世儒生们,多以此称赞先生的谦逊。

  如果他们真眼见过,孔子驾乘由四匹骏马牵引的兵车,应该就不会这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