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睿亲王府
地龙烧得滚烫,暖意如春,却驱不散多尔衮眉宇间骤然凝结的冰霜。
他手中那份来自义州方向的密报,薄薄几页纸,却重逾千钧!
“魏渊已至义州!”
多尔衮的声音低沉,如同压着即将喷发的火山,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回响。
暖阁内侍立的范文程等心腹重臣,闻声无不色变,空气瞬间凝滞。
“什么?!”
“他、他竟真的回来了?!”
多尔衮猛地将密报拍在身旁的紫檀木几案上,发出沉闷的巨响!
他霍然起身,玄色绸袍下的身躯紧绷如弓,眼中再无半分平日的深沉算计,只剩下一种被逼到悬崖边的、带着惊怒的锐利!
“传本王令!”
多尔衮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雷霆之威,瞬间撕裂了暖阁的寂静。
“即日起,各旗各部!所有越境哨探、袭扰之举,一律停止!严加约束部众,无本汗亲笔手令,胆敢擅越界一步者——斩!其所属牛录额真,连坐!”
这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暖阁内一片哗然!
“哥!”
多铎第一个站出来,满脸的不服与不解。
“那魏渊不过是个侥幸取胜之辈!如今辽东是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天下!他魏渊在义州,手下兵不满万,将不过数员,与丧家之犬何异!何必如此忌惮?反倒显得我大清怕了他!”
“是啊,王爷!”
另一位宗室将领也附和道。
“义州穷困潦倒,听说他们连军饷都发不出,士兵都快哗变了!此时正该趁他立足未稳,狠狠敲打!让他知道我大清的厉害!怎能龟缩不出?”
“闭嘴!”
多尔衮猛地转身,双目如电,直刺杜度等人!
那目光中的寒意和暴怒,让久经战阵的悍将也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你们懂什么?!丧家之犬?你们可知这条‘丧家之犬’,在松山是如何一口咬断了我大兄的咽喉?!你们可知他手中那点残兵,是如何在绝境中爆发出噬人的凶性?!”
多尔衮的声音如同受伤的猛虎在咆哮,带着刻骨的痛楚和一种令人心悸的清醒:
“祖大寿?吴三桂?不过是两条互相撕咬的看门狗!魏渊!他才是真正能领着狼群扑上来撕肉的饿虎!他敢来,就绝不是为了苟延残喘!他在等着我们犯错!等着我们给他机会,让他重新把辽东这盘死棋盘活!收起你们的傲慢和无知!在真正摸清他的底牌、找到他的死穴之前,谁再敢轻举妄动,坏我大事——”
多尔衮的手按在了腰间冰冷的刀柄上,杀气瞬间弥漫。
“休怪本王刀下无情!”
暖阁内死寂一片,落针可闻。
多铎等人脸色涨红,却再不敢出一言。自从多尔衮独自摄政以来,是越来越具有大汗的威严了。
范文程垂首,眼中精光闪烁。多尔衮的震怒和前所未有的忌惮,像冰冷的铁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个名字带来的阴影,比盛京的寒冬更加凛冽。
深夜,睿亲王府寝殿。
烛火摇曳,映照着织金锦帐。
大玉儿身着柔软的寝衣,依偎在多尔衮宽阔却紧绷的胸膛前。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肌肉的僵硬和胸腔里那无法平息的、沉重的心跳。
“十四郎。。。”
大玉儿柔声轻唤,玉手轻轻抚过他紧锁的眉心。
“何事让你如此烦忧?自午后议事后,你便心神不宁,连晚膳都未曾动几口。”
多尔衮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尽数吐出。
他闭上眼,将大玉儿搂得更紧了些,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玉儿,魏渊回辽东了。”
大玉儿身体微微一僵。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松山的硝烟,皇太极的陨落,都与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那是缠绕在盛京上空,挥之不去的阴云。
“就是,那个击败了先帝的人?”
