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绝望的前夜-《明末封疆》

  不知是谁低呼一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望向驿道尽头那被月光笼罩的黑暗。

  先是几点微弱的火把光芒在黑暗中摇曳出现,如同鬼火。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火光连成了一条线!

  然后,这火线迅速膨胀、蔓延,变成了一片无声移动的、闪烁着点点寒光的黑色洪流!

  没有震天的鼓角,没有喧嚣的呐喊。

  只有一种低沉到令人心悸的、如同闷雷滚过天际般的轰鸣,那是数万只包裹着厚布的马蹄,踏在坚硬官道上发出的声音!

  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足以让灵魂震颤的压迫感!

  近了!更近了!

  借着火把的光芒,士兵们终于看清了这支传说中的军队。

  战马!清一色的辽东骏马,此刻却口鼻喷吐着浓重的白沫,粗重的喘息声如同拉风箱,汗水浸透了鬃毛,在月光下反射着油亮的光泽。

  马背上的骑士,人人玄甲玄盔,沉默得如同雕像。厚重的铁甲上沾满了厚厚的尘土,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许多人脸上都带着深深的疲惫,眼窝深陷,嘴唇干裂,握着缰绳的手套也被磨破,露出渗血的手指。

  他们身体随着战马的颠簸微微起伏,仿佛与坐骑融为一体,只有那双深陷在阴影中的眼睛,依旧锐利如鹰,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不顾一切的火焰!

  疲惫!深入骨髓的疲惫!仿佛下一刻就会从马背上栽倒!

  勇武!刻入灵魂的勇武!那种历经血火淬炼、百战余生的彪悍气息,即使隔着老远,也扑面而来!

  如同一群沉默的、伤痕累累却又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钢铁猛兽!

  黑色洪流的前锋,如同最精密的机器,毫不停留地掠过山海关守军。

  早有准备的守军士兵立刻上前,两人一组,动作迅捷地将粗面饼子和盛满水的葫芦塞进经过骑兵的手中。

  骑兵们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和动作,接过东西,有的直接塞进嘴里干嚼,有的仰头猛灌几口冰水,然后将空葫芦随手丢在路边,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顿!

  后续的大队源源不断。整个驿道都被这沉默的黑色洪流填满。只有马蹄的闷响、战马粗重的喘息、士兵咀嚼干粮的轻微声响,以及守军士兵传递物资时急促的脚步声。

  陈勇站在路边,看着这无声疾驰的铁流从眼前掠过,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煞气和疲惫交织的气息,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这就是真正的百战精锐!这就是在辽东杀得建奴胆寒的关宁铁骑!他们不是在赶路,他们是在燃烧生命!为了一个渺茫而沉重的目标,勤王!

  “督师……”

  陈勇的目光越过队列,试图寻找那个传说中的身影。

  终于,在队列的中部,他看到了!魏渊身披玄甲,坐骑也是一身汗湿,但他腰背挺直如标枪,目光如炬,直视着前方无尽的黑暗,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他身边簇拥着同样沉默而彪悍的将领,如同一柄出鞘利剑的锋刃!

  这支大军,来得如此匆匆,去得也如此匆匆。

  如同掠过山海关的一道黑色闪电,只留下满地的马蹄印、丢弃的空水囊和粗饼碎屑,以及守军心中久久无法平息的敬畏和……

  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们是为救火而去,可那京师的火,真的还来得及扑灭吗?

  三月十三日清晨

  紫禁城乾清宫

  金碧辉煌的大殿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死寂的绝望之中。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脸色灰败,眼窝深陷,布满了血丝。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奏报,身体因为极度的愤怒和恐惧而微微颤抖。

  “溃散!又是溃散!”

  崇祯猛地将奏报狠狠摔在御阶之下,声音嘶哑尖锐,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咆哮。

  “通州守军溃散!良乡守军溃散!房山守军溃散!这就是朕的王师?!这就是朕每年耗费百万粮饷养出来的铁军?!贼寇未至,望风而逃!丢城弃地,如弃敝履!朕、朕要你们何用?!!”

  他的咆哮在大殿内回荡,阶下跪伏的文武百官噤若寒蝉,连头都不敢抬。空气沉重得令人窒息。

  内阁首辅魏藻德,这位素来圆滑的老臣,此刻也面无人色。

  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鼓起最后一丝勇气,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陛……陛下息怒……事……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是……”

  他斟酌着用词,最终艰难地吐出。

  “是……圣驾安危!据报,李闯前锋已近在房山……京师……京师恐……恐难久守……为……为大明江山计,恳请陛下……暂移圣驾,巡狩江南,徐图恢复……”

  “住口!”

  崇祯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双目赤红,死死盯着魏藻德。

  “移驾?巡狩?说得好听!不就是让朕逃跑吗?!朕乃大明天子!太祖成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犹在耳边!京师是朕的根基!是朕祖宗的陵寝所在!朕,哪、里、都、不、去!”

  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和深不见底的悲凉。群臣闻言,无不悚然,心中那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

  “勤王!朕的勤王之师呢?!”

  崇祯猛地转向跪在武将前列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声音充满了最后的、疯狂的期待。

  “说!各路勤王兵马到哪里了?!山西总兵周遇吉呢?居庸关总兵马岱呢?!他们是不是还在路上慢悠悠地散步?!是不是要等到李闯坐到这金銮殿上,他们才来给朕‘勤王’?!”

