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雾里看花-《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曹瑛,带我去找她!”

  提起这个名字,杨行秋总觉得有些惭愧。

  因为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弄成这个样子。

  甚至不敢自己一个人去见她。

  见了她以后又该说什么呢?

  “她伤好多了,夫人已送她回去了!”

  她不在,那也好。

  呼!

  杨行秋松了口气。

  也好,以后再说吧。

  杨行秋正要告辞,就听见了曹羽的声音。

  “失火啦!失火啦!”

  可别是工坊起火。

  杨行秋冲出了门,先往工坊的方向看了一眼。

  不是,那还好!

  “失火啦!失火啦!”

  曹羽沿着路往庄里跑来。

  “三弟,哪里失火了?”

  “宗……宗祠!”

  曹羽喘着粗气,手指向山下。

  杨行秋知道在封建社会宗祠的重要性。

  “三弟,勿惊,大哥先往!”

  杨行秋匆匆忙忙地往起火的地方赶去。

  在火光中,隐隐约约有个人影。

  “谁在里面?快出来呀!”

  里面的人不知是吓坏了,还是在想什么事情。

  “哎呀!”

  杨行秋直道不好。

  顾不上许多,跑进火场,把那人拉了出来。

  杨行秋看不清那人面目,埋怨道。

  “咳咳,你不要命了!”

  “贤侄!不不不,该是贤婿,呵呵!”

  听见熟悉的声音,杨行秋这才注意到。

  这人是曹硕!

  杨行秋拱手行礼。

  “叔父!”

  “不必多礼!”

  曹硕转过身,扶起杨行秋。

  “鄙人已问过先祖,想必先祖有灵,明示如此!”

  曹硕满意地看着燃起火光的天子宗庙。

  火德必兴?

  差不多的天色,差不多的火势。

  看着似曾相识的场面,杨行秋想起来,那天寿阳城的大火。

  难道,天命当真在魏?

  不,一定是巧合。

  眼见大风助长着火势,就要将整间草屋烧尽。

  杨行秋准备取水灭火。

  四下打量一番。

  这有井!

  刚将桶扔入井中,杨行秋就听见乱哄哄地人声。

  “井在这边!”

  “快打水,救火!”

  杨行秋回头看去,一群老人围住了曹硕。

  “烧了宗祠,曹硕你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当年,老朽已经讲过,不可铺张,今日不出所料!”

  “哎,可惜了那些好材料!”

  “这该如何是好啊!”

  杨行秋看来了不少人灭火,自己也不用跟这么多人一起。

  凑近了想看看曹硕的应对。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说完,曹硕头也不回,径直离去。

  “真是个不孝子!”

  “罢了,罢了!”

  “没了宗祠可怎么办啊!”

  “再建一个就是了。”

  一群老人看着火势,各自发表着意见。

  难怪,曹硕不理睬他们。

  杨行秋看着这些老人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算是能理解一些曹硕的想法。

  在宗法制度下,宗族权力的象征是宗族所主持的宗庙。

  主持共同宗庙的人便是宗主。

  祭祀祖先,必须在宗庙中进行,并由宗主持祭祀仪式。

  因此,宗庙的存在被视为宗族存在的象征,宗主身份成了族权的保证。

  杨行秋看出。

  曹硕主持的宗庙规模远远超过寻常庄户人家。

  按理来说,曹髦这一脉,没有继承宗庙。

  就应该算作旁系小宗。

  应该去祭拜大宗的宗庙。

  曹硕主持着自己这一脉的宗庙。

  明摆着是和曹氏陈留王那一脉断绝了关系。

  现在宗庙在曹硕的管理下失火。

  这些老家伙不想着趁机从他手里把族权夺过来。

  反倒站在这里看热闹。

  真是些愚昧的蠢材!

  维护封建社会长久不衰的最主要权力是族权。

  “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在两晋南北朝四分五裂的状态下,族权日益强大,家族宗主与朝廷分庭抗礼。

  朝堂上是,王与马共天下。

  地方上,则形成了一个个独立自治的乡土社会,山高皇帝远。

  族权甚至超过皇权,是地方上最大的权力。

  连这点都想不到。

  杨行秋想起了肯定在宗庙里的曹操。

  “曹孟德,你还说刘景升的儿子是豚犬,看看自己的子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