她的声音很轻。
“是。”
多尔衮的声音沉重。
“他去了义州。此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更兼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疯狂!他此刻立足义州,看似困顿,却如同受伤的猛虎归山,随时可能亮出獠牙!辽东,恐将再起滔天巨浪!”
大玉儿抬起美丽的眼眸,带着一丝困惑和天真的敏锐:
“既然,这个人如此厉害,如此难对付,那我们为何一定要与他为敌呢?”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点着多尔衮的胸口。
“为何,不能像对待祖大寿、孔有德他们那样,与他合作?”
“合作?”
多尔衮猛地睁开眼,看着大玉儿清澈的眸子,脸上露出一抹极其苦涩的笑容,缓缓摇头。
“玉儿,你不懂。祖大寿、孔有德之流,是墙头草,是豺狼,为了活命和富贵,可以摇尾乞怜。但魏渊,他骨子里流的是大明最顽固的血!他是‘正统’!他宁可站着死,也绝不会向我大清低头!在他眼里,我们就是窃国篡位的蛮夷!大明与大清,是死敌!绝无合作的可能!”
大玉儿似懂非懂,但看着多尔衮眼中那深沉的、近乎无解的忧虑,她不再追问,只是将脸颊更紧地贴在他胸膛上,试图传递一丝温暖。
然而,“合作”这两个字,却如同两颗微小的、带着奇异魔力的种子,悄然落入了多尔衮心海深处那片被忌惮和杀意冻结的土壤。
虽然他自己立刻否定了这个荒诞的想法,但那念头一旦升起,便顽固地盘踞不去,在黑暗的角落里,悄然滋生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异样的涟漪。
辽东的寒风愈发凛冽,卷着细碎的雪沫,抽打在义州城斑驳的城墙上。
但城内的气氛,却与这酷寒截然相反,透着一股劫后余生般的、带着烟火气的活泛。
督师行辕前那片巨大的空地上,临时设置的“赎人处”成了义州城近期最热闹的地方。
几张粗糙的木桌后,坐着几个面无表情的军需官。
木桌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的人,个个衣着光鲜,绫罗绸缎、皮裘锦帽,与周围肃立警戒、穿着半旧军袄的士兵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是来自宁远、锦州、甚至更远地方的富商、地主、士绅,带着沉甸甸的钱箱或银票,来赎回他们那些在“刮骨”行动中被抓的子弟亲眷。
“下一个!”
军需官的声音毫无波澜。
一个穿着紫貂皮大氅、脑满肠肥的粮商,在两个健仆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桌前。
当军需官面无表情地报出他那个不成器儿子的赎金数额,整整五百两白银时,粮商的脸瞬间皱成了苦瓜,额头的汗珠滚滚而下,仿佛那冰冷的寒风是假的。
“官爷、官爷,这、这太多了!能不能通融。。。”
他哆嗦着,试图讨价还价。
“督师明令,概不还价!”
军需官眼皮都没抬,声音冷硬。
“交钱,领人。没钱,继续蹲着。”
他朝旁边空地上一指,那里蹲着十几个还没被赎走、垂头丧气的家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粮商看着自己宝贝儿子那副凄惨样,心都在滴血,最终只能哭丧着脸,哆哆嗦嗦地掏出一大叠银票,又让仆人抬上一个沉重的木箱。
军需官点验清楚,挥了挥手。一个士兵粗暴地将那个哭哭啼啼的纨绔子弟从人堆里拖出来,推到粮商面前。
“爹、爹啊!这鬼地方不是人待的。。。”
纨绔扑过来抱着粮商的大腿嚎啕。
“混账东西!败家子!五百两!整整五百两啊!”
