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冰炭同器-《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刘裕抬眼瞄了一眼谢玄的表情。

  眉开眼笑,喜不自胜。

  可行!

  “大军凯旋多日,犒赏文书迟迟不到,卑职和诸位将军……”

  刘裕边说,边注意着谢玄的表情。

  嘴角先是收敛,又缓缓张开。

  朝中定有变故。

  “诸将之功,朝廷自有公论!寄奴,如何心急?”

  听着谢玄的解释,刘裕安心不少。

  毕竟在陈郡谢氏麾下,是自己多虑了。

  谢玄起身,站在城墙边,目光搜寻着刘裕汇报的治所。

  对于二十岁出头的刘裕来说,对于州郡的治所,没有清晰的概念。

  能拿来作参考的,就是位于乌衣巷的谢氏官邸。

  因为经常要往太尉谢安处传递情报,刘裕总是面见谢安,亲自递送。

  过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让他能够在寿阳还原出谢氏官邸。

  谢玄眺望着熟悉的建筑,有些哭笑不得。

  在谢玄的视野里,刘裕口中的治所,和叔父谢安用来小聚的别墅一模一样。

  刘裕不知道,谢氏的官邸他去过的只是其中一个小院落。

  更不知道,他每次传递情报的时候,太尉谢安不是在和人下棋,就是在喝茶,聊天。

  只是刘裕到了以后,才会正襟危坐,严肃起来。

  谢玄知道那都是叔父掩人耳目的手段。

  没人会在喝茶、聊天的时候,注意到太尉从刘裕手里接过密信。

  也没有人会想到,总是在席上表演连续后空翻的刘裕,会是北府兵的信使。

  只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刘裕认为那就是官邸的参考标准。

  他完全还原了别墅里的花园和回廊。

  甚至还栽了几棵树,种到刚挖好的小池塘边上。

  谢玄已经禁不住推测起里面的陈设。

  棋盘,茶碗,古琴,字画,蒲团……

  这些跟军民政务没一点关系的陈设,要是让桓伊看见……

  想象着桓伊的反应,谢玄强压住笑意。

  “寄奴,寄奴!”

  刘裕听见了谢玄的声音,等待着他的命令。

  “你去见,豫州刺史桓伊,嘻!带他即刻入住,哈!”

  “喏!”

  刘裕注意到谢玄脸上难掩的笑意,还以为是自己的差事让谢玄非常满意。

  快速收起碗筷,刘裕拎着食盒又紧忙跑下了城楼。

  确认了刘裕已经走远,周围也没有外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

  谢玄扶住城墙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刘裕这个急性子,碰上桓伊那个慢性子。

  一定很有趣!

  “这样就行了!”

  刻有字样的木制模具做好了。

  朱拯马上带着人开始制砖坯。

  砖坯是制砖的关键步骤,工匠们要使用模具将泥浆压制成固定形状。

  “先铺黄土一层,倾入泥浆,夹住四边,再用锤击打。致砖坯紧实,一次成型,不可反复添浆,不然,入炉后即开裂。”

  朱拯说起了制砖的技术要点。

  杨行秋观察着工匠们的操作。

  “先中间,再四边,左右摇动,上下封严。”

  品控中的操作控制,就需要总结出一套可以复制,容易理解的操作方式。

  朱拯听着杨行秋的话,略有所思。

  依此法,则可多募工匠,稍加管教,便可上工。

  各段设品控一人,专职监管。

  至于,不传之法,只在我手。

  只消三五日,约可制砖瓦各五千石。

  朱拯估计着产量的提高。

  杨行秋又赶去看王贤的水车进展如何了。

  “尊师!”

  在工匠们的帮助下,水车就要完工了。

  “不必安装卧轮,水车平放,将立轮接到飞轮旁。”

  王贤还不太理解杨行秋的指示。

  陆梨反应更快。

  “抬过去,快抬过去。”

  曹硕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贤侄,颇有章法,气象随之一新!”

  “贤侄?是贤婿!”

  牛钧没好气地调侃起曹硕。

  曹硕没有太大反应,斜了牛钧一眼。

  这蠢牛,还有点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