  张缙彦吓得魂飞魄散,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息怒!周总兵、马总兵皆已接到勤王诏书,正、正在全力集结所部兵马,星夜兼程赶来。。。”

  “集结?!还在集结?!”

  崇祯气得浑身发抖,抓起御案上的一个砚台就砸了下去,墨汁和碎片四溅。

  “等他们集结好,朕的骨头都凉了!贼子!全都是贼子!”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中,张缙彦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光!

  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猛地抬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陛下!还、还有一路!辽东督师魏渊!魏督师的勤王大军,按行程推算昨夜、昨夜应已过山海关了!”

  “魏渊?”

  崇祯的咆哮戛然而止。这个名字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狂怒的阴云。

  他愣住了,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难以置信,更有一丝。。。迟来的、沉重的悔恨。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皇帝身上。

  崇祯缓缓地坐回龙椅,身体仿佛被抽干了力气。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而低沉,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大臣的耳中:

  “魏渊。。。山海关。。。昨夜。。。辽阳到山海关,八百里路,他只用了四天?”

  他抬起头,目光茫然地扫过殿顶的藻井,仿佛在计算着什么,最终化作一声沉重到极点的叹息,带着无尽的苦涩和自嘲:

  “四天八百里,一天至少要跑两百余里,这才是、这才是来勤王的模样啊!”

  他停顿了许久,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那句压在心底、从未宣之于口的话:

  “魏渊,朕、朕以前对不住你啊。。。”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寂静的乾清宫!更是狠狠砸在那些曾经无数次弹劾魏渊“跋扈”、“养寇自重”、“耗费国帑”的言官御史的心头!

  他们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把脑袋塞进朝服的补子里,再也不敢抬头。

  整个大殿,只剩下崇祯那一声沉重的叹息在回荡,充满了末路帝王的无尽悲凉与悔恨。

  三月十三日夜

  京师德胜门城楼

  初春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呼啸着掠过城头。

  城墙上插着的火把在风中剧烈摇晃,投下幢幢鬼影,更添几分凄凉。

  城头上值守的明军士兵,三三两两地蜷缩在避风的垛口后面。他们身上穿着破烂的鸳鸯战袄,许多人连像样的盔甲都没有。

  手中的兵器也是锈迹斑斑。一张张脸上写满了疲惫、麻木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妈的,这鬼天气,冻死老子了。。。”

  一个老兵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低声咒骂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望向城外。

  城外,是一片令人绝望的景象!

  目力所及之处,一直到遥远的地平线,星星点点,密密麻麻,布满了篝火!

  如同地上的星河,又如同无数贪婪的眼睛,在黑夜中闪烁着,将京畿平原映照得一片诡异的光亮!

  那是李自成百万大军的营盘!无边无际!人喊马嘶的声音如同闷雷,即使隔着数里之遥,也隐隐传来,敲打着每一个守城士兵脆弱不堪的神经。

  “看、看这架势,怕是、怕是真有百万大军吧?”

  一个新兵蛋子声音发颤,脸色惨白。

  “百万?哼,就算没有百万,几十万总是有的!”

  老兵啐了一口唾沫,眼神灰暗。

  “咱们呢?咱们有什么?粮饷欠了半年!兵器锈得连鸡都杀不死!城里的老爷们还在花天酒地!这城怎么守?”

  “是啊!听说闯王那边。。。不纳粮。。。”

  另一个士兵压低声音,眼神闪烁。

  “咱们在这挨饿受冻,替那些老爷们卖命,图个啥?”

  “嘘!小声点!”

  一个什长模样的军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但眼神里同样充满了迷茫和动摇,他烦躁地挥挥手。

  “都少说两句!小心军法!”

  但他自己却忍不住又望了一眼城外那望不到边的营火,重重叹了口气。

  军法?此刻的军法,在这绝望的城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人心,早已散了。

  城墙根下,阴暗的角落里,几个士兵聚在一起,声音压得极低,如同鬼魅私语:

  “老王,想好了没?再不下决心,等闯王开始攻城,咱们可就。。。”

  “李哥说得对,守是肯定守不住了,与其等死,不如。。。”

  “听说西直门那边的兄弟也在合计,开城门,迎闯王,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说不定还能分点粮食。。。”

  “干了!就今晚!找机会!”

  这些密谋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在寒冷的夜风中悄然蔓延。

  而此刻,本应坐镇城头、弹压军心、鼓舞士气的军官们,又在何处?

  德胜门守备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守备大人正满头大汗地指挥着家仆,将一箱箱的金银细软、古玩字画打包。他的夫人哭哭啼啼,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装满珠宝首饰的紫檀木匣子。

  “快!快!都装好!马车备好了吗?!”

  “老爷,这、这要是被上面知道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

  守备压低声音,脸上满是惊恐。

  “城破就在眼前!再不走,等着被闯贼抄家灭门吗?!这些可都是咱们的命根子!动作快点!”

  类似的场景,在京师九门各个守将的府邸内悄然上演。军官们早已无心守城,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财产。

  军心?士气?在这灭顶之灾面前,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德胜门城楼上,寒风依旧呼啸。

  蜷缩的士兵们望着城外那无边无际的营火,听着城内隐约传来的打包箱笼的碰撞声和军官家眷的哭泣声,眼神中的最后一丝光亮,也彻底熄灭了。

  绝望和背叛的冰冷气息,如同这寒夜一般,笼罩着整个京师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