粮商又气又心疼,狠狠抽了儿子一个耳光,在士兵们毫不掩饰的嗤笑声中,狼狈地拖着儿子,几乎是逃离了现场。
负责看守和维持秩序的士兵们抱着胳膊,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幕“银钱换人”的戏码。
一个老兵掂量着手里刚发下来的饷银,又瞥了一眼那些富商抬着的沉重钱箱,啐了一口唾沫,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附近的人听见:
“呸!这帮蛀虫!在赌桌上挥金如土,给儿子赎命倒是肉疼了!五百两?够咱们兄弟在义州吃半年的羊肉了!”
周围的士兵哄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鄙夷和一种莫名的畅快。
督师这一刀,刮得痛快!
刮掉了这些蛀虫的油水,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更让他们看清了谁是真正把他们当人看的!
人心,就在这一车车拉进军需金库的银子旁,在士兵们满足的饱嗝和鄙夷的嗤笑声中,悄然凝聚。
废弃官仓改造的督师行辕内,气氛肃然。
巨大的辽东舆图前,魏渊负手而立。炭火映照着他沉静而锐利的侧脸。
李奉之低声汇报:
“督师,各地‘赎金’已陆续入库,加上抄没赌资,数目惊人。义州军需之困,短期无忧。只是。。。锦州祖大寿、山海关吴三桂处,虽未再派人前来赎人,但其私下遣人打探、施压的动作,明显频繁了许多。”
魏渊嘴角浮起冷笑。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锦州和山海关的位置,轻轻点了点。
“坐不住了?”
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
“那就对了。本督师等的,就是他们坐不住!”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扫过肃立一旁的李奉之、沈炼、赵信、张大强、牛金,以及闻讯赶来的武安国、秦牧阳。
“传令!”
魏渊的声音明显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出鞘的利剑,斩破了仓库的沉寂。
“以本督师名义,即刻发函锦州祖大寿、山海关吴三桂!”
“辽东经略、蓟辽督师魏渊,将于三日之后,在义州行辕,召集辽东诸将,共议御虏守边大计!事关国运,军情如火,着令尔等,即刻启程,不得延误!凡辽东卫所守备以上将官,无令不至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命令掷地有声,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
地龙烧得滚烫,暖意如春,却驱不散多尔衮眉宇间骤然凝结的冰霜。
他手中那份来自义州方向的密报,薄薄几页纸,却重逾千钧!
“魏渊已至义州!”
多尔衮的声音低沉,如同压着即将喷发的火山,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回响。
暖阁内侍立的范文程等心腹重臣,闻声无不色变,空气瞬间凝滞。
“什么?!”
“他、他竟真的回来了?!”
多尔衮猛地将密报拍在身旁的紫檀木几案上,发出沉闷的巨响!
他霍然起身,玄色绸袍下的身躯紧绷如弓,眼中再无半分平日的深沉算计,只剩下一种被逼到悬崖边的、带着惊怒的锐利!
“传本王令!”
多尔衮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雷霆之威,瞬间撕裂了暖阁的寂静。
“即日起,各旗各部!所有越境哨探、袭扰之举,一律停止!严加约束部众,无本汗亲笔手令,胆敢擅越界一步者——斩!其所属牛录额真,连坐!”
这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暖阁内一片哗然!
“哥!”
多铎第一个站出来,满脸的不服与不解。
“那魏渊不过是个侥幸取胜之辈!如今辽东是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天下!他魏渊在义州,手下兵不满万,将不过数员,与丧家之犬何异!何必如此忌惮?反倒显得我大清怕了他!”
“是啊,王爷!”
另一位宗室将领也附和道。
“义州穷困潦倒,听说他们连军饷都发不出,士兵都快哗变了!此时正该趁他立足未稳,狠狠敲打!让他知道我大清的厉害!怎能龟缩不出?”
“闭嘴!”
多尔衮猛地转身,双目如电,直刺杜度等人!
那目光中的寒意和暴怒,让久经战阵的悍将也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你们懂什么?!丧家之犬?你们可知这条‘丧家之犬’,在松山是如何一口咬断了我大兄的咽喉?!你们可知他手中那点残兵,是如何在绝境中爆发出噬人的凶性?!”
