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药到病除-《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先生!”

  归来的夏荷碰上了杨行秋。

  “正好,进屋吧,给你留了饭。”

  夏荷赶快掏出那枚玉玦。

  “奴婢出身,此玉可证!”

  杨行秋接了过来,借着月光仔细的看了看。

  手感细腻,色泽深邃,呈现出一种高贵而典雅的琥珀黄,只是没有图案也没有记号。

  “只是寻常黄玉所制,并无特别之处。”

  杨行秋说着,就把玉玦还了回去。

  夏荷却不接,长跪不起。

  “此为家父遗物,执此玉玦者,奴婢生死相随!”

  杨行秋执意把玉玦塞到她手里。

  “给你姐姐吧,她更需要你。”

  夏荷收了玉玦,跟着杨行秋回了客房。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古人常常将君子比玉,希望君子能够如玉般,温润和煦,光华内敛。

  佩玉是古代服饰最重要的一部分。

  玉玦,由于“玦”与“决”字同音,所以玉玦有决断之意。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中,范增曾多次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向项羽暗示,要他立刻下定决心。

  “召人以瑗,绝人以玦。”

  玉玦还有另一层意思,断绝!

  “赐环则还,赐玦则绝。”

  和圆满的玉环不同,玉玦是有缺口的。

  因而,正和象征返还的玉环相反,玉珏代表着关系断绝。

  对于夏荷来说如此贵重之物,原来肯定是在曹硕手里。

  既然曹硕把这玉玦给了她。

  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这么多年的主仆关系,被叶阳鹤给解除了。

  不给她拿着,还能给谁呢?

  “先切碎,然后放在水中浸泡。”

  有了思路,叶阳鹤正和春桃尝试从节松萝里提取吡喹酮。

  节松萝,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成悬垂条丝状,附生在针叶树上。

  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植物,在山里很容易找到。

  难点在于萃取有效成分。

  叶阳鹤看了一眼浑浊的溶液,说道。

  “这样效果不太好,要是有丙酮或者乙醇就好了。”

  “丙酮可以用石灰中和木材干馏所得的木醋液,制成乙酸钙,再160c加热分解制得丙酮。乙醇,唉!”

  杨行秋不是不知道怎么生产这些原料,而是生产本身就是个难事。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完成谢玄布置的任务。

  以现在的劳动力水平,能把干馏炉要用到的铸铁凑齐就已很不易了。

  再生产一套木干馏炉,更是困难。

  至于乙醇,庄上虽然禁酒,但是劫掠和私藏的低度酒还有一些。

  蒸馏这些低度酒,理论上可以得到乙醇。

  但是,这些酒的度数过低。

  都不超过5度。

  从这些低度酒里蒸馏出可以当做萃取剂的乙醇,损耗太大。

  不过,叶阳鹤有她自己的办法。

  “不如这样,直接碾碎榨汁,然后合酒吞服。”

  这倒也是个办法。

  “什么时候回来的?”

  叶阳鹤根本没注意到他,也没听见他说的话。

  “我也才回来。配药的事情,怎么样了?”

  叶阳鹤兴奋地说。

  “用这种驱虫药,病人们很快就能出院了!”

  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任何办法能让人尽快投入工作当中,都是可以采用的。

  “我明天拿些酒到诊所去。感冒药记得给我。”

  叶阳鹤丢出一包药。

  “这是三剂药,煎汤也是很简单的,水沸即可。”

  “尊师!”

  给骊珠上了草料,王贤又进了门。

  “额,今天休息,过几日再讲学!”

  杨行秋打发走了王贤,就准备就寝了。

  春桃跟夏荷整理起了床铺。

  叶阳鹤拿出了枕头。

  杨行秋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多余了,识趣地退了出来。

  虽说还要在厨房里就寝,杨行秋还是很满意的。

  “这狐裘有多保暖,她是不会知道的!”

  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狐裘盖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