多尔衮的声音如同受伤的猛虎在咆哮,带着刻骨的痛楚和一种令人心悸的清醒:
“祖大寿?吴三桂?不过是两条互相撕咬的看门狗!魏渊!他才是真正能领着狼群扑上来撕肉的饿虎!他敢来,就绝不是为了苟延残喘!他在等着我们犯错!等着我们给他机会,让他重新把辽东这盘死棋盘活!收起你们的傲慢和无知!在真正摸清他的底牌、找到他的死穴之前,谁再敢轻举妄动,坏我大事——”
多尔衮的手按在了腰间冰冷的刀柄上,杀气瞬间弥漫。
“休怪本王刀下无情!”
暖阁内死寂一片,落针可闻。
多铎等人脸色涨红,却再不敢出一言。自从多尔衮独自摄政以来,是越来越具有大汗的威严了。
范文程垂首,眼中精光闪烁。多尔衮的震怒和前所未有的忌惮,像冰冷的铁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个名字带来的阴影,比盛京的寒冬更加凛冽。
深夜,睿亲王府寝殿。
烛火摇曳,映照着织金锦帐。
大玉儿身着柔软的寝衣,依偎在多尔衮宽阔却紧绷的胸膛前。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肌肉的僵硬和胸腔里那无法平息的、沉重的心跳。
“十四郎。。。”
大玉儿柔声轻唤,玉手轻轻抚过他紧锁的眉心。
“何事让你如此烦忧?自午后议事后,你便心神不宁,连晚膳都未曾动几口。”
多尔衮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尽数吐出。
他闭上眼,将大玉儿搂得更紧了些,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玉儿,魏渊回辽东了。”
大玉儿身体微微一僵。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松山的硝烟,皇太极的陨落,都与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那是缠绕在盛京上空,挥之不去的阴云。
“就是,那个击败了先帝的人?”
她的声音很轻。
“是。”
多尔衮的声音沉重。
“他去了义州。此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更兼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疯狂!他此刻立足义州,看似困顿,却如同受伤的猛虎归山,随时可能亮出獠牙!辽东,恐将再起滔天巨浪!”
大玉儿抬起美丽的眼眸,带着一丝困惑和天真的敏锐:
“既然,这个人如此厉害,如此难对付,那我们为何一定要与他为敌呢?”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点着多尔衮的胸口。
“为何,不能像对待祖大寿、孔有德他们那样,与他合作?”
“合作?”
多尔衮猛地睁开眼,看着大玉儿清澈的眸子,脸上露出一抹极其苦涩的笑容,缓缓摇头。
“玉儿,你不懂。祖大寿、孔有德之流,是墙头草,是豺狼,为了活命和富贵,可以摇尾乞怜。但魏渊,他骨子里流的是大明最顽固的血!他是‘正统’!他宁可站着死,也绝不会向我大清低头!在他眼里,我们就是窃国篡位的蛮夷!大明与大清,是死敌!绝无合作的可能!”
大玉儿似懂非懂,但看着多尔衮眼中那深沉的、近乎无解的忧虑,她不再追问,只是将脸颊更紧地贴在他胸膛上,试图传递一丝温暖。
然而,“合作”这两个字,却如同两颗微小的、带着奇异魔力的种子,悄然落入了多尔衮心海深处那片被忌惮和杀意冻结的土壤。
虽然他自己立刻否定了这个荒诞的想法,但那念头一旦升起,便顽固地盘踞不去,在黑暗的角落里,悄然滋生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异样的涟漪。
辽东的寒风愈发凛冽,卷着细碎的雪沫,抽打在义州城斑驳的城墙上。
但城内的气氛,却与这酷寒截然相反,透着一股劫后余生般的、带着烟火气的活泛。
督师行辕前那片巨大的空地上,临时设置的“赎人处”成了义州城近期最热闹的地方。
几张粗糙的木桌后,坐着几个面无表情的军需官。
木桌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的人,个个衣着光鲜,绫罗绸缎、皮裘锦帽,与周围肃立警戒、穿着半旧军袄的士兵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是来自宁远、锦州、甚至更远地方的富商、地主、士绅,带着沉甸甸的钱箱或银票,来赎回他们那些在“刮骨”行动中被抓的子弟亲眷。
“下一个!”
军需官的声音毫无波澜。
一个穿着紫貂皮大氅、脑满肠肥的粮商,在两个健仆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桌前。
当军需官面无表情地报出他那个不成器儿子的赎金数额,整整五百两白银时,粮商的脸瞬间皱成了苦瓜,额头的汗珠滚滚而下,仿佛那冰冷的寒风是假的。
“官爷、官爷,这、这太多了!能不能通融。。。”
他哆嗦着,试图讨价还价。
“督师明令,概不还价!”
军需官眼皮都没抬,声音冷硬。
“交钱,领人。没钱,继续蹲着。”
他朝旁边空地上一指,那里蹲着十几个还没被赎走、垂头丧气的家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粮商看着自己宝贝儿子那副凄惨样,心都在滴血,最终只能哭丧着脸,哆哆嗦嗦地掏出一大叠银票,又让仆人抬上一个沉重的木箱。
军需官点验清楚,挥了挥手。一个士兵粗暴地将那个哭哭啼啼的纨绔子弟从人堆里拖出来,推到粮商面前。
“爹、爹啊!这鬼地方不是人待的。。。”
纨绔扑过来抱着粮商的大腿嚎啕。
“混账东西!败家子!五百两!整整五百两啊!”
粮商又气又心疼,狠狠抽了儿子一个耳光,在士兵们毫不掩饰的嗤笑声中,狼狈地拖着儿子,几乎是逃离了现场。
负责看守和维持秩序的士兵们抱着胳膊,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幕“银钱换人”的戏码。
一个老兵掂量着手里刚发下来的饷银,又瞥了一眼那些富商抬着的沉重钱箱,啐了一口唾沫,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附近的人听见:
“呸!这帮蛀虫!在赌桌上挥金如土,给儿子赎命倒是肉疼了!五百两?够咱们兄弟在义州吃半年的羊肉了!”
周围的士兵哄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鄙夷和一种莫名的畅快。
督师这一刀,刮得痛快!
刮掉了这些蛀虫的油水,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更让他们看清了谁是真正把他们当人看的!
人心,就在这一车车拉进军需金库的银子旁,在士兵们满足的饱嗝和鄙夷的嗤笑声中,悄然凝聚。
废弃官仓改造的督师行辕内,气氛肃然。
巨大的辽东舆图前,魏渊负手而立。炭火映照着他沉静而锐利的侧脸。
李奉之低声汇报:
“督师,各地‘赎金’已陆续入库,加上抄没赌资,数目惊人。义州军需之困,短期无忧。只是。。。锦州祖大寿、山海关吴三桂处,虽未再派人前来赎人,但其私下遣人打探、施压的动作,明显频繁了许多。”
魏渊嘴角浮起冷笑。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锦州和山海关的位置,轻轻点了点。
“坐不住了?”
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
“那就对了。本督师等的,就是他们坐不住!”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扫过肃立一旁的李奉之、沈炼、赵信、张大强、牛金,以及闻讯赶来的武安国、秦牧阳。
“传令!”
魏渊的声音明显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同出鞘的利剑,斩破了仓库的沉寂。
“以本督师名义,即刻发函锦州祖大寿、山海关吴三桂!”
“辽东经略、蓟辽督师魏渊,将于三日之后,在义州行辕,召集辽东诸将,共议御虏守边大计!事关国运,军情如火,着令尔等,即刻启程,不得延误!凡辽东卫所守备以上将官,无令不至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命令掷地有声,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